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傳染病與歐洲國家 (1830-1930) ISBN:9787100216296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彼得.鮑德溫 頁數:44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992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從生物學的視角來看,每個國家面臨的傳染病都是一樣的,但是防止或減輕流行病劫掠的預防策略,在不同的國家卻極其不同。傳統觀點認為,導致這種區別的主要原因和政治制度、民族文化傳統有關。本書認為,政治制度、文化傳統對於一個國家防治傳染病的策略選擇確實有一定影響,但首要原因是各國在傳染病流行軌道中所處的位置不同,這使他們形成了不同的反應以及對病人和社會各自的權利要求的不同預期。本書從這個視角出發,詳細論證了英國、法國、德國和瑞典在公共衛生政策方面出現差異的歷史原因,以及面對諸如霍亂、天花和梅毒之類的傳染病威脅時的不同反應。作者簡介 彼得·鮑德溫(Peter Baldwin),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歷史系教授,紐約大學「全球傑出教授」,紐約公共圖書館、美國學術團體協會、維基媒體基金、中歐大學、丹麥高等研究所董事會成員,猶太歷史中心董事會主席。尤擅社會政策比較研究,著有《西方國家都一樣?》《流行病的應對》《福利大博弈》《版權戰爭》等多部專著,也常在《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新聞周刊》等報刊和網路平台撰文。目錄 第一章 預防措施的差異流行病的認識論 公共衛生的政治學 病因學的二元性 預防方法的差異 阿克爾克內希特觀點的過去 第二章 霍亂來襲 專制政權的反應 一些國家國內的霍亂抗戰 衛生主義 政府的溫和 風雨欲來 醫學上的再審視 前線 向後轉 學習曲線 一直向西:學習成為自由主義者 第一次嘗試 東歐和中歐的教訓 得出結論 第三章 進入霍亂時代 向三十年代學習 六十年代的新轉變 新檢疫隔離主義的模糊性 新檢疫隔離主義站穩腳跟 科赫與九十年代 實踐中的科赫 三十年代的回歸 病因學認識論岔路口 檢疫隔離的樂趣 商業和檢疫隔離 流行病地理學 歐洲對東方的防備 管理能力 第四章 而對柳葉刀的天花 接種天花痘瘡之前的時代 種牛痘 強制 直接強制和反覆的起訴 反對派的出現 反種牛痘的特點 歐洲大陸的反對 反對派的成果 再次種牛痘 新檢疫隔離主義和種牛痘 差異的原因 流行病地理學 預防措施的執行 第五章 賣淫和亂交帶來的梅毒 管理的邏輯 監管主義者的理想類型 洞穴中的形象 監管的衰落 廢除主義者的挑戰 國家間的差異 廢除主義的結果 斯堪的納維亞人的獨特道路 斯堪的納維亞的特殊道路始自何時? 新監管主義 高峰期 傳播性病刑事化可報告性 保密性 江湖庸醫結婚 改革 第一次世界大戰 個人的預防 醫療救治 新方法 預防主題的變化 女權主義 保險 第六章 預防的政治策略 何人受益? 源頭的多樣性 傳統是習得的 縮略詞對照 致謝 譯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