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與當代中國 陳恆 978710022907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NT$814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世界史與當代中國
ISBN:9787100229074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陳恆
頁數:39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721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是陳恆教授的學術文集,收錄了他近年來已發表的各類文章,大多與世界史有關,有作者多年來世界史研究的心得體會,也有關於學科建設和文化建設的思考與建議,具有很強的現實關懷。本文集從區域史、史學史、城市史、知識史四個維度對世界史各個領域的研究現狀做了知識挖掘,梳理了學術脈絡,總結了中國世界史的成就,對比了與現代學術的差距,並指出了我國世界史研究的重要意義和今後的努力方向,文章大多基於學術史的角度去思考,出發點是世界,落腳點是中國。本文集內容涵蓋了世界史領域的眾多主題,既有思考性的文字,也有評述性的學術點評,文章大多主題宏大,立意高遠,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作者簡介

陳恆,男,1968年生,上海師範大學世界史系教授,研究領域為西方史學史與史學理論、西方城市史。獲首屆全國教材建設獎「全國教材建設先進個人」。馬工程重點教材《外國史學史》首席專家。入選中組部「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任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歷史學)副主任委員、中國世界古代中世紀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史學理論研究會副會長、上海市社聯副主席等,《中國社會科學》等期刊編委。 著譯/合著譯《西方城市史學》《歷史是什麼》《多面的歷史》等;《辭海》《大辭海》《中國大百科全書·世界歷史》(第三版)撰稿人。在《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世界歷史》《讀書》等刊物上發文多篇。主編《世界歷史評論》《新史學》等雜誌。主編「光啟文庫」「歷史學研究入門叢書」「上海三聯人文經典書庫」等叢書。

目錄

序言 世界史研究的時代價值與學術建構
一 世界史與當代中國
以更加開放、包容、自信的心態構建中國的世界史三大體系
西方「世界歷史」觀念的源流與變遷
大變局對世界史學界意味著什麼
多樣性發展中的現代化
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需要推動學術的再現代化/44關
全球史教育是人之全面發展的必要條件
今天,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學術體系
二 呼應人類共同價值的區域國別研究
所謂邊緣、人類發展與美好世界秩序
超越以西方話語霸權和民族國家為中心的區域研究
區域國別學的未來方向是系統的區域歷史學研究
作為一個歷史單元的亞歐大陸
那些被迫或自願逃亡/流散的人們:歷史、現在和未來
作為「世界」與「方法」的亞洲
三 呈現學術思想的史學史研究
人類知識中的歷史知識與作為職業的歷史學家
賡續與創新:在反思中成長的外國史學史學科
考古學取代不了史前史
不滅的亞歷山大大帝
期刊是知識平台也是傳播觀念的場域
讓人類擁有一個共同的文化理想
帝國的歷史與科學的歷史
四 關注文明交流互鑒的城市史研究
關於城市史研究的若干思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西方城市史研究的歷史與現狀
作為百科全書的城市
全球視野下的城市軟實力與國家文明
偉大文化造就偉大城市
我們為什麼要研究美國,為什麼要研究美國城市
全球化時代的中心城市轉型及其路徑
五 發掘時代精神的知識史研究
知識史能成為一個研究領域嗎
永無止境的文史競爭帶來的只是繁榮
世界知識生產視角下的新文科建設
從全球知識鏈到全球知識價值鏈
知識反映的是文化活力、文化反映的是民族心態
世紀做的是好書,更是精神
讓閱讀與學術彰顯於世界——訪「光啟文庫」主編陳恆教授
「光啟文庫」能為新知識時代的學術、學科與話語做點什麼
後記 正確認知本身也是一種創造新知的過程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