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結構之後的路-哲學論文 (1970-1993)與自傳性訪談 ISBN:9787301342916 出版社:北京大學 著編譯者:托馬斯.庫恩 頁數:47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715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結構之後的路》體現了庫恩晚年思想的發展,是對《科學革命的結構》觀點的拓展與反思,並對於對他理論的一些批評和誤讀,作出了回應。 如果說《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重在建構一個「範式」,《結構之後的路》則對《科學革命的結構》中被質疑較多的地方進行了針對性的闡述,尤其是對於「不可通約性」。 書末還收錄庫恩去世前一年所進行的深度訪談,是庫恩學術生平的極好自傳式材料。作者簡介 托馬斯·庫恩(Thomas S Kuhn,1922-1996),美國物理學家、科學哲學家、科學史家, 被譽為「二戰後最具影響力的一位以英文寫作的哲學家」(理查德·羅蒂語)。庫恩於1949年獲物理學博士,后執教於加州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任麻省理工學院語言學哲學勞倫斯·洛克菲勒名譽教授。主要著作有:《哥白尼革命:西方思想發展中的行星天文學》、《必要的張力》、《黑體理論和量子的不連續性》等。目錄 「北京大學科技史與科技哲學叢書」總序前言 編者導言 第一部分 重審科學革命 第一章 什麼是科學革命 第二章 可通約性、可比較性、可交流性 第三章 科學史中的可能世界 第四章 《結構》之後的路 第五章 歷史的科學哲學之困擾 第二部分 評論與答覆 第六章 回應我的批評者 第七章 作為結構變化的理論變化:對斯尼德形式主義的評論 第八章 科學中的隱喻 第九章 合理性與理論選擇 第十章 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 第十一章 後記 第三部分 與托馬斯·庫恩的討論 托馬斯·庫恩的作品 人名譯名對照表 譯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