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非精神科常見精神心理問題識別與處置 ISBN:9787117358446 出版社:人民衛生 著編譯者:國家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防治中心 頁數:23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672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面向包括基層醫療機構在內的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各科室醫務人員,重點面向非精神科醫生、護士。本書內容聚焦于臨床醫患溝通理論和技能、精神心理問題識別的基本臨床思路和方法,以及常見於臨床各科的精神心理問題的基本處置三個方面。本書盡量在內容和形式上兼顧科學性和普及性,以臨床各科真實的常見示例導入,使用簡明的理論框架對示例進行解釋,便於讀者理解;書中基本處置和干預部分突出在真實臨床示例中應用的實踐性和可操作性。本書第一章為「臨床實踐中與患者溝通的基本心理技能」,介紹各種在日常臨床醫患溝通情景下可以使用的溝通模型。本書第二章主要介紹精神心理相關臨床工作的一些基本思路和原則,包括如何對患者進行精神檢查,形成精神心理問題的鑒別思路並明確其治療原則和風險評估等。第三章重點是指導非精神科醫生識別在臨床工作中常見的精神心理問題,包括抑鬱狀態、焦慮狀態、興奮狀態、激越狀態、功能性軀體癥狀、失眠及相關問題、譫妄狀態、認知損害和痴獃、應激反應、患者心理危機和干預10個方面,分別介紹這些精神心理問題是什麼,對臨床工作有什麼影響,如何識別,如何使用評估工具,處置時需要考慮哪些鑒別診斷和干預原則。全書大量穿插與內容相關的臨床示例和實際情景,幫助讀者對精神心理方面的臨床醫患溝通和常見精神心理問題有更加直觀的認識。目錄 第一章 臨床實踐中與患者溝通的基本心理技能第一節 基本的臨床溝通技能 一、語言溝通 二、非語言溝通 三、信息傳遞和接收 四、組織晤談 第二節 以患者為中心的晤談和以醫生為中心的晤談 一、醫患關係模式 二、以患者為中心的晤談 三、以醫生為中心的晤談 四、晤談方式的靈活使用 第三節 採集患者心身信息的醫患溝通 一、採集患者心身信息時常見的醫患溝通困難 二、採集患者心身信息的醫患溝通框架 三、採集患者心身信息的醫患溝通實例 第四節 解釋病情和協商治療方案的溝通模型 一、解釋病情和協商治療方案時的常見溝通困難 二、解釋病情和協商治療方案的醫患溝通技能 三、解釋病情和協商治療方案的醫患溝通實例 第五節 告知病情和壞消息的溝通模型 一、告知病情和壞消息時的常見溝通困難 二、告知病情和壞消息的醫患溝通技能 三、告知病情和壞消息的醫患溝通實例 第六節 應對衝突和患者情緒的溝通 一、衝突和患者情緒的發展規律 二、應對衝突和患者情緒的CALM模型實踐 三、應對衝突和患者情緒的醫患溝通實例 第七節 幫助患者改變不良健康行為的動機訪談 一、幫助患者改變不良健康行為時的常見溝通困難 二、幫助患者改變不良健康行為的醫患溝通技能 三、幫助患者改變不良健康行為的醫患溝通實例 第二章 非精神科醫生開展精神心理工作的基本原則 第一節 基本臨床思路 一、基於癥狀學的狀態診斷 二、排除器質性疾病的意義 三、對症處理及病情觀察 四、掌握轉診時機 第二節 精神心理癥狀的檢查和記錄 一、精神心理癥狀的問診和檢查 二、精神心理癥狀的描述和病歷記錄 第三節 精神衛生法律法規 一、關於診療條件、資質、許可權的規定 二、心理健康指導與轉診的義務 三、對精神障礙患者實施外科手術和試驗性醫療的特殊規定 四、對聯絡會診的特殊要求 五、對精神衛生宣教的要求 第三章 臨床常見精神心理問題的識別和處置 第一節 抑鬱狀態 一、什麼是抑鬱狀態 二、為什麼識別抑鬱狀態很重要 三、抑鬱狀態的識別 四、評估工具的使用 五、非精神科醫生的鑒別思路 六、抑鬱狀態的干預 七、小結 第二節 焦慮狀態 一、什麼是焦慮狀態 二、為什麼識別焦慮狀態很重要 三、焦慮狀態的識別 四、評估工具的使用 五、非精神科醫生的鑒別思路 六、焦慮狀態的干預 七、小結 第三節 興奮狀態 一、什麼是興奮狀態 二、為什麼識別興奮狀態很重要 三、興奮狀態的識別 四、評估工具的使用 五、非精神科醫生的鑒別思路 六、興奮狀態的干預 七、小結 第四節 激越狀態 一、什麼是激越狀態 二、為什麼識別激越狀態很重要 三、激越狀態的識別 四、評估工具的使用 五、非精神科醫生的鑒別思路 六、激越狀態的干預 七、小結 第五節 功能性軀體癥狀 一、什麼是功能性軀體癥狀 二、為什麼識別功能性軀體癥狀很重要 三、功能性軀體癥狀的識別 四、評估工具的使用 五、非精神科醫生的鑒別思路 六、功能性軀體癥狀的干預 七、小結 第六節 失眠及相關問題 一、什麼是失眠 二、為什麼識別失眠很重要 三、失眠的識別 四、評估工具的使用 五、非精神科醫生的鑒別思路 六、失眠的干預 七、小結 第七節 譫妄狀態 一、什麼是譫妄狀態 二、為什麼識別譫妄狀態很重要 三、譫妄狀態的識別 四、評估工具的使用 五、非精神科醫生的鑒別思路 六、譫妄狀態的干預 七、小結 第八節 認知損害和痴獃 一、什麼是認知損害 二、為什麼識別認知損害很重要 三、認知損害和痴獃的識別 四、評估工具的使用 五、非精神科醫生的鑒別思路 六、認知損害和痴獃的臨床處理 七、小結 第九節 應激反應 一、什麼是應激障礙和適應障礙 二、為什麼識別應激反應很重要 三、應激障礙和適應障礙的識別 四、評估工具的使用 五、非精神科醫生的鑒別思路 六、應激和適應反應的干預 七、小結 第十節 患者心理危機和干預 一、什麼是心理危機 二、為什麼識別心理危機很重要 三、心理危機的識別 四、評估工具的使用 五、心理危機干預 六、需要精神科處置的特殊心理危機狀況 七、小結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