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學實驗指導 李婉宜 陳建平 978756906486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四川大學
NT$43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病原生物學實驗指導
ISBN:9787569064865
出版社:四川大學
著編譯者:李婉宜 陳建平
頁數:31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673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教材定位於病原生物學實驗教學,立足於多數高校的實驗室條件,按照專業培養特點和要求,讓學生可通過不同板塊的必選實驗項目和自選實驗項目相結合來選修實驗課程。本教材依據學科特點,分為概論、微生物學基礎實驗、人體寄生蟲學基礎實驗和病原生物學綜合設計性實驗四篇,共125個實驗。實驗項目選擇上既保留了大多數傳統、經典的實驗內容,也依據病原生物學的新進展,結合高校教學改革和科研實際,適當增加了一些比較成熟的新實驗和新技術,突出了其綜合性和創新性的特色。在具體編寫中,注重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術的有機結合,盡量做到所列實驗材料方便易得,方法切實可行,對實驗結果的敘述準確清楚,使教材內容既有廣度又有一定深度。 本教材主要供高校醫學類本科及專科生使用,也可作為病原生物學專業的研究生、進修生、青年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的參考用書。通過學習本教材,讀者可系統掌握病原生物學實驗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術,樹立有菌觀念,強化無菌操作及實驗室生物安全,加深讀者對病原生物學基礎理論的理解和認識,並啟迪讀者的科學思維和創新意識,培養讀者獨立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目錄

第一篇 概論
第一章 病原生物學實驗與實驗室生物安全
第一節 病原生物學實驗
第二節 實驗室生物安全
第二章 常用實驗器材的準備
第三章 常用儀器的使用與維護
第四章 常用培養基與試劑的配製
第一節 常用培養基的配製
第二節 常用試劑的配製
第二篇 微生物學基礎實驗
第五章 細菌學基礎實驗
第一節 細菌顯微觀察技術
實驗1 普通光學顯微鏡油鏡的使用及維護
實驗2 顯微鏡下觀察活茵運動
第二節 細菌染色方法
實驗3 革蘭氏染色法
實驗4 抗酸染色法
實驗5 細茵特殊結構染色法
第三節 細菌人工培養方法
實驗6 基礎培養基的製備
實驗7 細菌接種和分離培養
實驗8 細菌培養方法
實驗9 細菌計數方法
實驗10 常用菌種保藏方法
第四節 細菌生化反應鑒定實驗
實驗11 糖發酵試驗
實驗12 甲基紅試驗
實驗13 V-P試驗
實驗14 枸櫞酸鹽利用試驗
實驗15 ??試驗
實驗16 硫化氫生成試驗
實驗17 ??試驗
實驗18 色素生成試驗
實驗19 數字編碼鑒定法
第五節 細菌遺傳性變異相關實驗
實驗20 細菌L型變異
實驗21 細菌茵落變異
實驗22 細菌鞭毛變異
實驗23 細菌耐藥性變異
實驗24 R質粒傳遞試驗
實驗25 質粒DNA轉化試驗
第六節 細菌感染的血清學試驗
實驗26 玻片凝集試驗
實驗27 莢膜腫脹試驗
實驗28 肥達試驗
第七節 細菌毒力檢測實驗
實驗29 細菌黏附試驗
實驗30 莢膜致病能力的觀察實驗
實驗31 血漿凝固?試驗
實驗32 透明質酸?試驗
實驗33 細菌內毒素的檢測
實驗34 細菌外毒素的檢測
實驗35 細菌半數致死量的測定
第八節 自然界與人體細菌分佈的檢查
實驗36 自然界中細菌的檢查
實驗37 皮膚正常菌群的檢查
實驗38 口腔及咽喉部正常菌群的檢查
第九節 外界因素對細菌的影響
實驗39 熱力滅菌實驗
實驗40 紫外線滅菌實驗
實驗41 濾過除茵實驗
實驗42 常用化學消毒液抑茵實驗
實驗43 噬茵體特異性溶茵實驗
實驗44 溶茵?滅菌實驗
第六章 病毒學基礎實驗
第一節 病毒形態觀察
實驗45 磷鎢酸負染色法
實驗46 病毒體形態觀察
實驗47 病毒感染細胞的病變觀察
實驗48 病毒感染細胞內包涵體的觀察
第二節 病毒人工培養技術
實驗49 動物接種法
實驗50 雞胚培養法
實驗51 組織細胞培養法
第三節 病毒感染的血清學試驗
實驗52 血凝試驗及血凝抑制試驗
實驗53 微量細胞中和試驗檢測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抗體
實驗54 ?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實驗55 免疫印跡試驗檢測HIV抗體
第四節 病毒感染的分子生物學診斷方法
實驗56 PCR檢測HBV DNA
實驗57 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人乳頭瘤病毒
實驗58 逆轉錄PCR檢測新型冠狀病毒
第七章 真菌學基礎實驗
實驗59 真菌染色技術及形態觀察
實驗60 真菌培養方法
第八章 微生物學基礎實驗在藥學中的應用
實驗61 瓊脂擴散法藥物敏感試驗
實驗62 連續稀釋法藥物敏感試驗
實驗63 E試驗
實驗64 抗生素效價測定
實驗65 注射用藥的無菌檢查
實驗66 口服藥物中細菌總數測定
第三篇 人體寄生蟲學基礎實驗
第九章 人體寄生蟲學實驗基本方法
第一節 寄生蟲標本的採集與保存
第二節 寄生蟲標本的種類與觀察方法
第三節 寄生蟲糞便直接塗片法
第四節 寄生蟲血塗片法
第十章 各類人體寄生蟲學基礎實驗
第一節 線蟲
實驗67 似蚓蛔線蟲
實驗68 班氏吳策線蟲和馬來布魯線蟲
實驗69 毛首鞭形線蟲
實驗70 蠕形住腸線蟲
實驗71 十二指腸鉤口線蟲和美洲板口線蟲
實驗72 旋毛形線蟲
第二節 吸蟲
實驗73 華支睾吸蟲
實驗74 布氏薑片吸蟲
實驗75 衛氏並殖吸蟲和斯氏狸殖吸蟲
實驗76 肝片形吸蟲
實驗77 日本裂體吸蟲
第三節 絛蟲
實驗78 鏈狀帶絛蟲與肥胖帶絛蟲
實驗79 細粒棘球絛蟲與多房棘球絛蟲
實驗80 微小膜殼絛蟲與縮小膜殼絛蟲
實驗81 曼氏迭宮絛蟲
第四節 醫學原蟲
實驗82 溶組織內阿米巴與結腸內阿米巴
實驗83 致病性自由生活阿米巴
實驗84 藍氏賈第鞭毛蟲
實驗85 陰道毛滴蟲
實驗86 杜氏利什曼原蟲
實驗87 瘧原蟲
實驗88 剛地弓形蟲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