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夢尋路-峨眉電影製片廠電影人口述歷史.下 張錦 978710605536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電影
NT$48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追夢尋路-峨眉電影製片廠電影人口述歷史.下
ISBN:9787106055363
出版社:中國電影
著編譯者:張錦
頁數:27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346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追夢尋路:峨眉電影製片廠電影人口述歷史》的編纂有意識地突出峨眉電影製片廠電影人口述歷史的四川風味。與突出四川地域特徵相對應的,是同時要突出四川地域故事中的全國意義,並努力達到平衡。

作者簡介
張錦,1967年生,四川人。四川大學圖書情報學系文學學士,中國人民大學檔案學院管理學碩士,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文學碩士,英國布裡斯托大學戲劇影視系文學碩士、國家公派訪問學者。現為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暨中國電影資料館研究員。編目整理各國電影500余部,翻譯各國電影50餘部,出版學術專著《信息與傳播:研究分野與交融》《電影作為檔案》《英國電影編導教育簡史》等,出版譯著《電影詩學》《瑪雅 德倫論電影》《打破玻璃盔甲:新形式主義電影分析》等,編制國際電影資料館聯合會官方文件《電影編目術語辭典:中文電影版》(英漢對照)。
2008年起開始擔任中國電影人口述歷史項目採訪人與攝像師,採訪時長超過1000小時,攝像超過800小時,錄音整理超過80小時,主編”中國電影人口述歷史叢書”之《長春大業》《峨眉影魂》《影業風霜》等8部。著有直接的口述史學研究論著超過25萬字以及理論奠基論著超過80余萬字。2016年元旦後開始擔任項目專家組組長、”中國電影人口述歷史叢書”主編。

目錄

李康生訪談錄
家庭與成長
峨影青工
四川大學中文系
初到編輯部
電影學院文學系編劇進修班
年輕班子裡的廠辦主任
廠內體制改革
導演中心與文學部的改革
事業單位企業管理
發行體制改革與中國電影業的困境
峨眉院線與五元票價風波
峨眉電影集團
採訪人手記
王冀邢訪談錄
從影之前
進修與”第五代
從編劇到導演
《魔窟中的幻想》
《血魂》《秘密採訪》與藝術副廠長
《焦裕祿》
“主旋律轉向”與《飛虎隊》
《超導》
息影,《黑冰》與王志文
《鄧稼先》
電影教育
採訪人手記
趙爾寰訪談錄
高知家庭
電影夢
杜天文
編輯室
《草莽英雄》
《聖 保羅醫院之謎》
《電影作品》雜誌
美國之行與鄺志良印象
文學部的變化
童牛獎
四川電影家協會
採訪人手記
編後記:四川地域與全國意義

精彩書摘
《追夢尋路:峨眉電影製片廠電影人口述歷史(下)》:
張:關於峨眉電影集團創建的來龍去脈,這也是一個事件鏈,能否詳細介紹一下?
李:關於組建集團,在中國電影最低谷的時候,1997年我當廠長,當時面臨那個局面,我就給省裡打過報告,後來我把這個也給北京報過。有個(省委)宣傳部的副部長跟我說,電影集團其實就是你當初最早的思路。
我當初給省委的報告提出什麼東西來呢?我前面說過,要從電影還要不要這個角度來考慮它的建設,不是說今天給你50萬元補助,明天給你多少錢拍個電影,我說不行,要把它從體制上給弄過來。我給省裡幾個建議,首先要在資產資源的配置上真正把它做到優質,如果省裡真的覺得這個製片很重要的話,我第一個觀點就是明確提出用電視來支撐電影,而且我把電視臺和電影製片廠在職能、部門、功能方面做了詳細的對應。
因為在此之前我們做過《天府龍門陣》,我前面講了,有30分鐘,四川頻道那個時段是通過省委宣傳部協調給我們的,其中含5分鐘的廣告,我讓我們廠裡幾個人承包的那種,峨影廠一分錢不出,就是他們搞廣告公司的開始經營,那些人員都是我們峨影廠的,因此把廠裡的資產、人員盤活一部分。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就看到了電視管用,所以我就提出用電視支撐電影。
我知道四川電視臺有一個頻道或者叫頻點,當時叫作21,是閒置的,我就希望省裡把這個頻道資源給峨影廠來經營,這是我最先提出來的,營銷、台標都是掛四川電視臺的,就像中央六頻道一樣。我是提出了一整個思路,包括要搭建,必須有個總工程師,經營頻道要有資格,我都找成都電視臺退休的,這個頻道的名稱就叫21世紀頻道,名字都起好了。當初給領導介紹,領導就說你的想法是挺好,這時候就感覺到我們的體制了,宣傳部很支持,但是它動不了,那是政府系列。這是我提的第一個建議。
第二,我們廠裡有個現成的音像公司,我提出一個光盤生產線。那時四川的光盤生產線是民營在弄,剛剛從沿海打擊走私弄到了壓碟機,我就跟省裡說機器不要省裡出錢,但給我壓碟的許可證,其實真正值錢的是這個許可證,沒有許可證那就是走私、盜版,就是違法。這個許可證只有峨眉電影製片廠是絕對有資格,按照相關的國家文化政策,它本身是影視製作單位,有製作能力,這個是後續加工,政策上是完全具備的。
第三,院線。我當時提出什麼呢?制發放一條龍,影視錄盤一體化,就這麼兩個口號。那個報告很詳細。然後搭建一個基地,甚至說把四川大的旅遊環線整體進行大設計,甚至可以和旅遊局結合,把四川變成一個大的攝製基地,有這麼一個大設想。當初我是寫了書面報告的。
報告拿上去,驚動很大,我那時候剛剛當廠長,說實在的,還是有點不懂,驚動了政府三個廳局,廣電局、文化廳、新聞出版局,事先也沒有給別人打招呼,也沒有給別的局長、廳長先通氣,就直接報了。當時的省委副書記楊崇匯對我很支持,甚至對我很賞識,但他跟我說了一句,他說康生啊,這個改革你不能四面出擊,改革要傷人的。當時我就跟他講,楊書記,我不是好大喜功,四面出擊,不是這個意思,我是兔子急了咬人,這些東西哪一個搞得成我不知道,我不能說一個搞不成,然後我又來搞另外一個,我只能把這些事情都鋪開,能做什麼就做什麼,我只能這麼想。
當然了,這麼一弄出去,坦率地說,還沒做,自己就給自己樹了很多對立面。第一,四川電視臺趕緊把21頻道開播,他們自己把它占住了。第二,新聞出版局他們自己就成立了一個光盤公司,把那台壓碟機從我這兒拿走,但答應給我們峨影廠分紅,說得挺好聽的,但後來一分錢都沒有。他最後不履行,你告他去?管什麼用?他是這個行業的主管,他的一個處長,退休後就在那個公司裡當副總裁,後來被抓了。峨眉院線,我前面已經講了,文化廳也是百般刁難。
但是整個思路,當時我就談到了集團化。我說集團化運作,把這些資產重新組合,在資源整合、資源配置上來考慮,然後咱們說清楚,這一切的目的是為了拍電影,不是改善生活,我向領導表態,一定是為了出好作品。後來我在北京也說過,(上影廠長)朱永德他們說康生你這個厲害,這個搞得太不得了了,其實當時都知道了。
所以說後來到了2002年,突然就要組建六個電影集團,而且組建集團的時候,國家財政部有配套的一個億人民幣,四川把它錯過了,後悔得要死。其中一個就是支持技改,技改資金支持;還有一個就是擁有一個電影頻道——他們後來說,康生,弄一個頻道來支持你們,說當初你最早說到這個東西。後來趙部長把我們單獨找去開了小會,你們就是國家隊,而且你們的註冊不帶”中國”,也不帶地方號,到北京來註冊,註冊資金就是五千萬,比如就叫峨眉電影集團。國家工商總局去登記註冊,我們是有這個資格的。憑什麼組建?憑國務院政策,我們拿這個文件,但是註冊資金要五千萬元,後來我們是在四川註冊的,四川註冊就不要五千萬元了,兩三千萬元就可以了,說白了就是資金不足。
而且,我覺得在這個過程當中,峨眉電影集團組建過程當中最痛苦的是什麼呢?一個宣傳部長,兩個宣傳部長,三個宣傳部長,四個宣傳部長,後來的部長根本不知道集團組建的前因後果,他認為就是你們製片廠自己的事。第二個部長是柳斌傑,他是到北京開了會的,組建集團是(省委)宣傳部長在開會,回來就跟我談這個問題。而且我們還談過土地的問題,他親自跑,跑的力度應該講很大,後來他到新聞出版總署當了署長。當初要組建(攝製)基地,他說阿壩,幾千頃,說到那兒去怎麼樣?地很寬。我說,柳部長,第一,在那兒一年有大半年不能工作,第二,電都沒有,搞什麼電影?他一聽就明白了,從此打消這個念頭。這說明什麼?說明他在動這個念頭,他在想這個事。到後面那些部長,就變成電影集團你們自己的事了。

前言/序言

“中國電影人口述歷史”,是由中國電影資料館暨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和電影頻道合作的,以採訪和記錄老一代中國電影人生平經歷並作檔案收藏為目的的大型採訪工程。該項目於2007年正式啟動,2008年全面展開,至2010年為採訪工程的第一階段;2011年起為採訪工程的第二階段。做口述歷史,我們是後來者,其便利條件是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充分汲取先驅者的經驗和教訓;可以利用後發優勢,使我們的工作做得比較順利、有效,且有一點特色。
我們的項目名稱是”中國電影人口述歷史”,而不是”電影口述史”。作為電影資料館人,我們做口述歷史採訪的目標,是要作為檔案收集,讓受訪人做生平講述,包括其電影從業經歷、社會人生經歷、個人生活與心靈成長經歷三個向度,建立電影專業史、中國社會史、個人心靈史三者合一的信息檔案。
“中國電影人口述歷史”採集電影人記憶檔案,固然是留贈後人,也應盡可能服務於當下。為此,我們和中國電影出版社合作,申請到國家出版基金資助,將陸續出版”中國電影人口述歷史”30卷。我們採取了四種分卷形式,即單人卷、單位卷(多人)、專業卷(多人)、專題卷(多人),目的是在深度與廣度、豐富性與多樣性之間獲得平衡。

口述歷史採訪及其錄音抄本的編纂,依據不同的目標,自有不同的重點、方法與形式。”中國電影人口述歷史”的編纂,在篇幅允許的前提下,我們希望錄音編纂抄本展現五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受訪人電影從業史及與電影相關內容;二是政治運動經歷及社會環境變遷的情況,由此展現電影人在怎樣的環境中工作,以便理解他們為何及如何工作;三是個人生活史,是社會史的資料;四是個人心靈史或個性成長史,看社會環境如何塑造個人及個人如何與社會環境和社會關係互動;五是在確保對話信息清晰可感的前提下,不僅展現受訪人”說什麼”,也盡可能保留其”怎麼說”,儘量保持口述歷史採訪的現場感及對話者的個性言語特徵。在實際編選過程中,會因為採訪方式、資料豐歉、編選方法、篇幅容量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變體形式。
這套書有須共同遵守的編輯體例。具體如:1 每個訪談都必須有一些常規項目,例如採訪人、受訪人、攝像師姓名,採訪時間、採訪地點等;2 保留採訪人和受訪人對話問答形式;3 編纂抄本必須以原始抄本為依據,如有修訂必須用括號標示;4 編者可以做必要刪減,但須保持對話語意的完整性;5 盡可能保持受訪人說話的言語特點;6 編者應針對訪談錄中須加解釋說明的地方做出注釋;7 每個訪談錄後面都必須有《採訪人手記》,提供必要的工作說明;8 每冊書後,須有分冊主編的《編後記》,說明其編選方法及理由。
除上述必須遵守的基本體例之外,在編選理念、編輯方法、技術技巧等方面,我們鼓勵分冊主編按照自己的思考和認知進行探索和創新。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