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情采論 謝群 978756573210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傳媒大學
NT$49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2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電影情采論
ISBN:9787565732102
出版社:中國傳媒大學
著編譯者:謝群
頁數:25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164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以中國文論經典《文心雕龍》中的「情采」觀為基礎進行「電影情采」美學範疇的建構與闡發,再以「電影情采」美學為核心,提出具有實踐價值的電影創作觀和電影批評範式,並將之運用於中國電影的分析,以總結出中國傳統電影情採的風格與特點,為研究中國電影的民族特色提供一種新的觀念和方法。本書採用跨學科研究、文本細讀、文獻分析、對比研究等方法,及本書建構的「剖情析采」電影批評範式展開論述和研究,嘗試將中國文論中的概念和文藝觀念轉化、移植、融合到電影學領域,為「中國電影學派」的本土理論構建貢獻一份力量。

作者簡介

謝群,男,1987年生,江西高安人。西安郵電大學數字藝術學院專任教師,中國傳媒大學電影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電影史、電影理論、文藝理論與批評等。

目錄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選題意義
一、中國文論的文化與理論價值
二、「中國電影學派」的本土理論探索
三、本選題的現實意義
第二節 研究內容、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內容及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現狀與文獻綜述
一、關於「情采」的研究
二、基於中國文論的電影理論和中國電影研究
上篇 「電影情采」的理論建構
第一章 「電影情采」美學及旨歸
第一節 「情采」理論溯源
一、原道:《文心雕龍·情采篇》的思想根基
二、「情采」的內涵與價值
第二節 「電影情采」的概念闡釋
一、電影之「情」
二、電影之「采」
第三節 「電影情采」美學及其特點
一、「電影情采」的生成
二、中國電影「空氣說」與「電影情采」美學
三、「電影情采」的特點
第二章 「以情統采」的電影創作觀
第一節 以情為經:為情而造文
一、以情為經:從真「情」出發
二、融情于采:為情而造文
第二節 「情采失衡」的創作傾向
一、繁采寡情:「情味」缺失的視聽表達
二、重情薄采:乏味單調的視聽形態
第三章 「剖情析采」的電影批評範式
第一節 重情輕采:中國電影批評的範式與特點
第二節 剖情析采:基於「電影情采」美學的批評範式
一、批評目的:倡導「電影情采」創作觀,提升電影的視聽表現力
二、批評標準:融情入采、情采相融
三、批評方法:剖情析采
下篇 中國電影情采論
第四章 重情厚意:中國電影「情」論
第一節 情本位:中國電影的重「情」思想
一、中國電影的「情本位」
二、重「情」思想與「為人生」的電影觀
第二節 思無邪:中國電影中的「道德情感」
一、早期中國電影中的「道德情感」訴求
二、新興電影中的道德情感與階級意識
三、新中國電影中的「道德理想主義」(新時期前)
四、新時期以來電影中的「道德多元化」情感
第三節 感物吟志:中國電影中的「情志」表達
一、早期電影人的憂患意識與「情志」表達
二、當代中國電影憂患意識的變奏
第五章 從「情」到「情采」:萌芽時期的中國電影情采
第一節 炫目與驚異:電影之「采」的最初體驗與實踐
第二節 質樸與清奇:藝術探索時期的中國電影情采
一、質樸的影戲情采:以《勞工之愛情》(1922)為例
二、清奇的電影情采:以《盤絲洞》(1927)為例
第六章 要約寫真:中國傳統電影情採的特點
第一節 電影民族化問題與中國電影情采
第二節 「要約寫真」電影情採的形成
一、鄭正秋與《姊妹花》:基本形態的確立
二、蔡楚生與《漁光曲》:創新與發展
三、吳永剛與《神女》:「要約寫真」情採的縱深拓展
第三節 聲畫交融:中國傳統電影情採的完善
一、孫瑜與沈西苓
二、袁牧之與《馬路天使》:情采斐然之作
第四節 「要約寫真」電影情採的成熟與當代傳承
一、費穆與《小城之春》:中國式情感的電影情采
二、「要約寫真」電影情採的當代傳承
第五節 中國「要約寫真」電影情採的思想根源
一、中國傳統「文質觀」
二、中國傳統「內求」思維與「內美」追求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