*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民眾政治心理研究 ISBN:9787522727004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 著編譯者:劉偉等著 叢書名:珞珈政管學術叢書 頁數:31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863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作為對中國普通民眾政治心理的實證研究,本書不僅探討了選民、工人、農民、業主、網民等群體的政治心理,而且運用全國性調查數據初步呈現了中國民眾政治心理的全貌,是近年來國內學界為數不多的既涵蓋質性分析和量化分析,又包含理論分析的政治心理學著作。基於中國民眾政治心理的現狀,本書還進一步分析了中國治理場景中的政治心理學術話語,並總結反思了當前中國政治心理學的學科發展與實證研究。就從心理角度重新認識基層治理和中國政治而言,本書的本土化探索也具有一定的前沿性。作者簡介 劉偉,1978年生,河南信陽人。武漢大學政治學學士(2000),北京大學政治學碩士(2003),復旦大學政治學博士(2008),華中師範大學政治學博士后(2011一2014),英國諾丁漢大學訪問學者(2014—2015)。現為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中外政治制度專業博士生導師,研究領域涉及基層政治、當代中國政治與后發國家政治轉型,著有《難以產出的村落政治》、《普通人話語中的政治》等,譯有《多元社會中的民主》,發表論文50餘篇,先後承擔省部級以上研究課題6項。目錄 導論 普通人的政治觀念與國家治理現代化第一章 中國民眾政治心理調查報告(2019) 一 引言 二 研究介紹 三 政治認知 四 政治評價 五 政治態度 六 政治人格 七 政治效能感與政治參与傾向 八 討論與總結 第二章 政府滿意度、生活滿意度與基層人大選舉參与——基於2019年「中國民眾政治心態調查」的分析 一 引言 二 文獻綜述 三 理論框架與研究假設 四 數據來源、變數選取與樣本特徵 五 實證分析 六 結論與啟示 第三章 政治信任、主觀績效與政治參与——基於2019年「中國民眾政治心態調查」的分析 一 問題的提出 二 文獻回顧與研究假設 三 數據與方法 四 分析結果 五 討論與結論 第四章 國企改革後下崗職工政治認同的生成機制 一 既有研究的總結 二 訪談中發現的突出現象 三 下崗職工政治認同的生成機制 四 結語 第五章 流動工人政治認同生成中的國家因素 一 問題的提出 二 工人政治認同研究與國家角色問題 三 流動工人政治認同生成中的國家因素 四 總結與反思 第六章 群體性活動視角下的村民信任結構研究——基於問卷的統計分析 一 問題的提出 二 研究設計 三 對調查問卷的統計分析 四 結語 第七章 政策變革與差序政府信任再生產——取消農業稅的政治效應分析 一 訪談中發現的突出現象 二 既有研究的發現與局限 三 取消農業稅與差序政府信任再生產 四 差序政府信任與基層治理重塑 五 結論與討論 第八章 業主維權困局何以形成?——基於B市Q區S小區業主維權事件的過程分析 一 既有研究回顧 二 S小區業主維權的大致進程 三 S小區業主維權困局的生成邏輯 四 結論與討論 第九章 互聯網的政治性使用與中國公眾的政治信任——一項經驗性研究 一 引言 二 文獻回顧與研究問題 三 研究方法與變數描述 四 研究發現 五 結論與討論 第十章 中國治理場景中的合法性話語——反思與重構 一 引言 二 自上而下的合法性論證話語 三 自下而上的合法性描述話語 四 重構中國治理場景中的合法性話語 第十一章 「民心政治」的實踐與表達——兼論中國政治心理學研究的拓展 一 引言 二 「民心政治」:從傳統中國到當代中國 三 「民心政治」與政治合法性 四 當代中國政治心理學研究中的「民心政治」 五 拓展基於中國實踐的政治心理學研究 六 結語 附錄 政治心理學的學科發展與前沿議題 一 政治心理學的學科發展 二 政治心理學的前沿議題 三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