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饑餓與國家-蘇丹的饑荒,奴隸制和權力 (1883~1956) ISBN:9787108077042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著編譯者:史蒂芬.塞勒斯 叢書名:中東經典譯叢 頁數:34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714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長期的政治糾葛與軍事對抗,無效的市場投資與糧食管理模式,意外的自然災害打擊,一系列原因導致蘇丹深陷貧困的泥淖,無法擺脫飢荒和糧食危機的循環,而英-埃政府官員的「把控」和蘇丹精英群體的「自救」從未曾真正著眼于奴隸與農民通過對19世紀末和20世紀影響蘇丹北方、中部和東部的反覆的飢荒的研究,本書作者有力地論證了蘇丹經歷的飢荒,其實就是複雜的社會背景下一個長期剝削過程的結果。內容簡介 本書用新的理論範式解讀蘇丹1883∼1956年的飢荒、奴隸制和國家權力嬗變,對馬赫迪王國的興起和覆滅、土-埃政府的解體、英-埃政府的建立和治理實踐、蘇丹本土精英的崛起及其影響等重大歷史事件,都有令人信服的論證和觀點。就學術貢獻而言,本書不僅重新確定了蘇丹社會發展及其分期,挑戰了20世紀關於蘇丹奴隸制及其被廢除的傳統觀點;還跳出了傳統的殖民/反殖民框架拘囿,從宏觀的經濟和環境歷史學角度更全面地還原蘇丹近代歷史發展。作者簡介 史蒂芬·塞勒斯(Steven Serels)史蒂芬·塞勒斯在麥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獲得歷史學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2012-2014年在哈佛大學中東研究中心從事博士后研究,2014年9月至2017年8月擔任柏林當代東方中心的副研究員。現為哈佛大學中東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也是馬丁·路德大學哈雷·威登堡分校的跨學科區域研究中心研究人員。目錄 致謝關於音譯的說明 外國術語表 縮略語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飢荒和蘇丹北方邊境的形成(1883-1896) 第三章 紅海糧食市場及英國的蘇丹東部戰略(1883-1888) 第四章 薩納特-西塔飢荒和貝賈人自治的衰落(1889-1904) 第五章 奴隸制、英-埃政府統治與糧食市場的發展(1896-1913) 第六章 棉花和糧食驅動的經濟發展(1913-1940) 第七章 糧食危機和走向獨立過渡(1940-1956) 第八章 總結 參考文獻 索引 譯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