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發展對勞動法的挑戰與應對 ISBN:9787576408096 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 著編譯者:張鳴起 頁數:24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303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互聯網和人工智慧發展對勞動法的挑戰與應對展開研究,共分為六章,深入探討研究互聯網和人工智慧發展對勞動法基礎理論、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權益保障、遠程工作立法規制、個人信息保護、勞動基準法理論、演算法規制問題等諸多方面的前沿問題,並提出了對策建議。作者簡介 張鳴起,法學碩士、管理學博士,現任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社會法學研究會會長、海峽兩岸關係法學研究會會長。曾長期在司法部、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中央政法委、全國總工會、全國人大法律委工作,擔任過全國總工會書記處書記、副主席、黨組副書記。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參与過《民法典》《勞動合同法》等數十部法律法規的制定、修訂(正)、編纂工作,主持《習近平社會法治思想研究》《工人參與煤礦事故預防工程》《集體協商立法》《職業病防治理論體系和防治模式研究》等研究項目,主編《民法總則專題講義》《長治久安之策》等論著,發表《論一體建設法治社會》等數十篇理論文章。目錄 緒論第一章 新就業形態對勞動法基礎理論的挑戰與應對 一、新就業形態的概念、模式與創新 二、新就業形態對勞動關係從屬性理論的挑戰 三、司法裁判面臨的困境 四、學理層面的回應 五、政策演進及其趨勢 第二章 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的法律保障 一、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法律身份判斷 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的法理基礎 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的類型與實現機制 第三章 遠程工作的法律規制 一、遠程工作的概念與特徵 二、遠程工作的利與弊 三、遠程工作立法的國際經驗 四、遠程工作立法的基本原則和規制重點 五、我國遠程工作的政策措施和立法進路 第四章 網路時代的勞動基準理論和制度創新 一、網路時代用工關係的總體圖景及勞動法面臨的新挑戰 二、勞動基準法的一般範疇 三、勞動基準法適用範圍的擴大 四、用工關係當事人確定的強行規則 五、非用工關係當事人的責任承擔 六、離線權的規則設計 第五章 網路時代勞動者個人信息的法律保護 一、勞動者個人信息保護的特殊性 二、勞動者個人信息處理的合法性基礎 三、勞動者個人信息處理的正當、必要原則及其適用 四、勞動者個人信息的勞動基準保護 五、結語 第六章 人工智慧對勞動法的挑戰與回應 一、引言 二、前人工智慧時代勞動法的變遷 三、人工智慧對勞動就業市場的影響 四、人工智慧對勞動法的挑戰 五、弱人工智慧階段勞動法的回應 六、強人工智慧階段勞動法的回應 七、結語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