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歐洲之心-神聖羅馬帝國,800-1806 ISBN:9787521761924 出版社:中信 著編譯者:彼得.威爾遜 頁數:101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478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公元799年,教宗利奧三世被羅馬城內的政敖囚禁。他隨後逃脫並向法蘭克人的國王查理求助。查理于次年率軍進入羅馬城。公元800年12月25日,聖誕節,利奧三世突然把一頂皇冠戴在正在聖彼得大教堂做彌撒的查理頭上,宣布他為「羅馬人的皇帝」。而這便是神聖羅馬帝國戲劇性的開端。終於,西羅馬帝國在滅亡300多年後,有了繼承者。 神聖羅馬帝國屹立上千年,歷經加洛林王朝、奧托王朝、薩利安王朝、斯陶芬王朝、盧森堡王朝和哈布斯堡王朝等數個主要王朝,直到1806年才終結于拿破崙戰爭的戰火中。帝國位於歐洲的中心,其領土以今天的德國、奧地利和捷克為中心,還包括了今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瑞士、波蘭、義大利和法國等國家的全部或部分地區。可以說,神聖羅馬帝國的歷史,就是歐洲中世紀史和歐洲近代史的主幹。 然而自啟蒙時代以來,帝國經常被人們無視乃至貶低。伏爾泰打趣它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非帝國。的確,帝國在上千年的時間里內憂外患不斷。諸侯割據、宗教紛爭、皇帝與教宗的鬥爭、對立國王挑起的內戰、不斷出現的皇位空置,從內部撕裂著帝國。而拜占庭、奧斯曼、俄國和法國等大國不僅與帝國爭搶地盤和財富,還挑戰著帝國所宣稱的對羅馬帝國的繼承。近代以來,帝國更是被普魯士和奧地利兩大強邦的光芒掩蓋,淪為歷史的配角。 威爾遜教授試圖糾正人們長期以來對這個帝國的種種偏見。全書從理念、歸屬、治理和社會四個主題切入,講述了帝國如何證明自身合法性、如何治理多元化的領地,以及帝國子民如何相互聯繫和確立身份認同,內容涵蓋帝國的使命意識、等級秩序、治理模式、經濟發展、司法制度、邦國關係和改革變遷等方方面面。四個主題循序推進,還原出一個直至18世紀末仍頗具活力的大帝國的真面目!作者簡介 王順君,英、德語翻譯和歷史作家,中世紀史業餘學者。已出版歷史類著作《救世主還是惡魔——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傳》《天國王朝——十字軍全史300年》;已出版譯作《德國史稿1555—1618》《玫瑰戰爭》。目錄 引言第一部分 理念 第一章 雙劍 神聖 羅馬 帝國 1250年以前的教宗和帝國 1250年以後的教宗和帝國 第二章 基督教世界 基督教傳教 作為猶太人保護者的皇帝 改革 1555年之後的宗教與帝國政治 近代早期的帝國教會 第三章 主權 赫拉克勒斯之柱 新世界 第五王國 第二部分 歸屬 第四章 土地 帝國與帝國的土地 舊王國 新王國 1490年後的聚合與區分 第五章 身份認同 身份和歸屬 民族 等級、階級和家庭 地域 第六章 民族 德意志民族 帝國之聲 帝國愛國主義 浪漫民族主義 第三部分 治理 第七章 王權 君王及其品質 統治的工具 資源 從共識到命令君主制 第八章 領地 封建化 領地化 從弱小國王到強大王朝 帝國改革 地位等級制度 第九章 王朝 王朝統治 哈布斯堡帝國的治理 集體行動 1705年後的新挑戰 第四部分 社會 第十章 權威 領主制 界定共同利益 共同體 代表和管理 社會、領地和帝國 第十一章 社團 聯盟和社團 普通貴族和諸侯 城市 農民和「普通人」 政治體 第十二章 司法 尋找法律 司法化 維護和平 平衡與不穩定之間 第十三章 後世之事 帝國的瓦解,1806—1815年 1815年後歐洲歷史中的帝國 帝國與歐盟 附錄1 皇帝,800—1806 附錄2 德意志國王 附錄3 義大利國王 年表 註釋 致謝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