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華醫學會與西醫本土化 (1915-1949) ISBN:9787566836373 出版社:暨南大學 著編譯者:劉遠明 頁數:33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678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以中華醫學會為切入點,在充分挖掘史料和借鑒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綜合應用醫學史、醫學社會學、社會組織學和管理學等學科的理論與方法,以史論結合的方式剖析民國時期西方醫學在中國的本土化和體制化進程。作者試圖對民國時期中華醫學會的迅速崛起、成功運轉提供合理的解釋,對它在同期國家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中的貢獻進行客觀評價。作者簡介 劉遠明,1963年生,貴州省羅甸縣人,布依族。先後就讀於陝西師範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華南師範大學,獲理學學士學位、科學技術哲學碩士和博士學位。1988—1996年在貴州省社會科學院哲學所任職;1996年至今在廣州醫科大學任職,科學技術哲學教授。 長期從事科學技術哲學、醫學史和醫學社會學等方面的教研工作,在《自然辯證法通訊》《自然辯證法研究》《中國科技史雜誌》《貴州社會科學》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6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兩部:《西醫東漸與中國近代醫療體制化》《健康價值、行為與責任》。近十年來主要研究近代醫學科學在中國的移植、本土化和體制化方面的相關問題,尤其關注博醫會、中華醫學會等民間醫學社團在此過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目錄 導論上編 承前啟後 第一章 從中華醫務傳道會到博醫會 一、醫學傳教制度化 二、中華醫務傳道會 三、博醫會及其主要事業 四、博醫會的本土化 第二章 中華醫學會創建 一、本土社會對西醫的接納 二、本土西醫群體與醫學社團的形成 三、中華醫學會創建過程 四、創建者群體的社會特徵 第三章 亂世崛起 一、壯大隊伍 二、加入醫學名詞審查工作 三、推進西醫教育本土化 四、大力倡導公共衛生 第四章 黃金十年 一、問鼎衛生部 二、中西合璧 三、中醫存廢的旋渦 四、學會管理制度化 第五章 崢嶸歲月 一、戰時醫療救濟 二、堅守孤島 三、往西南去 四、曲終人未散 下編 不朽功業 第六章 《中華醫學雜誌》與醫學交流和研究 一、民國時期《中華醫學雜誌》的演變 二、《中華醫學雜誌》的作者群 三、《中華醫學雜誌》與醫療機構 四、《中華醫學雜誌》與醫學研究趨向 第七章 《中華健康雜誌》與衛生知識大眾化 一、從精英到大眾 二、《中華健康雜誌》的創刊與發行 三、欄目與內容 四、風格與特色 第八章 中華醫學會與國家醫療衛生體制的構建 一、中華醫學會與國家政府和社會各界的互動 二、醫藥衛生法制化與醫業保障 三、醫學教育體制化 四、公醫制 第九章 中華醫學會的組織結構與功能 一、會員與分會 二、專門委員會與專科學會 三、以理事會、監事會為核心的管理機構 四、中華醫學會的性質與功能 結語 附錄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