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藍皮書.2023 陳旭光 范志忠 978750785344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國際廣播
NT$62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電影藍皮書.2023
ISBN:9787507853445
出版社:中國國際廣播
著編譯者:陳旭光 范志忠
頁數:36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722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回顧和分析了2022年度中國影響力和代表性的10部電影,並以這10部作品的案例分析,深入剖析年度中國電影業的重要現象。秉持多元的評價標準,本書入選的作品經過了網路影迷、大學生代表與專家代表的三輪票選,以影響力、創意力、運營力、工業美學、媒介融合等為調研分析的關鍵詞,充分考慮「后疫情時代」影 視行業的變化與新現象,從中學理研判、歸納總結中國電影產業創作與發展的特徵和規律,以此見證並助推中國電影創作的質量提升,電影產業的升級換代,以及電影工業美學的理論建構與批評實踐。本書以點帶面,以代表性電影個案管窺中國影視產業的全貌,以全方位的深度剖析為中國電影的可持續發展 提供鏡鑒。

作者簡介
陳旭光,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北京大學影視戲劇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全國廣播電視與網路視聽行業領軍人才,中國高校影視學會副會長,中國高教影視傳媒專委會常務副會長,教育部高等學校戲劇與影視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電影家協會理論評論工作委員會副會長,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首席專家。主要從事藝術理論、影視文化與產業的研究。著有《當代中國影視文化研究》《影像當代中國:藝術批評與文化研究》《中國藝術批評通史 現代卷》《當代中國電影的創意研究》《藝術的本體與維度》《電影工業美學研究》等,譯有 《世界電影史》等。
范志忠,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國際影視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浙江傳媒學院華策電影學院院長,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兼任全國藝術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等學校戲劇與影視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電影家協會理論評論工作委員會副會長,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首席專家,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委,第45屆坦佩雷國際電影節國際評委,第50屆國際艾美獎評委。 主要從事影視劇創作與產業研究,作品有《當代電影思潮》《影視劇創作理論 與實踐》《國際傳播語境下的中國電影》 《中國電視劇創作發展史論》等。

目錄
主編前言 001
導論 2022年中國電影地形圖:產業與藝術 003
2022年中國影響力電影分析案例一:《人生大事》039
家庭景觀、神話互文與「生命儀式」的市井美學 ? —《人生大事》分析 041
附錄:《人生大事》監製訪談069
2022年中國影響力電影分析案例二:《狙擊手》073
硬核敘事、紀實美學、歷史記憶與影像認同 ? —《狙擊手》分析 075
附錄:《狙擊手》總導演張藝謀訪談 098
2022年中國影響力電影分析案例三:《獨行月球》 105
「高概念」策略、本土科幻美學與「長期主義」產業模式 ? —《獨行月球》分析107
附錄:《獨行月球》製片人訪談 133
2022年中國影響力電影分析案例四:《萬里歸途》139
家—國—世界同構法與中國新主流電影新拓展 ? —《萬里歸途》分析141
附錄:《萬里歸途》導演訪談 171
2022年中國影響力電影分析案例五:《長津湖之水門橋》175
「新主流」大片的品牌策略與工業美學探索 ? —《長津湖之水門橋》分析 177
附錄:《長津湖之水門橋》導演訪談201
2022年中國影響力電影分析案例六:《奇?·笨小孩》 207
底層精神與民族話語的「共同體」神話 ? —《奇?·笨小孩》分析 209
附錄:《奇?·笨小孩》導演訪談 236
2022年中國影響力電影分析案例七:《鄧小平小道》 241
偉人的別樣塑造與改革起點的重訪 ? —《鄧小平小道》分析 243
附錄:《鄧小平小道》編劇、製片人訪談 262
2022年中國影響力電影分析案例八:《這個殺手不太冷靜》269
元電影、「劇本殺」化敘事與跨文化翻拍的標準化探索 ? —《這個殺手不太冷靜》分析 271
附錄:《這個殺手不太冷靜》導演訪談 294
2022年中國影響力電影分析案例九:《熊出沒·重返地球》299
「硬科幻」追求、新主流趨向與動畫的電影工業美學實踐 ? —《熊出沒·重返地球》分析 301
附錄:「熊出沒」系列電影總出品人訪談 324
2022年中國影響力電影分析案例十:《雲霄之上》 331
中國電影美學的「學院派」路線 ? —電影《雲霄之上》分析 333
附錄:《雲霄之上》導演、編劇訪談 360

精彩書摘
2022年的中國電影市場在「影視寒冬」的市場氛圍中迎來了歷史上的「至暗時刻」。 在全國新冠疫情升級、經濟環境下行和影院大規模停映等綜合因素的影響下,全國電影總票房300 67億元〔1〕(約43 53億美元),較之2021年呈現大幅度下降,內地電影市場總票房回落至2014年水平。〔2〕陳旭光在《2022年中國電影年度產業報告》的開篇指出,「2022年對於中國電影產業尤其是對中國電影創作、中國影院發展來講,是波動較大、 不確定性較強的一年」〔3〕。正是由於種種「不確定性」的存在,在2022年度影片總產量有限、票房大幅度下跌、影院復甦在即等「非常規」的歷史條件下,《人生大事》自上映 以來一路引領票房回暖與公眾口碑的現象級表現,更顯得彌足珍貴。
為了貼合影片主題調性,以殯葬題材為切口探討「死亡」主題的《人生大事》原定 於2022年清明節假期上映。由於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全國各地影院大面積關停,片方連續兩次調檔,先後從清明檔與五一檔撤檔,最終於2022年6月24日正式上映。憑藉點映期間穩定的公眾口碑與傳播效應,根據貓眼數據顯示,《人生大事》上映后帶動單日電影市場總票房突破1 3億元,首周票房(包括此前點映票房)累計突破2 48億元,強勢帶動電影市場回暖與復甦。在口碑發酵與市場回溫的雙向動力下,影片蟬聯周票房榜單 冠軍數周,最終以17 12億元的總票房列居國產電影2022年度票房排行榜第4名,僅次於《長津湖之水門橋》《獨行月球》等新主流大片,成為後疫情時代中小成本現實題材作品突圍的典範。除此之外,影片創造了中國電影票房歷史上「家庭題材」電影累計票房紀 錄、暑期檔家庭片檔期票房紀錄以及過去三年家庭片累計票房紀錄等6項影史票房紀錄。
自上映以來,《人生大事》在國內網際網路上的評分較為平穩,豆瓣開分7 5分,截至 2023年1月5日評分7 3分。影片講述的故事並不複雜,一個剛刑滿釋放的殯葬行業從業者三哥在工作時偶遇失去至親的小文,並在一系列陰差陽錯的交集中,從彼此對立到相互拯救,最終建立起了父女般的情誼,在與葬禮、死亡打交道的日常生活中,互相照見了彼此也完成了雙向的情感救贖。
作為出品方,聯瑞影業近年來參与出品的現實題材作品頻繁「破圈」,從《送你一 朵小紅花》(2020)對「癌症病患」人生命題的追問,到《你好,李煥英》(2021)對中 國式親子關係的關注,再到《我的姐姐》(2021)對女性社會問題的探討,直至《人生大 事》( 2022)對「死亡儀式」的直面親臨。這些影片除去現實與溫情的外衣,更多地展現了當下中國電影對社會問題的深度介入。伴隨著影片上映后的票房成績與觀眾口碑的雙突破,影片也引起了國內業界、學界的廣泛探討,主要從文化、敘事和美學層面展開。
饒曙光認為,2022年7月中國電影單周票房超7億元的主要原因源自「小爆款」《人 生大事》吸引觀眾走進影院,「《人生大事》在當下市場環境中,給大家注入了更多的信心。該片感情表達張揚,底層人物狀態真實,具有煙火氣和生活質感,同時還具備豐富的社會內涵和人文內涵」〔1〕。很多觀眾會把本片與日本電影《入殮師》進行對比,認為 《人生大事》是一部中國版的《入殮師》。對此,饒曙光認為:「不能簡單拿《人生大事》 和日本電影《入殮師》相比,前者是面向中國觀眾和中國市場的本土化的作品,它的表達更能滿足中國人的審美需求和情感需求。」〔2〕李道新表示,煙火氣以及貼近大眾心理而帶來的治愈感是《人生大事》叫好又叫座的主要原因。「拍煙火氣的電影,過接地氣的生活,就是《人生大事》的創作宗旨及其面向普通觀眾的期許。這種人間煙火,既源自主創者的生活經歷和生命體驗,又跟影片創作過程中自始至終都在儘力營造的一種特定氛圍和獨有氣息聯繫在一起。」 〔3〕田卉群針對國內並不多見的以殯葬行業為題材的三部電影(包括網路電影),對殯葬行業題材電影的主題進行了歸納,並且從經典敘事原型出發,深度分析了《人生大事》對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經典原型敘事的繼承和發揚。「與其 說《人生大事》是一部藉由殯葬行業的特殊性,讓主人公通過對死亡的認知提升個人生命觀的影片,不如說,它用中國觀眾耳熟能詳的原型形象,重新闡釋了中國文化永恆而現實的主題:父與子/個體與群體,規訓與懲罰/叛逆與傳承。」 〔1〕田卉群認為《人生大 事》之所以能夠喚醒廣大觀眾的集體記憶、實現廣泛共情的根源在於它採用中國觀眾耳 熟能詳的經典原型形象「孫悟空」與「哪吒」進行敘事寫照,並且將原型敘事進行了創新呈現,劇作上以「孫悟空」與「哪吒」為原型對照進行了「莫三妹」和「吳小文」的 塑造。」『西遊宇宙』和『封神宇宙』的靈魂人物,這一次,藉助莫三妹和武小文,在武 漢熱氣騰騰的市井生活中,再一次呈現原型形象無比旺盛的生命活力。」〔2〕

前言/序言
2022年的中國影視業,雖歷經新冠疫情反覆,但穩步前行,蓄勢待動,仍然表現出強勁的生命力與未來可期的發展前景。 《中國電影藍皮書》《中國電視劇藍皮書》是由北京大學影視戲劇研究中心與浙江大學國際影視發展研究院合作推出的年度「影響力影視劇」案例報告,從2018年度開始至今已步入第六屆。
藍皮書通過影/劇迷(「 1905電影網」平台)、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學生、50餘位國內知名影視專家的三輪票選,選出年度電影十佳與電視劇十佳,產生「中國電影、電視 劇影響力排行榜」。進而以這20部作品為個案,以點帶面,以個案見一般,深入剖析中國電影、電視劇行業年度重要現象,從中學理研判、歸納總結中國影視產業創作與發展的特徵和規律,以此見證並助推中國影視創作的質量提升、影視產業的升級換代,以及電影工業美學的理論建構與批評實踐。
藍皮書「十大影響力電影」「十大影響力電視劇」的評選標準,不唯票房、收視率等商業指標,也不唯純藝術標準,「中國電影、電視劇影響力排行榜」兼顧商業與藝術, 主要考察作品的影響力、創意力、運營力,以及深入分析探討可持續發展的標本性價 值,充分考慮影視作品類別、類型的多樣性與代表性。
本年度藍皮書「影響力影視劇」的評選繼續與1905電影網通力合作,更為注重廣大普通網路影/劇迷的意願,以「影響力」為關鍵詞,充分考慮了后疫情時代影視行業的 變化與新現象,在作品把控(保證作品類型多樣性、影響力)、投票人數、民意調查、 數據整合、涉及題材範圍等諸多方面均更上一層樓。因此,參与本次網路評選的影/劇迷觀眾非常踴躍,投票量極大;參与最終評選的50餘位影視界專家學者星光熠熠,組成了頗具學術研究和評論話語影響力的強大評審陣容。
榜單評選不是回顧的終點,而是展望未來的開始。此次獲選年度「十大影響力電影」及「十大影響力電視劇」的作品發布后,我們在此評選的基礎上,會聚影視行業專家學者和北京大學、浙江大學的博士生、博士后等對這些作品進行深入分析,內容涵蓋創意、劇作、敘事、類型、文化、營銷、產業等,撰寫完成《中國電影藍皮書 2023》 及《中國電視劇藍皮書 2023》。
與現有的一些重視全局分析、數據梳理與藝術分析的年度報告相較,《中國電影藍皮書》與《中國電視劇藍皮書》側重於以個案切入來分析年度影視業的十大現象,選取的作品包括但不限於最具藝術性與文化內涵之作、票房冠軍與「劇王」、最佳營銷發行案例、最佳國際合拍之作、最佳網台聯動劇集等。無論從哪個維度切入,每篇文章都將 結合具體文本,歸納出該作品的核心創意點,進行全案整合評估,總結其可持續發展性。藍皮書不僅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還具有切實務實的實踐指導意義。
藍皮書深入剖析年度中國影視業的發展、成就、問題、癥結與未來趨向,為中國影視產業的可持續、良性發展提供了類似於「哈佛案例」式的藍本。 藍皮書本年度起由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出版,特別感謝1905電影網的鼎力支持。我們相信,《中國電影藍皮書》《中國電視劇藍皮書》與中國影視行業發展的輝煌、 曲折、堅忍和頑強都休戚相關。其始終鐫刻、見證中國影視的遠大前程,為建設新時代 中國影視貢獻智慧與力量。 2022年過去了,我們一定會迎來一個美好的未來。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