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日常禮儀 曾亦 陳姿樺 978757320983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古籍
NT$43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古人的日常禮儀
ISBN:9787573209832
出版社:上海古籍
著編譯者:曾亦 陳姿樺
頁數:28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706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禮儀,作為貫穿國家、社會、家庭的血脈,影響古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曾亦教授精研經學二十余年,尤其擅長《春秋》學與《禮》學,在寫作本書時,一方面注重以淺近的語言敘述古禮的精義,一方面又以歷史與哲學的視角將其與當代人生活、西方禮儀比較勾連,對大眾深入了解古禮、轉化當代生活具有重要意義。本書通論禮之精意,然後以三《禮》為中心,結合《朱子家禮》,討論以冠、昏、喪、祭等為核心的古人日常禮儀。深入文獻,面對日常,注重傳統與現代的辨證,在古今之變中,把握禮儀的精髓。

作者簡介

曾亦,1969年6月生,湖南新化人,現任同濟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台灣大學高等研究院客座研究員。主要學術兼職有上海儒學會副會長、復旦大學儒學院副院長兼秘書長、中華孔子學會常務理事等。目前主要從事先秦儒學、宋明理學、清代經學與社會理論的研究,並先後出版了《本體與工夫——湖湘學派研究》、《宋明理學》、《共和與君主——康有為晚期政治思想研究》、《禮記導讀》、《何謂普世?誰之價值?》、《春秋公羊何氏釋例·后錄》(點校)等著作,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

目錄

序 言
第一章 古禮通論
一 什麼是禮?
1 禮的定義
2 禮的起源
3 禮尚往來
4 稱情立文:古人如何送禮?
二 禮的基本精神
1 敬與仁
2 如何斟酌人情而制禮:孔門弟子之間的爭論
3 禮與中道
三 作為日常行為準則的禮
1 父慈子孝
2 夫和婦聽
3 兄友弟悌
四 作為國家制度基礎的禮
1 准五服制罪:中國古代法律的儒家化
2 親屬犯罪,應該大義滅親還是親親相隱?
3 以禮入刑:如何看待古代法律中的不孝罪
第二章 拜與古代禮儀的基礎
一 釋拜
1 坐、跪與拜
2 揖與拜
3 拱手
4 尚左尚右
5 拜之儀容
二 《周禮》中的九拜
1 空首
2 稽首
3 頓首
三 拜禮的沿革
1 男子之揖與拜
2 女子之拜
3 軍中之禮
4 滿族之禮
第三章 古代日常基本禮儀
一 相見禮
1 士相見
2 饋送禮物中的等級差異
3 不同階層之間如何相見
4 現代相見禮
二 成年禮
1 早期人類的成年禮
2 男子冠禮
3 女子笄禮
三 士婚禮
1 議婚
2 納采、問名與納吉
3 納徵
4 請期
5 親迎
6 拜見舅姑
7 廟見與反馬
8 離婚
四 飲酒禮
1 禮前準備
2 獻、酢與酬
3 旅酬
4 無算爵
五 士喪禮
1 臨終
2 始死
3 小斂
4 大斂
5 成服
6 下葬
7 葬后
8 小祥
9 大祥
10 禪
六 家祭禮
1 鬼神與祖先崇拜
2 齋戒:祭前準備
3 屍與神主:祭祀的對象
4 四時祭祖
5 冬至祭始祖
6 墓祭
7 收族:祭祀的社會功能
第四章 中西衝突下的傳統禮儀變遷
一 平等觀念影響下的現代相見禮
1 鞠躬與握手:西方觀念衝擊下的晚清禮儀變革
2 民初新禮與傳統習俗之間的張力
3 相見禮的現狀與未來
二 民國時期的禮制改革
1 新生活運動
2 《禮制草案》
3 禮制談話會
4 禮制討論會
三 《中華民國禮制》的基本內容
1 吉禮篇
2 嘉禮篇
3 軍禮篇
4 賓禮篇
5 凶禮篇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