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肅點,我們在講民法 田峰 978751622659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民主法制
NT$31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嚴肅點,我們在講民法
ISBN:9787516226599
出版社:中國民主法制
著編譯者:田峰
頁數:xxx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304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 當我們學習民法的時候,我們在學習什麼? 這問題像個磨人的「小妖精」,讓人拿得起、放不下。
☆ 民法不是抽象的理論,真能辦實事兒。大到實現財富自由,小到柴米油鹽醬醋茶,都離不開民法。
☆ 在民法慈母般的眼中,每個人就是整個國家。
☆ 人是目的,不是手段。人的存在意味著希望,我們和我們的後代將會在這個世界上越來越好地生活。
☆ 為了實現夢想中的美好生活,我們需要享有特定利益並在利益受到侵犯的時候能夠得到有效救濟。與之相應,民法規範體係為特定利益的享有和保護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證,以維繫人有尊嚴的存在。
☆ 當我們談論民法時,我們在談論人的存在。
☆ 如果說民法是我們認識和理解這個世界的門,那麼民法總則就是打開這扇門的鑰匙。
☆ 那麼,我們開始吧!

內容簡介
《嚴肅點,我們在講民法:宇宙的盡頭是民總》是青年學者田峰為法學院學生和民法入門讀者傾力撰寫的一本民法學入門普及著作。「體系的規則」和「規則的體系」是這本書的主要脈絡。這本書里沒有艱深理論、學說、範式、觀念、主義、進路等等,作者用簡單、輕鬆的語言盤點了民法總則的知識要點,圍繞民法典的主要內容梳理了民法的概念、民法基本原則、民事法律關係、民事法律事實、代理和時效等民事法律制度中的基本規則。民法中需要被「提到括弧前」的知識點在書中得以輕鬆呈現,讓讀者能在更友好的閱讀體驗中掌握民法知識,同時對民法概念和規則的體繫結構有更為清晰的理解。

作者簡介
田峰,男,漢族,1979 年生,吉林長春人, 法學博士,現任教於浙江師範大學法學院。

精彩書評
楊代雄(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民法博大精深,貼近生活但卻不易學習,田峰的這本書嘗試以輕鬆、詼諧的語言幫助讀者掌握民法知識。
孫良國(吉林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民法本來就是生活的基本法則。田峰的這本書賦予生活以法律意義,賦予法律規則以生活歸宿,愛不釋手,與君共享。
李國強(大連海事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這本書不是田峰第一次讓我們嚴肅點,但每次我們都嚴肅不起來。輕鬆詼諧的語言講明白了晦澀的法律概念,想做法律人的新人類一定會喜歡。在網文和短視頻等快餐文化盛行的時代,這本書超越了傳統專業著作脫離生活的現狀,讓讀者能夠在舒適的語境中獲取民法知識。也讓我們更深切的理解,民法即生活。
吳飛飛(西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民法學知識體系博大精深,常令初學者望而生畏。然而,田峰的新著以十九個章節將民事權利理論、法律行為理論等艱深晦澀的民法學知識通過通俗易懂、雅俗共賞的寫作方式呈現出來,寓教於樂,大道至簡。該書在保持學術嚴謹性的前提下,充分照顧了讀者尤其是初學者、非法律專業人士的閱讀體驗,這種讀者友好型寫作方式,有望引領法學著作新風尚。
周遊(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讀到第十三章標題時,憋了小半本書功夫實在沒忍住,開懷大笑了片刻。田峰的文字一如往昔那般有趣、溫熱。在這裏,我強烈地感受到,無論是法律初學者還是對民法有偏見者,都有了親近民法的無限可能性。

目錄
前 言
第一章 概述:當我們談論民法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第二章 民法基本原則:抽象的價值只需要最質樸的詮釋
第三章 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原則:開局就是決戰
第四章 平等原則:民法宇宙的盡頭
第五章 意思自治原則:各行其是
第六章 公平原則:置身事外
第七章 誠信原則:做人要厚道
第八章 合法與公序良俗原則:涇渭分明還是暗度陳倉
第九章 綠色原則:美麗新世界
第十章 民事法律關係: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第十一章 自然人: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第十二章 法人: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第十三章 非法人組織:去努力,剩下的交給時間
第十四章 民事權利:哪有什麼理所當然,不過都是要件歸入
第十五章 民事法律事實:於水窮處看雲起
第十六章 民事法律行為:提到括弧前
第十七章 代理:背鍋的姿勢
第十八章 民事責任:出來混,要還的
第十九章 時效和期間:天青色等煙雨
參考文獻
后 記

前言/序言
當我們學習民法的時候,我們在學習什麼?這問題像個磨人的「小妖精」,讓人拿得起、放不下。民法顯然是一種規範,這種規範讓我們獲得了必要的行為指引;民法當然是一種技能,這種技能幫助我們去實現合法目標;民法無疑是一種知識,這種知識讓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人類社會。民法也是關於人與人之間社會關係的學問,更是關於人本身的學問。學習民法不僅是學習關於民法的規範、技能和知識;更是在適用規範、運用技能和掌握知識的過程中,認識和理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進而理解我們身處的世界,理解我們自己。
如果說民法是我們認識和理解這個世界的門,那麼民法總則就是打開這扇門的鑰匙。作為民法調整對象的民事法律關係和作為民事法律關係變動原因的民事法律事實是民法總則的關鍵概念。圍繞民事法律關係,民法搭建了一個宏大、抽象的概念體系;而圍繞民事法律事實,民法構造了一套精緻、複雜的規範體系。通過學習作為民事法律關係構成要素的民事主體、民事客體以及民事權利和義務,我們能夠對靜態的民事法律關係產生較為完整的認識。在此基礎上,通過學習作為民事法律事實主要類型的事件和行為所產生的法律效力,我們能夠對動態的民事法律關係產生較為系統的理解。這為我們掌握民法總則的內容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民事法律關係是對現實社會關係的抽象,只保留了社會關係中有法律意義的概念硬核。在這個抽象概念形成的過程中,現實社會關係中的那些活色生香的內容被過濾掉了,只留下那些決定社會關係法律屬性的關鍵性要素。抽象的民事法律關係雖然不能反映社會關係的全貌,但是有利於民法的制度設計和適用。當這些「乾巴巴」的規範被用來化解各類民事糾紛的時候,我們需要在現實社會關係當中尋找那些決定其法律屬性的關鍵性要素。於是,民事法律規範的形成和應用就表現為一個從特殊到一般,再從一般到特殊的過程。
民事法律事實是對現實社會活動和客觀事實的抽象,只保留了民事法律事實當中能夠引起民事法律關係變動的要素。民事法律事實被看作導致民事法律關係發生變動的原因。這個原因要麼是超乎人力控制的自然現象,要麼是取決於人類自身的主觀意志。抽象的民事法律事實顯然無從展示社會上的形形色色和林林總總,但是有利於生成有效的評價規範。這些規則被用來評價民事法律事實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影響民事法律關係的變動。於是,民事法律規範的理解和適用就表現為從原因到結果,再從結果到原因的過程。
不難看出,民法不是抽象的理論,真能辦實事兒。大到實現財富自由,小到柴米油鹽醬醋茶,都離不開民法。民法需要面對社會現實,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那麼,在現實的衝突或者糾紛面前,我們應該怎麼做?解決糾紛的思路大致可以分為兩種,決疑的和系統的。決疑的思路有啥問題就去解決啥問題,不太考慮問題之外的因素,簡單粗暴,但直截了當;系統的思路關注問題的本質屬性以及與相關因素之間的聯繫,相對複雜,但精緻細膩。這兩種思路在面對類似問題的時候,可能會給出不一樣的回應。根源在於,二者各自有對人類社會不同的認識和判斷。
於是接下來的問題是,關於民法問題的專門思考有什麼意義?這樣的思考會不會只是書房中或者課堂上的智力遊戲?這樣的思考能讓我們獲得關於這個世界的新的知識嗎?這樣的思考會給我們身處的世界帶來改變嗎?這樣的思考又會給我們自己帶來什麼改變呢?對於這些問題以及與之相關追問的思考都與民法相關。
那麼,我們開始吧!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