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雲去山如畫-抗戰時期國立藝專昆明安江七百天 ISBN:9787010258331 出版社:人民 著編譯者: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昆明市委員會 頁數:43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176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講述了抗戰爆發后北平藝專和杭州藝專西遷的歷史,按照其播遷路線圖和時間順序,講述了兩校合併、國立藝專成立的背景,以及200師生冒著抗日烽火從沅陵到昆明的艱難歷程;講述了國立藝專到昆明后與西南聯大等西遷高校一同,克服戰時各種困難,堅持教學,培養藝術人才的歷史;記述了藝專師生同仇敵愾,在昆明街頭,宣傳動員群眾一致抗日的系列活動。 本書借鑒中國美術學院提供的校史資料,通過國立藝專師生回憶,再現了國立藝專從昆明遷到滇池邊的安江村后,在這個偏安一隅的鄉村中教學、創作寫生、生活趣聞,以及他們與村民間的友情、對鄉村文明的傳播等系列場景,穿插了國立藝專師生離開安江村后對這個美麗鄉村的思念之情。為增加歷史的真實可信,本書用了很大篇幅對安江村民作了口述記錄,並針對藝術類讀者,對在過昆明安江的國立藝專師生和他們的藝術成就作了簡略介紹。目錄 序 國立藝專孤火傳薪的昆明歲月卷首語 昆明烽火700天 第一篇 緣起:新文化運動牽動美術革命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 林風眠:「為藝術戰」 藝術運動社掀起波瀾 西子湖畔「巴黎風」 第二篇 湖殤:八千里流亡路 木刻抗戰與魯迅小引 北平杭州淪陷驚醒了「藝術夢」 老鴉溪誕生「東亞最高藝術學府」 第三篇 昆明:不滅的薪火 大板橋歡迎鐵腳板徒步官傳團 昆華:國立藝專到昆落腳點 在昆明誕生的《中國美術學院校歌》 國立藝專第一個中共支部在昆明成立 藝專師生街頭集鎮宣傳抗戰 藝專劇社推動昆明抗戰宣傳 國立藝專在昆明的八次畫展 國立藝專與西南聯大兩校師生友誼 藝專學生在昆的漫畫木刻活動 「二李」原型入沈從文的《虹橋》 蔡威廉:一代英才凋落在昆明 第四篇 安江:最安心的日子 安江村:一幅質樸的「風俗畫」 漂泊的殿堂:五個大殿五個系 吳冠中:安江時期「非常重要非常關鍵」 劉鴻逵:我在安江村「民眾夜校」當校長 鄭為:「安江村的泥土培育了我們」 丁天缺:安江村學潮始末 大殿里的壁報展示牆 滇池夜渡 安江村民口述 第五篇 昆明-安江村人物 青春紀 腹地長征三千里 騎馬上課的李際科 張權:西遷途中「抗敵宣傳車」一路演出 「二李到,雪山笑」 幾度夕陽紅:安江村愛情故事 大師紀 林風眠:卓有成就的美術大師和教育家 關良:融合中西獨樹一幟 李朴園:著名藝術教育家戲劇家 柴扉:傑出的工藝美術家教育家 雷圭元:中國設計之父 王臨乙:中國現代雕塑藝術的開拓者 邱璽:集多重角色於一身的藝術家 董希文:毛主席讚譽的油畫大師 高冠華:著名書畫藝術家和美術教育家 阮璞:美術史論學者、教育家和詩人 吳冠中:「中國抽象油畫之父」 朱德群:法蘭西學院第一位華人院士 趙無極:西方現代抒情抽象畫派的代表 滕固:「來修去丟」的校長 潘天壽:安江村邊「有所憶」 常書鴻:從昆明到敦煌 秦宣夫:每天走20里路去上課 李霖燦:「麗江榮譽市民」 吳茀之:「探梅忽憶盤龍寺」 張振鐸:一路烽火到昆明 紅土紀 李晨嵐:植根雲南的新國畫先驅者 黃繼齡:一生都在認真作畫 劉傅輝:雲南現代美術奠基人 姚鍾華:國立藝專的薪火傳人 普文治:潘天壽賞識的弟子 沈長泰張蘭芬:用平凡續寫藝術人生 餘音:薪火相傳承前啟後——國立藝專對中國及雲南美術的影響 文獻參考資料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