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新聞倫理規範的建構-基於中外的經驗 ISBN:9787522822907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著編譯者:牛靜 頁數:19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099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為喻園新聞傳播學者論叢中的一本,圍繞新聞倫理這一領域,對全球不同國家的百余篇新聞倫理規範進行梳理與評析,同時植根于東方儒家倫理對新聞倫理進行深入思考,對儒家傳統倫理中的「義」「和」「仁」「誠」「中庸」「修身」等思想進行分析,探討建構全球新聞倫理的理論基礎,提出12個方面的倫理原則,涉及媒體權利與責任、真實、消息來源等,形成了一份可以兼容不同媒體文化的新聞倫理規範,從而回答了「全球新聞倫理規範的建構基於什麼樣的理論、建構出的規範可以是什麼樣的」這一問題。本書為中國特色新聞倫理理念傳播提供了理論支撐推動了我國新聞理論研究的深入,有助於我國媒體與國際媒體之間進行良性的對話,從而提升中國的國際傳播力,具有較高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作者簡介 牛靜,博士,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媒體倫理、新媒體傳播、傳媒法等。至2022年4月,著有《新媒體傳播倫理研究》《全球媒體倫理規範譯評》《全球主要國家媒體倫理規範(雙語版)》《社交媒體使用行為研究:互動、表達與表露》《媒體權利的保障與約束研究》《視頻網站著作權糾紛及其防範管理機制研究》等12本著作;在《新聞與傳播研究》《國際新聞界》《新聞記者》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主持國家社會科學項目3項,主持教育部、湖北省和其他社科項目共計20餘項。曾受邀請到日本北海道大學、武漢大學、中國政法大學、蘭州大學、中央電視台、人民網等國內外高校和媒體機構進行學術講座。研究成果中關於全球媒體倫理規範的論著被媒體廣泛報道,認為其填補了媒體倫理領域研究的空白;擬定的國內首份《自媒體用戶傳播倫理規範》,引發了公眾對自媒體倫理規範的關注。在教學方面,曾獲得高等教育最新教學成果獎、校教學質量二等獎、華中科技大學「知心導師」稱號、校十佳青年教師稱號和校優秀班主任稱號等。其部分研究成果獲得全國新聞學青年學者優秀學術成果獎、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市優秀成果獎、媒介法規與倫理優秀學術成果獎、新媒體學術研究啟皓獎的卓越學術獎等。兼任《新聞與信息傳播研究》主編。公開發表論文近20篇,獨著或參編學術著作及教材多部。目錄 第一章 緒論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現狀 三 研究方法與研究價值 第二章 新聞倫理研究現狀及其對全球新聞倫理研究的啟發 一 問題的提出 二 研究設計 三 研究發現 四 現有研究對全球新聞倫理建構的啟發 第三章 構建全球新聞倫理的困境與展望 一 全球新聞倫理的構建意蘊 二 不同倫理觀念之間的衝突與博弈 三 構建全球新聞倫理的路徑探索 四 本章總結 第四章 新聞倫理規範的共通準則和區域性準則之評述 一 全球新聞倫理規範的共通準則 二 全球新聞倫理規範的區域性準則 三 本章總結 第五章 中外新聞倫理之對比分析 一 中外新聞倫理規範的理論基礎 二 中外新聞倫理規範的制定主體 三 中外新聞倫理規範的相通性內容 四 我國新聞倫理規範的特色內容之分析 五 本章總結 第六章 中國傳統倫理與新聞倫理規範的建構 一 中國傳統倫理思想及其價值 二 儒家的義利倫理思想與新聞倫理規範的建構 三 儒家的「和」倫理思想與新聞倫理規範建構 四 儒家的「仁」倫理思想與新聞倫理規範建構 五 儒家的「誠」倫理思想與新聞倫理規範建構 六 儒家的中庸倫理思想與新聞倫理規範建構 七 儒家的修身倫理思想與新聞倫理規範建構 八 本章總結 第七章 基於全球視野的新聞倫理規範的建構 一 新聞倫理規範的文本 二 研究展望與附錄說明 附錄一 基於新聞自律與新聞倫理規範的主題性探討 新聞公評人變革爭議與實踐價值研究 短視頻創作者的傳播倫理風險與原則建構 新聞工作者使用社交媒體的倫理規範探討 附錄二 部分新聞倫理規範文本 一 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 二 印度新聞評議會倫理準則 三 南非印刷和在線媒體的道德與行為準則 四 澳大利亞新聞倫理準則 五 英國編輯業務準則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