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飛機湍流流動控制減阻技術 鄭耀 張陽 葉志賢 鄒建鋒 978703076201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科學
NT$89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民用飛機湍流流動控制減阻技術
ISBN:9787030762016
出版社:科學
著編譯者:鄭耀 張陽 葉志賢 鄒建鋒
叢書名:遠程寬體客機科學與技術叢書
頁數:24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525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以現代大型民用飛機湍流摩擦減阻為應用背景,總結了浙江大學課題組在中歐航空科技合作技術研究項目「基於湍流邊界層流動控制的減阻技術(DRAGY)」中的部分工作,同時也匯聚了作者十多年來在綠色航空領域的技術積累。從數值計算和物理實驗兩個方面重點介紹了微吹氣、溝槽、合成射流三種流動控制手段的基本概念、設計方法、流動機理以及控制規律等內容,探索真正可用於民用飛機摩擦減阻的有效途徑。 本書可供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力學等相關專業的高年級研究生以及從事該領域研究工作的學者作為參考書使用。

目錄

第1章 湍流流動控制基本知識
1 1 引言
1 2 湍流基本物理特性
1 3 邊界層基本特性
1 3 1 邊界層損失
1 3 2 邊界層轉捩
1 4 壁湍流邊界層
1 4 1 黏性底層
1 4 2 對數律層
1 4 3 過渡層
1 5 流動控制技術發展歷程
1 6 湍流流動控制減阻策略
1 6 1 局部壁面變形
1 6 2 吹/吸氣控制
1 6 3 合成射流控制
1 6 4 等離子體流動控制
1 6 5 渦流發生器
1 6 6 其他控制策略
第2章 可壓縮湍流直接數值模擬方法
2 1 前言
2 2 三維可壓縮Navier-Stokes控制方程
2 2 1 笛卡兒直角坐標系下控制方程
2 2 2 曲線坐標系下空間變換
2 3 流通矢量分裂
2 4 數值離散格式
2 4 1 WENO格式
2 4 2 WCNS格式
2 4 3 中心差分格式
2 4 4 時間離散
2 5 直接數值模擬求解過程
2 6 可壓縮平板湍流邊界層
2 6 1 基本算例設置
2 6 2 計算結果和驗證
2 7 浸沒邊界法
2 7 1 虛擬單元浸沒邊界法
2 7 2 驗證算例1:二維低馬赫數圓柱繞流
2 7 3 驗證算例2:二維激波/圓柱相互作用
2 7 4 三維超聲速球體繞流
第3章 微吹氣控制技術
3 1 前言
3 2 微吹氣技術
3 3 微吹氣控制平板計算模型
3 4 湍流摩擦阻力
3 5 湍流瞬態結構和平均屬性
3 6 渦量動力學特性
3 7 湍流脈動強度
3 8 湍流信號經驗模態分解
3 9 摩擦阻力分解
3 10 影響微吹氣減阻效果的因素
3 10 1 湍流摩擦阻力對比
3 10 2 湍流平均速度場對比
3 10 3 湍流平均溫度場對比
3 10 4 湍流脈動場分析
3 10 5 渦結構對比
第4章 溝槽被動控制技術
4 1 前言
4 2 輥軸熱壓印技術
4 2 1 輥軸熱壓印原理與裝置設計
4 2 2 熱壓印工藝參數正交試驗設計
4 2 3 溝槽薄膜製備效果與優化
4 3 微細銑削技術
4 3 1 微細銑削參數正交試驗設計
4 3 2 溝槽平板製備效果與優化
4 3 3 溝槽製備效果快速評估方法
4 4 溝槽流動控制風洞實驗平台
4 5 實驗測量技術
4 5 1 熱線風速儀測量系統
4 5 2 激光多普勒測速系統
4 6 實驗數據處理方法
4 6 1 湍流充分發展驗證
4 6 2 速度採集點分佈
4 6 3 邊界層不同高度速度測量
4 6 4 摩擦阻力及湍流統計量
4 7 溝槽減阻風洞實驗結果
4 7 1 直溝槽流動控制減阻效果
4 7 2 曲形溝槽流動控制減阻效果
4 7 3 兩種溝槽表面減阻特性對比
4 8 溝槽控制湍流邊界層的直接數值模擬
4 8 1 直接數值模擬計算模型
4 8 2 流向速度型與減阻率
4 8 3 脈動速度場
4 8 4 脈動渦量
4 8 5 近壁區條帶結構
4 8 6 規律性歸納172XIXII
第5章 合成射流控制技術
5 1 前言
5 2 合成射流激勵器
5 3 激勵器響應特性
5 4 激勵器流場PIV實驗
5 4 1 時間分辨粒子圖像測速系統
5 4 2 激勵器出口瞬態流場特徵
5 4 3 激勵器出口平均流場特徵
5 5 激勵器流場模態分析
5 5 1 POD方法
5 5 2 激勵器流場模態分析結果
5 6 合成射流激勵器陣列設計
5 7 充分發展湍流
5 8 激勵器陣列信號輸入
5 9 風洞實驗結果
5 9 1 邊界層速度分佈特性
5 9 2 壁面摩擦阻力變化
5 9 3 湍流流場相關性分析
5 10 合成射流控制直接數值模擬
5 10 1 計算域與合成射流條件
5 10 2 光滑平板湍流邊界層算例驗證
5 10 3 合成射流減阻控制計算結果分析
第6章 湍流特徵提取動態模態分解方法
6 1 前言
6 2 DMD方法理論框架
6 3 DMD方法的展開
6 4 比較POD方法與DMD方法的比較
6 5 複合動態模態分解方法
6 6 動態模態分解方法的并行技術
6 7 複合DMD在槽道湍流分析中的應用
6 7 1 串列化複合DMD分析
6 7 2 并行化複合DMD分析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