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由大轉強-數字經濟驅動中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ISBN:9787522825540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著編譯者:惠寧 頁數:33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816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數字經濟驅動中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展開深入研究。一是構建數字經濟驅動中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邏輯體系,建立數字經濟對中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影響效應的理論分析框架。二是理論研究數字經濟對中國製造業、傳統產業發展的影響效應,論述數字基建、「寬頻中國」試點、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對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效應,闡述人工智慧通過知識溢出,推動鄰近地區製造業研發強度增加,形成知識創新溢出效應。三是測度數字經濟與中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綜合水平,把握數字經濟與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現實情況。四是實證分析數字經濟對中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效應,推動數字經濟與中國製造業深度融合。五是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從企業、產業和區域視角研究數字經濟賦能中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演進路徑,提出數字經濟驅動中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對策措施。作者簡介 惠寧,男,經濟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國家社科基金通訊評議委員,國家博士后基金評審專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評審專家,陝西省企業聯合會企業管理創新評審專家。國家重點學科政治經濟學企業理論與現代企業制度方向學科帶頭人,陝西省特色學科現代企業管理與陝西企業成長學術帶頭人。長期從事經濟管理理論的研究與教學工作,講授產業經濟學、組織行為學和微觀經濟學等課程。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產業經濟理論、企業發展理論和人力資本理論等方面。先後在《求是》《管理世界》《中國工業經濟》《經濟學動態》《經濟學家》《學術月刊》《改革》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15篇,出版著作16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17XJL004、05XJY017),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1XJA790004)等省部級及其以上課題15項,參与國家社科基金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課題9項,主持橫向重大課題35項,獲省部級及其以上科研教學獎9項。目錄 第一章 導論一 數字經濟驅動中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研究背景與意義 二 數字經濟驅動中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研究思路、方法與手段 三 數字經濟驅動中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研究的主要內容 第二章 數字經濟與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文獻述評 一 數字經濟研究 二 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研究 三 互聯網對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影響研究 四 數字經濟對實體經濟發展影響研究 五 進一步研究的空間 第三章 數字經濟驅動中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邏輯機理 一 數字經濟的學理基礎與製造業發展 二 數字經濟對製造業發展的作用機理 三 數字經濟培育製造業發展的邏輯機理 四 數字經濟對製造業發展的效應研究 五 小結 第四章 數字經濟驅動中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一 數字經濟對企業創新影響的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二 數字經濟對製造業創新效率影響的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三 數字經濟對製造業中介效應的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四 數字經濟對製造業耦合效應的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五 數字經濟對傳統產業創新發展的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六 數字基礎設施對全要素生產率影響的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七 數字化重構下人工智慧對製造業影響的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八 小結 第五章 數字經濟與中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水平的測度 一 構建數字經濟與製造業發展水平測度評價指標體系 二 數字經濟與製造業發展水平測度的方法選擇 三 數字經濟與製造業發展水平現實評價和空間演進分析 四 小結與啟示 第六章 數字經濟對中國企業創新的影響效應研究 一 計量模型、變數設定與數據說明 二 數字經濟發展對企業創新水平的一般影響效應分析 三 數字經濟發展對企業創新水平的非線性影響效應 四 基於不同地區的進一步分析 五 小結與啟示 第七章 數字經濟對中國製造業創新效率的影響效應研究 一 計量模型、變數設定與數據說明 二 基準回歸結果分析 三 數字經濟對製造業創新效率影響的傳導機制分析 四 空間溢出效應分析 五 小結與啟示 第八章 數字經濟對中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中介效應 一 變數設定與數據說明 二 基準回歸模型檢驗 三 模型穩健性檢驗 四 影響機制檢驗 五 小結與啟示 第九章 數字經濟對中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耦合效應 一 計量模型、變數設定與數據說明 二 數字經濟對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耦合效應分析 三 數字經濟對鄰近地區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空間效應的分析 四 對於模型設定的合理性檢驗的解釋 五 小結與啟示 第十章 數字經濟對中國傳統產業發展的影響效應 一 計量模型、變數設定與數據說明 二 基準回歸結果分析 三 中介效應檢驗 四 區域異質性檢驗 五 穩健性檢驗 六 小結與啟示 第十一章 數字基礎設施對中國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效應 一 計量模型、變數設定與數據說明 二 整體回歸結果分析 三 區位的異質性討論 四 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影響全要素生產率的進一步分析 五 小結與啟示 第十二章 數字化重構下人工智慧對中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非線性效應 一 計量模型、變數設定與數據說明 二 人工智慧在知識創造維度促進位造業技術創新效率提升的非線性效應分析 三 人工智慧在知識地理溢出維度促進位造業技術創新效率提升的非線性效應 四 小結與啟示 第十三章 數字經濟驅動中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路徑 一 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的數字賦能製造業發展的路徑 二 以互聯網平台為支撐的數字賦能製造業發展的路徑 三 數字經濟通過企業效率提升促進位造業發展的路徑 四 數字經濟通過產業結構優化促進位造業發展的路徑 五 數字經濟通過區域創新效率促進位造業發展的路徑 六 小結 結論 與政策建議 一 研究結論 二 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