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面人-轉型鄉村中的人生 慾望與社會心態 譚同學 9787807683797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NT$439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雙面人-轉型鄉村中的人生 慾望與社會心態
ISBN:9787807683797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著編譯者:譚同學
頁數:36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339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本書記述了從1949年延續到21世紀、橫跨60餘年的鄉村人生故事,聚焦三代、六類人,他們命運的沉浮、人生態度和價值觀的轉變,反映了中國農村、中國農民在社會「轉型」過程中的種種樣貌。 作者紮根田野,通過長達9年的走訪,在與村民、官員等群體的接觸中獲得大量一手資料。又在人類學的視野中,觸及社會、政治、經濟、宗族等維度,直抵中國文化的內在機理。 借鑒太史公寫《史記》的辦法,以人物傳記的方式,呈現轉型中多面、立體的鄉村社會,從學術的角度詮釋我國不同時期的農村政策。

內容簡介

所謂「雙面人」,即指那些在「古今之變」中陷入悖論的農民。作者以粵西梧縣「程村」為調查對象,通過書寫三代人的人生史,呈現一個普通村莊從1949年到改革開放、再到21世紀的發展歷程,描繪了當地基層鄉鎮治理的轉型、半工半農結構的形成,以及鄉土人情、精神信仰等多個維度,進而直入中國文化的內在肌理。 這是一部關於當代中國鄉村的「史記」。每個關心鄉村及個體命運的人,都能從中發現時代巨變的軌跡和個人的心聲;這也是一部邁向普通讀者的人類學專著。

作者簡介

譚同學,雲南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宣部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教育部課程思政教學名師;曾任首屆教育部高等學校民族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國家民委首屆民族問題研究優秀中青年專家,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人類學系訪問學者;著有民族志《橋村有道》《雙面人》及中英論文60餘篇;曾獲中國社會學會年度推薦好書獎、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國務院參事室「費孝通田野調查獎」一等獎。

目錄

初版序言(吳飛)
前言
第一部分 文本
第一章 理學古村
一、舊村
二、新居
三、鎮官
四、村干
五、族老
六、群眾
第二章 老派幹部
一、出頭
二、回村
三、當權
四、困頓
五、殘年
六、蓋棺
第三章 農民老闆
一、參政
二、脫貧
三、致富
四、享樂
五、安家
六、真我
第四章 知識分子
一、當家
二、黑參
三、溫飽
四、宗親
五、村務
六、身心
第五章 新式官員
一、村企
二、城建
三、掘地
四、政商
五、站隊
六、官運
第六章 普通農民
一、自由
二、掙扎
三、公平
四、三教
五、性命
第七章 年輕後生
一、投資
二、打工
三、晃悠
四、守土
五、育人
六、命脈
第二部分 閱讀與反思
第八章 轉型悖論
一、小農
二、農工
三、做主
四、自我
五、信仰
六、人生
第九章 天人之際
一、物理
二、治理
三、群理
四、心理
五、道理
六、命理
第十章 古今之變
一、雙面
二、聖俗
三、受困
四、治國
五、齊家
六、立命
參考文獻
初版後記
再版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