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與中國文化 周振鶴 遊汝傑 9787208157767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人民
NT$56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19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方言與中國文化
ISBN:9787208157767
出版社:上海人民
著編譯者:周振鶴 遊汝傑
頁數:29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197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以紮實的歷史地理和語言學知識為基礎,從移民、栽培植物、地名、戲曲、小說、民俗、文化交流等方面,對漢語方言在歷史上的流變及方言與中國文化的複雜關係進行了多角度、多層次的梳理分析。該書在研究方言時所採用的歷史地理分析法尤為學界所讚賞。獨特的研究視角、清晰的分析思路、新穎獨到的見解再加上流暢、通俗的文風,使得本書不僅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而且趣味橫生。

作者簡介

游汝傑,1941年生,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溫州人,1981年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碩士研究生畢業,畢業后留校工作。曾任國際中國語言學會理事,現任全國漢語方言學會理事、中國語言學會理事、中國社會語言學會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為方言學和社會語言學。出版專著十多種,主要有:《方言與中國文化》(主著)、《漢語方言學導論》《中國文化語言引論》《西洋傳教士漢語方言學著作書目考述》《上海市區方言志》(語法部分)。發表論文四十余篇,刊于《中國語文》《方言》《民族語文》等。另有幾種譯著。先後執教下述課程:社會語言學、現代漢語研究、漢語方言學、漢藏語系概要、專業英語、語音學等。曾獲10多項省部級以上優秀學術成果獎。其中主要有中國社會科學院青年語言學家獎(1986年)、全國高等學校首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1979—1995)二等獎、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學術成果一等獎。多次到歐美、日本、港台地區訪問、工作、講演。

目錄

緒論
第一節 語言和文化的關係
第二節 方言和語言的關係
第三節 現代中國的語言和方言
第四節 漢語方言分化的歷史背景
第五節 漢語方言研究史梗概
第一章 方言與移民
第一節 移民特徵和方言演化的關係
第二節 移民方式和方言地理分佈類型
第三節 移民與方言淵源和方言地理格局
第四節 方言學和移民史研究
第五節 方言的歷史層次和移民的歷史層次
第二章 方言地理與人文地理
第一節 現代方言區劃和歷史政區地理
第二節 漢語方言分區的歷史行政地理分析法
第三節 權威方言和政區中心變易的關係
第四節 方言地理和交通地理
第五節 方言地理和城市地理及商業地理
第三章 歷史方言地理的擬測及其文化背景
第一節 《詩經》時代諸夏語言區域的擬測
第二節 兩漢時代方言區劃的擬測
第三節 西晉時代方言區劃的擬測
第四節 宋金時代方言區劃的擬測
第五節 上海地區明清時代的方言地理
第四章 語言化石與栽培植物發展史
第一節 稻的栽培歷史和傳布
第二節 麥、玉蜀黍、馬鈴薯和甘薯
第三節 從胡豆說起
第四節 柚子和荸薺
第五節 箬和粽子、甘蔗和糖
第六節 茶、辣椒及其他
第五章 從地名透視文化內涵
第一節 地名和歷史文化景觀
第二節 地名與移民
第三節 地名和經濟史
第四節 地名和歷史交通地理
第五節 地名和民族史
第六節 地名和歷史民族地理
第七節 地名層次和文化層次
第六章 方言和戲曲與小說
第一節 方言和戲曲研究
第二節 方言與小說
第七章 方言與民俗
第一節 方言和民歌研究
第二節 方言和地方文化風貌
第八章 語言接觸和文化交流
第一節 底層詞和底層文化
第二節 外來文化和漢語外來詞
第三節 漢語外借詞和漢文化的西漸
第四節 域外方言和漢文化的外傳
後記
附錄:讀者來信
索引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