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金元明清詩選讀 伍恆山 978754037374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崇文書局
NT$299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遼金元明清詩選讀
ISBN:9787540373740
出版社:崇文書局
著編譯者:伍恆山
叢書名:中華詩文選讀叢書
頁數:34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179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遼金元明清詩選讀/中華詩文選讀叢書》從遼、金、元、明一直到清代,跨度約千年,詩人一百多位,所選詩篇力求以有代表性和符合美學為原則,解讀也力求通透,希望能為讀者了解這些稍有些陌生的時代、陌生的詩歌提供一些幫助。

目錄

海上詩
塞上
題李儼《黃菊賦》
懷古

渡混同江
晚登遼海亭
醫巫閭
題畫屏
出八達嶺
中秋覓酒
題西岩二首
漁村詩話圖
絕句
暮歸
寄王處士
題雨中行人扇圖
山中
箕山
潁亭留別
論詩三十首(其四)
論詩三十首(其十一)
論詩三十首(其二十四)
論詩三十首(其二十九)

自集慶路入正大統途中偶吟
村居雜詩
秋盡
博浪沙
金山寺
岳鄂王墓
絕句
罪出
知非堂夜坐
宗陽宮望月分韻得聲字
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及諸子侄
挽文丞相
寒夜作
秋雁
女兒浦歌(其二)
歸舟
湖州竹枝詞


前言/序言
遼(907-1125),是中國歷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共傳九帝,享國二百一十八年。神冊元年(916),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建國,國號「契丹」,定都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東南波羅城)。會同十年(947),遼太宗耶律德光率軍南下中原,攻佔汴京(今河南開封),于汴京登基稱帝,改國號為「遼」。統和元年(983),遼聖宗耶律隆緒復更名「契丹」。咸雍二年(1066),遼道宗耶律洪基復國號「遼」。直至1125年被金國所滅。
契丹族自北魏以來,在今天的遼河上游一帶過著遊牧生活,唐代在該地區設置松漠都督府,並任契丹首領為都督。阿保機本為契丹族迭剌部首領,於10世紀初統一契丹八部,並控制了鄰近的女真、室韋等族,終至開國稱帝。起初沒有文字,直到任用漢人,改革其習俗,並創製文字之後,才有了初步的文明制度。由於遼代禁止文書傳人中土,所以他們的文化在中國流布得很少,我們現在所知所存的僅是斷簡殘編中爬搜剔揀的一些材料,如《遼詩話》《遼文存》,所收作品,只是寥寥數篇。所以遼文學在歷史上不佔重要的地位。
金(1115-1234),是中國歷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統治中國北方和東北地區的政權。西與西夏、蒙古等接壤,南與南宋對峙。共傳十帝,享國一百二十年。遼天慶四年(1114),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諸部後起兵反遼。于翌年在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哈爾濱阿城區南白城)立國,國號「金」。天會三年(1125)滅遼,兩年後又滅北宋。天會八年(1130),宋高宗趙構向金帝上降表稱臣,南宋成為金朝屬國。貞元元年(1153),海陵王完顏亮遷都中都(今北京)。金世宗、金章宗統治時期政治文化達到巔峰,金章宗在位後期急劇由盛轉衰。金宣宗繼位后,內部政治腐敗、民不聊生,外受蒙古國南侵,被迫遷都汴京(今河南開封)。天興三年(1234),金在南宋和蒙古南北夾擊下覆亡于蔡州。
遼與金都是馬背上的國家,人民驍勇善戰,以弓刀橫行天下,文化的根基都很薄弱。金朝鼎盛時期統治疆域包括淮河以北華北平原、東北地區和俄羅斯聯邦的遠東地區,疆域遼闊。金是真正接受了中原漢文化,且已經灌注于其血液的。因為它在短短十余年間發展為統治半個中國的王朝,客觀形勢要求它迅速進行經濟、文化建設,而光依靠它自己本身的力量是不能完成這任務的。特別在文化上,女真族于完顏阿骨打稱帝后才有女真文字,所以它不得不大量吸取宋與遼的文化(主要是宋文化)。
在文學史上,金的地位遠較遼重要。遼文學本有率真任情的傳統,宋文學則有重理輕情的傾向。但留在金統治區的漢族士大夫既經歷了北宋滅亡的大動亂,又身受金初期的民族壓迫,其內心大都頗感痛苦。這就使他們寫出了一部分含有較強烈情感的詩歌,突破了重理輕情的藩籬,呈現出清新率真的風格。這是無意中力矯宋詩詞之弊,回歸文學抒情傳統的一次大的轉變。
金初的詩人很多是由宋人金。較著名的有宇文虛中、吳激、蔡松年、高士談等。吳、蔡長於詞作,宇文虛中等人則以詩名世。由於他們仕金都有特定的條件或難言的苦衷,因而在作品中表現了頗為複雜的感情,一方面是去國懷鄉,一方面又無力擺脫現狀,採取迴避現實的態度,希望在林影水光之間了此一生。這些複雜而真摯的感情,和反映在南北朝時期庾信晚年作品中的感情一脈相通,因此,往往具有強烈感人的藝術力量。
其後,金世宗大定(1161-1189)、章宗明昌(1190-1196)年間,金代進入相對穩定的時期。這一時期創作涉及的生活領域比較廣泛,或以昂揚的格調見長,或以閑適的情趣取勝,反映了由動亂走向安定的社會現實。這些文士不拘一格,各自成家,聲譽最著者,有蔡珪、劉迎、党懷英、趙秉文、王庭筠等,為金代文學的全盛時代。在這些人的作品中,時時可見由於當時農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所帶來的興盛景象,同時又有對繁榮背後的社會矛盾的深刻揭露。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