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在線監測技術 王秀林 劉青龍 張古臣 978712244054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化學工業
NT$267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環境在線監測技術
ISBN:9787122440549
出版社:化學工業
著編譯者:王秀林 劉青龍 張古臣
頁數:16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085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主要包括環境在線監測系統的概述、水環境在線監測技術、大氣在線監測技術、雜訊污染在線監測技術四大部分。該教材詳細介紹水質、大氣、雜訊在線監測儀器的原理、特點、技術指標、應用領域、操作、安裝與調試、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等內容。旨在培養學生能區分環境在線監測系統內各儀器設備的功能,了解環境在線監測系統儀器設備、站房的安裝調試,熟練掌握在線儀器設備的操作應用及其維護。
本書貫徹生態文明思想,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充分體現了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教材。
本教材為高等職業教育環境保護類、儀器儀錶類、化學化工類等專業的教學用書,也可作為環境監測行業等相關從業人員的參考用書。

作者簡介
劉青龍,副教授。長期從事職業教育環境保護類專業環境監測相關課程的教學工作,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實踐經驗,曾編寫出版過教材。

目錄
緒論1
一、環境在線監測系統的定義1
二、環境在線監測系統的發展歷程1
三、環境在線監測系統的分類3
四、環境在線監測系統的特點4
五、環境在線監測技術的發展趨勢4
第一章 水環境在線監測技術6
學習目標6
閱讀材料6
第一節水體污染與監測7
一、水體與水體污染7
二、水污染監測的對象和目的7
三、水域功能和標準分類8
四、標準值8
五、監測項目11
六、監測斷面的布設14
第二節水質常規五參數在線監測15
一、 pH在線分析儀15
二、濁度在線分析儀17
三、電導率在線分析儀18
四、溶解氧在線分析儀19
五、溫度在線分析儀20
第三節氨氮在線監測20
一、氨氮20
二、儀器簡介21
三、監測原理21
四、儀器特點21
五、技術指標21
六、應用領域21
七、儀器操作22
八、設備安裝調試36
第四節COD在線監測41
一、化學需氧量(COD)41
二、 CODCr在線分析儀42
三、 CODMn在線分析儀43
第五節總磷在線監測44
一、總磷44
二、儀器簡介45
三、監測原理45
四、儀器特點45
五、技術指標45
六、應用領域46
七、儀器操作、安裝、調試46
第六節總氮在線監測46
一、總氮46
二、儀器簡介46
三、監測原理46
四、儀器特點47
五、技術指標47
六、應用領域47
七、儀器操作、安裝、調試48
第七節重金屬在線監測48
一、鉻水質在線分析儀48
二、銅水質在線分析儀49
三、鐵水質在線分析儀50
四、鉛水質在線分析儀50
五、錳水質在線分析儀51
第八節其他項目在線監測52
一、氟化物水質在線分析儀52
二、葉綠素a、藍綠藻水質在線分析儀54
第九節站房及系統建設56
一、選址基本原則56
二、選址必備條件56
三、站址建站基本要求57
四、站房及系統設計57
五、安裝調試62
複習思考題64
第二章 大氣在線監測技術66
學習目標66
閱讀材料66
第一節空氣在線監測站67
一、系統概述67
二、系統架構68
三、監測項目68
四、監測點位布設原則69
五、監測點位布設要求70
六、監測點位管理72
七、儀器設備介紹73
八、站房建設84
九、安裝調試及驗收92
十、質量保障和質量控制98
第二節微型環境空氣在線監測站102
一、系統概述102
二、監測項目104
三、技術指標104
四、系統特點107
五、應用領域108
六、質量控制108
七、質量保障109
第三節揮發性有機物在線監測(FID/質譜)系統111
一、VOCs簡介111
二、系統概述113
三、系統組成114
四、監測項目116
五、分析原理117
六、性能特點118
七、應用領域122
八、系統操作122
第四節(污染源)揮發性有機物在線監測系統129
一、系統概述129
二、系統組成130
三、監測原理136
四、技術指標136
五、系統特點137
六、應用領域137
七、系統操作137
八、維護標定147
九、監測站房152
第五節溫室氣體在線監測系統156
一、系統概述156
二、監測項目157
三、監測原理157
四、技術指標157
五、系統特點159
六、應用領域159
複習思考題159
第三章 雜訊污染在線監測技術160
學習目標160
閱讀材料160
第一節雜訊的污染和危害161
一、雜訊的定義161
二、雜訊的來源161
三、雜訊的危害162
第二節雜訊的標準163
一、環境雜訊允許範圍163
二、環境雜訊制定依據163
三、環境雜訊限值164
第三節雜訊在線監測166
一、測量儀器166
二、系統特點167
三、氣象條件167
四、測量時段167
五、點位布設167
複習思考題169

前言/序言
環境在線監測技術是以在線自動分析儀器為核心,利用先進的感測技術、測量技術、控制技術、計算機技術及相關的專業分析軟體,通過無線數據傳輸串聯起來所構成的綜合在線環保監測、預警平台。此技術已廣泛應用於水質監測、空氣質量監測、環境雜訊監測等在線監測過程,在環境領域屬於新技術,具有廣闊的發展和應用前景。
本書貫徹生態文明思想,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充分體現了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教材。
本書共分為四個部分:緒論主要講述環境在線監測系統的定義、發展歷程、分類、特點和發展趨勢;第一章是水環境在線監測技術,主要講述水質常規五參數、氨氮、COD、總磷、總氮、重金屬和其他項目(氟化物、葉綠素a、藍綠藻)在線監測儀器的原理、應用領域、操作、安裝與調試,以及站房和系統建設;第二章是大氣在線監測技術,主要講述空氣在線監測站、微型環境空氣在線監測站、揮發性有機物在線監測(FID/質譜)系統、(污染源)揮發性有機物在線監測系統、溫室氣體在線監測系統的系統概述、組成、分析原理、性能特點、應用領域和系統操作;第三章是雜訊污染在線監測技術,主要講述雜訊污染和危害、雜訊的標準以及雜訊污染在線監測設備的系統特點、氣象條件、測量時段和點位布設。
本書由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王秀林、劉青龍和江蘇國技儀器有限公司張古臣擔任主編,江蘇國技儀器有限公司陳浩軒和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黃坤擔任副主編,參編人員有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彭瑞昊和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蔡宗平、錢偉。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宋興偉教授和上海大學高松高級工程師擔任本書主審。衷心感謝化學工業出版社對本書出版所給予的大力支持和幫助。
限於編者水平,書中難免存在不妥之處,熱忱歡迎讀者和專家批評指正。
編者
2023年8月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