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四川人才發展報告.2021-2023 ISBN:9787522825984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著編譯者:王輝耀 陳濤 頁數:29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438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加快構建全省人才發展雁陣格局,深化區域人才協同發展,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創新人才集聚高地」,是當前四川省人才發展的大方向。四川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人才支撐,人才發展是四川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要激發人才集聚效應,著力破解「人才集聚陷阱」,凝聚全省上下抓人才、促發展的強大合力,在新的趕考路上不斷開創人才工作新局面。 為了更好貫徹落實關於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對接國家發展戰略,分析新時代四川地區人才發展現狀及其趨勢,推動區域人才協同發展,提升區域人才發展質量,我們組織編寫了《四川人才發展報告(2021∼2023)》。全書由總報告、專題研究、人才戰略、人才政策、人才培養、理論前沿六部分組成,對近年來四川人才發展情況進行全面梳理,探討新時代四川建設創新人才集聚高地的現實路徑。作者簡介 陳濤,博士,博士后,長聘副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南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育管理與政策研究所所長,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經濟學分會理事,中國勞動經濟學會就業促進專業委員會高級會員,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財政專業委員會、國際組織人才培養工作委員會會員。獲得廈門大學高等教育學博士學位,讀博期間受國家留學基金委(CSC)資助,赴比利時荷語魯汶天主教大學(Ku Leuven)教育與社會實驗室從事聯合培養博士學習與研究。博士論文榮獲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第12屆優秀博士論文獎。曾在電子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創新創業博士后研究工作。 在青年發展與人才政策、高等教育體制改革、家庭教育經濟決策等研究領域,以獨立或第一作者身份公開在《教育研究》《北京大學教育評論》《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高等教育研究》《教育發展研究》《比較教育研究》《開放教育研究》《復旦教育論壇》等學科權威刊物發表論文40餘篇,其中部分文章被《新華文摘》、人大複印報刊資料等全文轉載;主持或主研多項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四川省委重大招標課題以及委託課題等;合著和參与編寫《四川人才發展報告》《中國區域國際人才競爭力報告》《中國留學發展報告》《中國國際移民報告》等多部智庫研究成果。目錄 Ⅰ 總報告新時代四川創新人才集聚高地建設研究 四川人才發展研究課題組 Ⅱ 專題研究 堅持政治引領創新發展模式——四川省網信人才發展報告 劉海燕 羅偉 鄒肖瀟 黨建引領成渝雙城經濟圈人才高地建設的優勢、困境與路徑創新 柴劍峰 張瑾 王景 Ⅲ 人才戰略 為成都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提供人才支撐的路徑研究 陽夷 高校科技人才在科技創新戰略中的關鍵地位及服務路徑分析——以四川省為例 王思懿 堅持青年優先發展營造優質城市環境——都江堰市多措並舉推動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 張曼青 Ⅳ 人才政策 成眉人才協同發展面臨的挑戰及對策研究 郭佳鑫 姚星 鄉村振興背景下四川省大學生返鄉創業政策優化研究 羅家慧 基於雙因素理論的成都市緊缺選調生激勵機制研究 彭洋意 四川吸引來華留學的現狀與研究 曲梅 賈少軒 新時代留學歸國人員支持成都創新創業發展研究 陳肖肖 吳菲怡 Ⅴ 人才培養 基於「政產學研用」合作培養卓越公共管理人才研究與實踐 趙海程 賈子歡 「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模式下研究生培養路徑探索 陳燕萍 邵雲飛 四川省高校「新工科」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杜江濤 邵雲飛 四川省高職院校混合所有制辦學人才培養制度建設困境及對策建議——基於2005∼2021年政策文本的分析 李易軍 Ⅵ 理論前沿 人力資源服務業:變遷、機遇與未來趨勢 卿濤 胡佳玲 美國人工智慧教育、科研與人才發展特徵及變化趨勢——基於2017∼2022年《斯坦福人工智慧指數報告》的縱向分析 黎娟 陳濤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