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技能提升全解析 王安白 978756906377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四川大學
NT$369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辯論技能提升全解析
ISBN:9787569063776
出版社:四川大學
著編譯者:王安白
叢書名:新時代藝術與傳播實戰系列叢書
頁數:23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688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是新時代藝術與傳播實戰系列叢書之一,該書為大學教材。全書系統全面介紹了辯論技能提升的相關知識,主要針對在校大學生以及其他辯論愛好者,以問題解答方式對辯論進行敘述和解析。

目錄

一 認識你自己:辯論與我
1 辯論為什麼從質疑開始?
2 辯論為什麼會給我們帶來樂趣?
3 辯論為什麼有助於創新思維的養成?
4 理工科專業的同學為什麼也需要辯論訓練?
5 為什麼「羅馬不只一個」?
6 為什麼說辯論有助於學習?
7 為什麼說辯論有助於形成獨立人格?
8 為什麼辯論有助於鍛煉人際交往的能力?
9 性格內向、不善言談者為什麼也能辯論?
10 現代社會為什麼需要能言善辯、能說會道的人才?
11 為什麼辯論能促使我們學會尊重對手?
12 為什麼辯論在社會中的作用越來越大?
13 為什麼要在辯論中學會辯論?
14 辯論為什麼主要是訓練思維而不是表達?
15 為什麼有人擔心學了辯論到時候會頂撞領導?
二 眾聲喧嘩的時代:辯論的前世與今生
16 人類為什麼要辯論?
17 百家爭鳴為什麼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辯論?
18 先秦諸子為什麼都喜歡辯論?
19 為什麼有人說孔子不太喜歡辯論?
20 辯論為什麼應該被列入中國傳統文化之中?
21 董仲舒為什麼要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22 先秦諸子中為什麼孟子的辯論更有說服力?
23 「白馬」為什麼「非馬」?
24 惠施為什麼硬要對莊子說「子非魚」?
25 為什麼說名家對辯論思維的發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26 「道」為什麼「可道」,「名」為什麼「可名」?
27 蘇格拉底為什麼稱「我知道自己無知」?
28 古希臘人為什麼愛辯論?
29 五四新文化運動為什麼在某種意義上被稱為辯論大賽?
30 思想解放運動為什麼可以稱為一場大辯論?
31 當今社會為什麼會辯論成風?
三 紙上得來終覺淺:辯論的那些事
32 為什麼說辯論不僅需要講邏輯也需要講情感?
33 為什麼說規則是辯論的前提?
34 禮儀為什麼也是辯論的一部分?
35 為什麼辯題分類是以正反的關係為依據?
36 模態命題為什麼很難用於辯論?
37 為什麼說可辯性是判斷辯題的一個重要指標?
38 辯論為什麼更側重於非形式邏輯?
39 辯論為什麼重在質疑與答疑?
40 為什麼辯論最重要的在於傾聽對方?
41 辯論為什麼需要多方面的知識?
42 辯論雙方為什麼說服不了對方?
43 辯論為什麼總是以比賽的方式進行?
44 辯論為什麼要求語言簡短?
45 為什麼說辯論是儒雅的唇槍舌劍?
46 為什麼不能輕易指責對方犯錯?
47 辯手為什麼要注重自己的儀錶、儀態?
48 為什麼不能僅僅證明自己的觀點成立?
49 辯題為什麼無正確可言?
50 辯論為什麼重在辯而非論?
51 為什麼辯論賽比一般的辯論更能提升論辯能力?
四 眾里尋他千百度:資料的查閱
52 為什麼需要了解辯題的背景?
53 查閱資料為什麼是辯手的基本功?
54 查閱資料為什麼重在「閱」?
55 資料為什麼需要鑒別?
56 查閱到的數據為什麼不能輕易使用?
57 為什麼會有內容相同而觀點截然不同的資料?
58 學術觀點為什麼一般不能用作論據?
59 小概率事件為什麼不能用作論據?
60 為什麼查閱資料最關鍵的是輸入關鍵詞?
61 為什麼資料並非多多益善?
62 為什麼必須高度重視不利於本方的資料?
63 為什麼需要對資料進行分類和剪切?
五 凡事預則立:開門如何見山
64 辯論為什麼要立論?
65 為什麼說立論是「辯論之本」?
66 辯論為什麼不能完全照搬形式邏輯?
67 為什麼賽前準備不主張同步思考雙方?
68 為什麼既要預測對方的立論又不能過於依賴預測?
69 立論中揭示概念內涵為什麼不用定義方式?
70 為什麼構成辯題的所有概念並不一定都需要解釋?
71 為什麼要確定關鍵概念?
72 立論為什麼要弄清辯題的邏輯關係?
73 立論為什麼要設立底線?
74 立論陳詞為什麼只有短短几分鐘?
75 立論陳詞為什麼要強調首因效應?
76 立論的陳述為什麼不能像演講?
77 為什麼切忌立論陳述演講化?
六 懷疑是無限的探求:于無疑處有疑
78 為什麼說「懷疑是無限的探求」
79 提問和答問為什麼是辯論的重頭戲?
80 為什麼別指望提出一劍封喉的問題?
81 攻辯或質詢中的提問為什麼要針對對方的立論?
82 提問為什麼強調臨場發揮?
83 提問和答問為什麼不能過多陳述?
84 「是非」問題本身為什麼也存在著是或非?
85 設計問題為什麼不能以預測對方的回答為依據?
86 事實為什麼會成為提問的重點?
87 回答問題為什麼不宜迴避?
88 為什麼說辯論中最精彩的往往不是提問而是回答?
89 為什麼應該重視對事例的選取?
90 為什麼應該重視對事例的驗證?
91 為什麼要對數據的可靠性進行質疑?
92 詭辯為什麼詭?
93 辯論中為什麼常常使用歸謬?
94 為什麼會陷入兩難困境?
95 悖論為什麼悖?
96 辯論中為什麼要注意悖論?
七 尾聲不「尾」:分歧與意義
97 為什麼說尾聲不「尾」?
98 為什麼要對辯論過程進行總結?
99 為什麼總結與立論不能交叉?
100 總結為什麼不主張完全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