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3*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公園城市導向下的城市採石宕口生態修復 ISBN:9787507436730 出版社:中國城市 著編譯者:秦飛 楊龍 叢書名:新時代公園城市建設探索與實踐系列叢書 頁數:18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918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為《新時代公園城市建設探索與實踐系列叢書》之一,全書共分5章,具體包括公園城市與採石宕口生態修復、採石宕口生態修復規劃、採石宕口生態修復技術、採石宕口生態修復實踐案例、探索與展望等內容。本書對於從事城市管理、風景園林與景觀規劃設計以及相關專業的決策者和技術人員具有重要的學習與參考價值。作者簡介 秦飛,徐州市徐派園林研究院原院長,中國建築與園林藝術委員會園林歷史與理論中心主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長期從事林業和城市園林綠化技術工作,主持國家林業局、江蘇省林業局、江蘇省住建廳、徐州市科技局、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等科技計劃項目十多項,在石質山地生態風景林營造、人工林病蟲害精確防治、採石宕口和採煤塌陷地生態修復等方面,先後獲江蘇省人民政府農業技術獎、梁希林業科學技術獎、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科學技術進步獎江蘇省建設科技創新成果獎、徐州市科技進步獎、淮海科技進步獎等多個獎項撰著出版《徐派園林導論》《樟樹在徐州的應用》《生態園林城市建設實踐與探索徐州篇》《徐州市植物多樣性調查與多樣性保護規劃》等專著,生態園林城市創建工作榮記二等功,聯合國人居獎創建工作榮記嘉獎。目錄 第1章 公園城市與採石岩口生態修復1 1 採石宕口的形成與危害 1 1 1 石材開採方式 1 1 2 採石宕口的類型 1 1 3 採石岩口產生的主要危害 1 2 採石宕口生態修復研究進展與實踐 1 2 1 國外採石宕口生態修復研究進展與實踐 1 2 2 國內採石宕口生態修復研究進展與實踐 1 2 3 採石宕口生態修復存在的主要問題 1 3 公園城市理念對採石宕口生態修復的要求 1 3 1 生態優先 1 3 2 以人民為中心 1 3 3 統籌協調 1 3 4 因地制宜 第2章 採石岩口生態修復規劃 2 1 規劃目標 2 1 1 規劃原則 2 1 2 規劃範圍及分區 2 1 3 分區修復優先順序別劃分 2 1 4 目標休系 2 2 規劃調查 2 2 1 調查範圍 2 2 2 調查方法 2 3 規劃評估 2 3 1 地質安全條件評估 2 3 2 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條件評估 2 3 3 經濟社會與人文資源條件評估 2 4 規劃方案制定 第3章 採石宕口生態修復技術 3 1 地質災害隱患防治 3 1 1 地質災害隱患的類型 3 1 2 地質災害隱患專項調查 3 1 3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 3 1 4 專項防治措施 3 2 採石宕口地形重塑與土壤重構 3 2 1 採石宕口立地特點分析 3 2 2 地形重塑 3 2 3 土壤重構 3 3 採石宕口植被恢復與景觀提升 3 3 1 植物選擇 3 3 2 種植場地準備及水土保持工程 3 3 3 植物種植與生境修復 3 3 4 景觀提升 3 4 維護管理與監測 3 4 1 監測評估程序 3 4 2 植物管護 3 4 3 地質及加固結構穩定性監測 3 4 4 植物與生態系統監測 第4章 採石宕口生態修復實踐案例 4 1 徐州市金龍湖(東珠山)採石宕口生態修復 4 1 1 修復治理的技術條件分析 4 1 2 主要技術與方法 4 1 3 修復治理的效果 4 2 徐州市拖龍山山體生態修復 4 2 1 生態修複目標與技術條件分析 4 2 2 主要技術與方法 4 2 3 主要工程分區修復技術及效果 4 3 上海辰山採石場生態修復 4 3 1 生態修復前狀況 4 3 2 生態修復主要規劃條件與目標 4 3 3 生態修復主要技術與方法 4 4 北京市門頭溝妙峰山廢棄採石場生態修復 4 4 1 生態修復條件與原則 4 4 2 主要技術與方法 4 4 3 生態修復的效果分析 4 5 河南焦作北山採石場生態修復 4 5 1 生態修復前狀況 4 5 2 生態修復主要規劃條件與目標 4 5 3 生態修復主要技術與方法 4 6 湖北武漢殊山採石場生態修復 4 6 1 生態修復前狀況 4 6 2 生態修復主要規劃條件與目標 4 6 3 生態修復主要技術與方法 4 7 案例小結 4 7 1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提高城市安全韌性 4 7 2 築牢綠色生態本底,打造良好生態格局 4 7 3 優化城市公園體系,提供優質生態產品 4 7 4 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全面提升城市品質 第5章 探索與展望 5 1 完善法規政策體系,提升生態修復管理水平 5 2 加強頂層規劃設計,促進多目標多要素協月 5 3 加大科技創新力度,豐富生態修復實現路徑 5 3 1 宕口生態修復的坡面穩定技術 5 3 2 宕口生態修復基材與土壤改良技術 5 3 3 宕口水土保持與植蘞生態防護技術 5 3 4 自適應複合植物群落構建技術 5 3 5 宕口生態修復效果評價技術 5 3 6 宕口生態修復「四新」等新技術運用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