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醫學導論 (第6版) ISBN:9787117366588 出版社:人民衛生 著編譯者:馬建輝 聞德亮 頁數:20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924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醫學導論以醫學為研究對象,著重從整體的角度來闡明醫學的本質,特徵、發展規律、內部結構及其相互關係;論述醫學的社會地位和社會功能;介紹醫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以及醫學工作者的思維方法和基本技能。根據醫學生的學習目標、認知基礎和心理特點,通過引而不發、導而不入、寬而不深的論述,將醫學生導入醫學這一神聖殿堂,使醫學生對醫學的結構有一個完整的概念,對醫學各門學科的內在聯繫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對學習醫學的基本方法以及今後從事醫學工作的基本要求有較充分的了解,激發醫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獻身醫學的精神,更有效地指導醫學生學好各門基礎和專業課程,促進醫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全面提高。作者簡介 聞德亮,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中國醫科大學校長、曾獲評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評估專家委員會委員、教育部臨床醫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教育技術分會第八屆委員會候任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醫學教育分會第七屆委員會委員、遼寧省高等教育學會第五屆副會長、遼寧省醫學會醫學教育分會第五屆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遼寧省分會兒科學分會第十屆副主任委員。 主要的研究領域是健康管理和醫學教育等。先後主持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等1 O余項課題,科研經費合計500餘萬元。作為主要參与者獲得遼寧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遼寧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從事醫學教學工作26年,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遼寧省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目錄 第一篇 醫學的起源與發展第一章 古代醫學 第一節 原始醫學 第二節 古代東方醫學 一、中國古代醫學 二、古埃及醫學 三、古印度醫學 四、古巴比倫和亞述的醫學 第三節 古代西方醫學 一、古希臘的醫學 二、古羅馬的醫學 第二章 近代醫學 第一節 近代醫學的發展 一、15—16世紀的醫學 二、17世紀的醫學 三、18世紀的醫學 四、19世紀的醫學 第二節 近代醫學的特點與啟示 一、近代醫學發展的奠基石 二、近代醫學發展的動力 三、近代醫學發展的橋樑 第三章 現代醫學 第一節 現代醫學的形成與發展 一、藥物學與治療學的飛躍 二、分子生物學的發展 三、免疫學的發展 四、醫學遺傳學的發展 五、器官移植與人造器官 六、醫學模式的轉變 七、傳染病的新動態 八、醫學影像學的發展 第二節 現代醫學的特點 一、醫學分科專門化 二、醫學發展國際化 三、醫學技術逐漸現代化 四、醫學學科交叉滲透產生新學科 第三節 現代醫學發展的啟示 一、臨床必須與預防相結合 二、技術的轉移與綜合是醫學技術發展的主要動力 三、既要重視延長壽命又要重視生命質量 第四節 21世紀醫學的發展趨勢 一、分子生物學將成為新世紀醫學發展的龍頭 二、再生醫學將促進21世紀的醫療革命 三、醫學與眾多學科融合發展為疾病診斷與治療帶來新突破 四、預防醫學發展將促進衛生革命 五、老年醫學將成為新世紀的重要醫學課題 六、全科醫學 七、系統生物學與系統生物醫學 八、微創外科 九、循證醫學 十、轉化醫學 十一、精準醫學 十二、醫學整合 第四章 中醫學的形成與發展 第一節 中醫學的基本理論 一、陰陽五行學說 二、藏象學說 三、經絡學說 四、病因病機 五、診法與辨證 六、治則與治法 七、養生與預防 第二節 中醫學各專科的形成和發展 一、中醫診斷學 二、中醫內科 三、中醫外科 四、中醫骨傷科學 五、中醫婦產科 六、兒科 七、五官科 八、針灸科 九、藥物學 十、方劑學 第三節 中西醫結合與中醫學的發展 一、中醫學外傳國外 第二篇 醫學教育與醫學學習 第三篇 衛生人員與衛生服務工作 附錄 諾貝爾與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推薦閱讀 中英文名詞對照索引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