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法律評論.第20卷第1輯.總第38輯-法理學與裁判方法的反思 9787522821399 杜金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NT$814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山大學法律評論.第20卷第1輯.總第38輯-法理學與裁判方法的反思
ISBN:9787522821399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著編譯者:杜金
頁數:28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854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中山大學法律評論》為中山大學法學院創辦於1999年的學術集刊,每年出版一卷兩輯,系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集刊。 本輯以「法理學與裁判方法的反思」為主題,包括相關成果5篇,即高宇關於法理學的「語言轉向」的反思,王榮余對麥考密克的「制度性事實」理論的闡釋,歐丹對法官迴避「其他不當行為」條款適用方法的重構,蔣曉雨關於後果主義裁判方法的分析,以及白陽對錯案追責「虛化」問題的討論。主題論文以外,「實證研究」欄目刊載相關論文3篇,分別為段知壯對艾滋病醫療中告知與檢測問題的法律介入研究,孫瑩、傅華伶關於法官員額制改革的考察,丁朋超對在線訴訟質證制度的反思與重塑。「傳統法律文化的創新發展」欄目推出了一組對話,即何永軍關於儒學在當下法制建設中能否再度制度化的討論,以及伊濤對見義勇為的法律助推與儒學的權利修辭的分析。「評論」欄目刊載了周冰關於社交媒體時代上市公司選擇性披露的監管變革的梳理,李浩源對《聚訟紛紜:清代的「健訟之風」話語及其表達性現實》一書的評介。

目錄

·主題研討:法理學與裁判方法的反思·
法理學的「語言轉向」? 高宇
「制度性事實」的法理重釋:麥考密克的解決方案 王榮余
法官迴避「其他不當行為」條款適用方法的重構 歐丹
後果主義裁判方法之審思——以格式條款有效性為例 蔣曉雨
也談錯案追責「虛化」——以清代錯案責任為例 白陽
·實證研究·
艾滋病醫療中告知與檢測問題的法律介入研究 段知壯
法官員額制改革:背景、過程與效果 孫瑩 傅華伶 著 孫瑩 甘黎 譯
在線訴訟質證制度的反思與重塑 丁朋超
·傳統法律文化的創新發展·
仁學與中國法制的彰往考來 何永軍
見義勇為的法律助推與儒學的權利修辭 伊濤
·評論·
社交媒體時代上市公司選擇性披露的監管變革
——美國《公平披露規則》制度演進的啟示 周冰
歷史場景中的法律與社會研究何以進行?
——《聚訟紛紜:清代的「健訟之風」話語及其表達性現實》評介 李浩源
稿約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