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與現象-《思想與文化》第三十二輯 楊國榮 978757604226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
NT$56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經驗與現象-《思想與文化》第三十二輯
ISBN:9787576042269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
著編譯者:楊國榮
頁數:41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472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思想與文化》是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楊國榮所主編的一部學術論文集。所討論的學術論題包括但不限於:從四因說的角度看當代新儒家的發展與局限,《周易》中的生生與無為思想的再考察,《中庸》中的「誠體」與成性問題,《莊子》中的「和」與精神世界、「德」與個體原理、無「己」與有「我」,由王陽明看從「貴體賤用」到「相與為體」的體用論範式轉換、「道」的理化與知行觀的變遷,等等。 本書為第三十二輯,主題為「經驗與現象」。

作者簡介

楊國榮,華東師範大學資深教授、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教育部重點人文研究基地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長、校學術委員會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講座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五、第六屆哲學學科評議組成員。主要研究領域包括中國哲學、中西比較哲學、倫理學、形而上學等,出版學術著作20餘種,多種論著被譯為英文、韓文,在Indiana University Press、BRILL等出版。主要學術兼職包括國際形而上學學會(ISM)主席、國際哲學學院(IIP)院士、國際中國哲學史學會(ISCP)前會長、中國哲學史學會會長等。 楊國榮教授在對儒家哲學、道家哲學以及先秦哲學、宋明理學、中國近代哲學做深入考察的同時,又創建了「具體形上學」的哲學系統,為當代中國哲學提供了獨特形態。其哲學思想主要體現於《善的歷程——儒家價值體系研究》《心學之思——王陽明哲學的闡釋》《莊子的思想世界》《科學的形上之維》《道論》《倫理與存在——道德哲學研究》《成己與成物——意義世界的生成》《人類行動與實踐智慧》《人與世界——以事觀之》等著作。

目錄

美與審美
李溪:「古色」的含義——中國文人關於顏色與物的時間意識
崔樹強:中國書法的生命精神與時空觀念
王翔群 何歡歡:微言厚染,西尊東榮——論羅漢形象的確立
古希臘經典再探
宋繼傑:柏拉圖論靈魂疾病與惡的根源:《蒂邁歐篇》86b—87b
羅峰:馴服死亡——歐里庇得斯《阿爾刻斯提斯》開場解析
盛傳捷:柏拉圖對快樂主義的接納與拒斥——以《普羅泰戈拉》和《理想國》為核心
張凱:「泰阿泰德飛」何以為假——為牛津解讀辯護
現象學研究
王俊:現象學視野下的事與物
陳勇:真理作為光——現象學視角下的真理概念
張琳:情緒與氛圍——莫里茨·蓋格爾關於風景畫之主客同感的考察
走近西方文化
蘇珊·哈克:並非男兒身:一位學術孤芳者的回憶錄
蔣花:論「英國性」
鄭楠:解構之為辯護:理論和歷史中的作者責任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思考
潘斌:重勘經驗的哲學坐標:從黑格爾到馬克思對經驗問題的邏輯轉進與歷史融合
王有憑:共產主義學說對烏托邦的批判——兼論馬克思與黑格爾的理想主義共識
中國傳統哲學的多維考察
江求流:人性的自然基礎:朱子對程頤「性即理」命題的闡釋及其哲學意蘊
黃子洵:「言無言」以「游無窮」——以「卮言」為中心解析《莊子》的言說觀
王代琴 郭美華:齊物論的生存論意蘊:切己而在與夢-覺物化——《莊子·齊物論》第15—16節解讀
王晉卿:聽覺的超越與超越聽覺——論《莊子》中的聽覺經驗
蔣周偉:存在論差異還是存在論同一——論海德格爾與羅姆巴赫對《老子·十一章》的不同解讀
中國現代哲學的進路
方用:「理」與時間——試論馮友蘭的時間之思
文碧方 李寶達: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金岳霖對《論道》的反思和批判
徐昇:物自身的「非對象性」與智的直覺的「去視覺化」——論牟宗三消化康德哲學背後的感知邏輯
酒文化解析
金玉柱 李晨然:中國思想中的醉拳
高瑞傑:酒與《紅樓夢》的四重意境
中醫的文化之維
龔鵬 何裕民:必要的張力:中醫百年發展變遷中的科學與非科學之辯
薛輝:論心「在志為喜」
會議綜述
蔡添陽:世界與中國:從哲學的視域出發——第22屆國際中國哲學大會會議綜述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