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外語教育新發展研究 張紅玲著 978730262338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清華大學
NT$941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2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跨文化外語教育新發展研究
ISBN:9787302623380
出版社:清華大學
著編譯者:張紅玲著
叢書名:新時代外國語言文學新發展研究叢書
頁數:xx, 372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789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本書旨在梳理過去二十餘年國內外跨文化外語教育理論研究的成果和實踐探索的經驗,分析當前跨文化外語教學面臨的問題,並在闡述跨文化外語教育相關基礎理論和教學模型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跨文化外語教育的內涵、目標、原則和方法,介紹國內外跨文化外語教育相關政策、標準和資源。

內容簡介
多極化、全球化、信息化的新時代背景下,外語教育迎來了新的轉向。跨文化教育理念結合中國語境,催生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跨文化外語教育。本書最da特色在於,從外語教育的人文性本質特徵出發,明確中國跨文化外語教育應以增強學習者中國文化認同和自信、培養具有跨文化能力的全球公民為目標,充分發揮其育人功能,對接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新時代跨文化外語教育的發展歷程,從理論、實踐和方法三方面全面評介國內外研究成果及應用,對學術研究和教學實踐都有指導意義,可供跨文化教育和外語教育方向的碩博士研究生及廣大外語教師參考。

作者簡介
張紅玲,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外國語大學跨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跨文化交際學會副會長,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和杜克大學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外語教學、跨文化交際、跨文化教育。出版著作6部,參編著作和教材10部,發表論文50餘篇,代表性著作有《跨文化外語教學》和《網絡外語教學理論與設計》。榮獲上海市高校優秀青年教師、寶鋼優秀教師等稱號,獲得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目錄

第1章 新時代外語教育的價值與目標1
1 1 外語教育的時代背景1
1 1 1 全球公民教育2
1 1 2 跨文化教育3
1 1 3 核心素養教育5
1 2 新時代外語教育的價值定位6
1 2 1 關於外語教育價值定位的討論7
1 2 2 新時代外語教育的價值闡釋8
1 3 新時代外語教育的多元目標11
1 3 1 母語能力為目標的謬誤11
1 3 2 對交際能力為目標的質疑12
1 3 3 新時代外語教育的三維目標框架14
1 4 小結17
第2章 跨文化外語教育的歷史與現狀19
2 1 外語教育中的文化理解19
2 1 1 20世紀90年代前20
2 1 2 20世紀90年代後24
2 2 外語教育中的文化教學26
2 2 1 20世紀60年代26
2 2 2 20世紀70年代27
2 2 3 20世紀80年代28
2 2 4 20世紀90年代33
2 2 5 進入21世紀後36
2 3 我國跨文化外語教育發展歷史與現狀分析49
2 3 1 跨文化外語教育發展歷史的分析總結49
2 3 2 跨文化外語教育研究現狀的問題剖析52
2 4 小結 55
第3章 語言與文化的哲學辨析57
3 1 思維、語言與文化、社會之關係概述58
3 1 1 思維的認知解讀:生物性58
3 1 2 思維的哲學解讀:理性主體性59
3 1 3 思維的文化解讀:符號性60
3 1 4 思維的社會解讀:身份認同61
3 2 思維與語言64
3 2 1 理性主義哲學:語言是人類理性存在的哲學表達64
3 2 2 生成語法:語言是普遍心理機制的表達66
3 2 3 認知神經語言學:語言是普遍生物性的表達67
3 3 思維、語言與文化69
3 3 1 浪漫主義哲學:語言是人類感性存在的表達69
3 3 2 民族語言學:語言相對主義是文化思維多樣性的表達70
3 3 3 認知語言學:語言相對主義是個體心理差異的表達74
3 3 4 文化語言學:語言相對主義是跨文化心理的表達76
3 3 5 文化教學實踐:語言使用取向路徑78
3 4 思維、語言與社會80
3 4 1 單向性框架82
3 4 2 主體間性框架 86
3 5 小結 88
第4章 外語教育中的語言和文化91
4 1 外語教育中的語言觀91
4 1 1 作為符號系統和交際工具的語言觀92
4 1 2 作為文化現象和社會實踐的語言觀93
4 1 3 跨文化外語教育視域下的語言觀94
4 2 外語教育中的文化觀96
4 2 1 多學科的文化觀96
4 2 2 本質主義和非本質主義的文化觀97
4 2 3 基於三角模型的文化定義99
4 2 4 跨文化外語教育視域下的文化觀100
4 3 外語教學與文化教學101
4 3 1 外語學習和文化學習的本質101
4 3 2 語言能力為目標的文化教學104
4 3 3 交際能力為目標的文化教學104
4 3 4 跨文化能力為目標的文化教學106
4 4 小結106
第5章 跨文化外語教育理論研究 109
5 1 後方法時代的外語教育109
5 1 1 對”方法”的批判109
5 1 2 “後方法”教學110
5 2 跨文化外語教育相關理論112
5 2 1 社會文化理論112
5 2 2 積極心理學理論114
5 2 3 二語習得的多語轉向116
5 2 4 動態系統理論117
5 2 5 整體論118
5 3 國內外跨文化外語教育理論119
5 3 1 國外跨文化外語教育理論119
5 3 2 國內跨文化外語教育理論131
5 4 跨文化外語教學原則與方法145
5 4 1 跨文化外語教學原則145
5 4 2 跨文化外語教學方法153
5 5 小結162
第6章 外語教育中的跨文化能力測評165
6 1 跨文化能力測評理論和路徑165
6 1 1 跨文化能力測評理論基礎166
6 1 2 跨文化能力測評設計原則166
6 1 3 跨文化能力測評方法168
6 2 外語教育中的跨文化能力測評172
6 2 1 國外外語教育中跨文化能力測評172
6 2 2 國內外語教育中跨文化能力測評179
6 2 3 外語教育中跨文化能力測評現狀述評184
6 3 外語教育中跨文化能力測評發展研究187
6 3 1 明確測評構念187
6 3 2 創新測評方法189
6 4 小結190
第7章 國內外跨文化外語教學相關標準 193
7 1 國外跨文化外語教學相關標準193
7 1 1 歐盟193
7 1 2 美國202
7 1 3 澳大利亞209
7 1 4 日本212
7 2 我國跨文化外語教學相關標準214
7 2 1 中小學相關教學標準214
7 2 2 大學相關教學標準227
7 2 3 大中小學跨文化能力教學參考框架230
7 3 國內外跨文化外語教學相關標準的比較分析235
7 3 1 教學標準研製的背景和動因235
7 3 2 對跨文化能力的理解和界定238
7 3 3 跨文化能力培養目標的設定和描述241
7 4 小結243
第8章 跨文化外語教育中的教師發展245
8 1 跨文化外語教育中的教師研究概述245
8 2 教師對跨文化教學的認知與實踐246
8 2 1 教師對跨文化教學的認知247
8 2 2 教師的跨文化教學實踐248
8 2 3 存在的問題分析250
8 3 教師在跨文化外語教學中的角色定位 251
8 3 1 跨文化教學的設計和組織者252
8 3 2 跨文化學習的引導和推動者253
8 3 3 跨文化教育的學習和研究者254
8 4 跨文化教學能力的內涵與發展255
8 4 1 跨文化教學能力的內涵255
8 4 2 跨文化教學能力的發展258
8 5 跨文化教學活動設計案例263
8 6 小結266
第9章 跨文化外語教育研究方法 267
9 1 研究範式268
9 1 1 概述268
9 1 2 實證主義範式:跨文化能力研究的主導範式271
9 1 3 建構主義範式:跨文化能力研究的補充範式277
9 1 4 批判主義範式:跨文化能力研究的新興範式281
9 1 5 實用主義範式:跨文化能力研究的融合範式283
9 2 研究方法288
9 2 1 調查研究289
9 2 2 實驗研究與教學實驗295
9 2 3 行動研究299
9 2 4 教育民族志303
9 3 小結 306
收起全部

前言/序言
人類進入21世紀之後,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的時代特徵日益凸顯,世界各國人民不可避免地置身於一個多元文化的生活和工作語境,需要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相處與合作。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和傳播進一步印證人類命運與共、各國攜手合作的現實需求,培養具有跨文化能力的全球公民成為新時代教育的歷史使命和發展趨勢。
在外語教育中培養學生的跨文化能力得到各國教育主管機構和學界的普遍認可和高度重視。在我國,以立德樹人教育根本任務為導向,各級各類外語教學標準和教學大綱都將跨文化能力納入其中,作為外語學科育人的重要目標任務。近幾年,圍繞跨文化外語教育理論與實踐的學術研討和教師培訓越來越多,理論研究成果日益豐富,教師們對跨文化外語教學實踐的認識更加深入。外語教育的本質是跨文化教育,跨文化外語教育將語言學習與跨文化學習有機融合,既關注語言知識和技能的培養,也重視外語學習作為意義建構、社會實踐、知識拓展和文化身份認同發展的本質特點,其內涵和外延較之傳統外語教學更加豐富、深遠,涉及語言學、心理學、傳播學、社會學、文化人類學教育學等多個學科。經過二十餘年的發展,跨文化外語教育研究與實踐雖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尚未實現其應有的目標和效果。
本書旨在梳理過去二十餘年國內外跨文化外語教育理論研究的成果和實踐探索的經驗,分析當前跨文化外語教育面臨的問題,並在闡述跨文化外語教育相關基礎理論和教學模型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跨文化外語教育的內涵、目標、原則和方法,破解跨文化教學中的測評難題,探究外語教師的跨文化教學能力發展,比較分析各國文化外語教育相關教學標準,介紹跨文化外語教育資源和研究方法,並就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建議。
本書是上海外國語大學跨文化研究中心張紅玲團隊共同努力的結果。參與撰稿的人員包括:張紅玲、吳詩沁、趙涵、虞怡達、姚春雨、趙富霞、李芳。另外,李湘蓮老師為本書的統稿做出了重要貢獻。最後,特別感謝”新時代外國語言文學新發展研究叢書”總主編羅選民、莊智象教授的組織策劃,感謝清華大學出版社外語分社郝建華社長對本書撰寫的大力支持。
跨文化外語教育研究方興未艾。我們希望本書關於跨文化教育助力外語學科立德樹人的論述能對外語教育改革有所啟發,也懇請各位專家同行不吝賜教,共同探究跨文化外語教育理論和實踐。
張紅玲
2022年12月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