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競的文化循環 林仲軒 趙瑜佩 978752282421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NT$50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電競的文化循環
ISBN:9787522824215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著編譯者:林仲軒 趙瑜佩
頁數:19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438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是第一部系統研究中國電競文化的學術專著。作者藉助斯圖爾特·霍爾等人的文化循環理論,同時又紮根于中國具體情境,特別是聚焦于電競文化這一複雜統一體,以深度挖掘和闡釋中國電競文化的文化表徵和愛國主義認同,以及文化創意產業價值、物質文化消費關係網路、從業者自我規約、產業平台化結構等問題。這一文化循環不是簡單的線性循環,也沒有固定的開端和結尾,而是相互重疊和相互纏繞。本書依託文化循環理論框架,同時又有所突破,能夠較為系統地分析中國電競文化的內在因素及其動力機制,特別是其話語、認同、生產、消費與治理五個重要文化因素間的相互關聯與循環動力。

作者簡介

趙瑜佩,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百人計劃」研究員,博士生、碩士生導師。博士和碩士均畢業於英國萊斯特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現任同際傳播學會(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ation)流行媒體與文化分會(Popular Media and Culture)主席,中國科技新聞學會電子競技傳播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學術專家,浙江大學公共外交與戰略傳播研究中心秘書長;入選教育部高校網路教育名師培育支持計劃,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學者;長期受邀中國國際電視台(CGTN)和人民日報(海外版)做專題點評。 致力於全球化傳播視閣下數字文化和國際傳播等領域研究。目前已主持12個課題,其中同家級項目1個(在研),省部級課題6個,國際合作課題4個;發表中英文論文近30篇。論文2019年、2020年連續獲得國際傳播學會(ICA)流行傳播「最佳論文大獎」;2019年歐洲體育管理協會(EASM)「最佳論文大獎」。論文發表在Interaa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Social Media+Society、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y、China Perspectives等權威期刊,同時為十多家SSCI期刊匿名審稿。

目錄

緒言
一 電子競技的發展與研究
二 組織框架:文化循環理論
三 本書邏輯架構
第一章 中國電競文化的新媒體表徵:基於修辭實踐的幻想主題分析
一 幻想主題分析:理論、方法與研究設計
二 幻想類型一:生而為贏,愛我所愛——電競是一種生活方式
三 幻想類型二:與傳統體育「掰手腕」——為中國電競精神正名
四 永遠在路上,一 起向未來:電子競技修辭視野的建立與討論
五 本章小結
第二章 中國電競的愛國主義認同:國家權力、行業資本與個人夢想的三重接合
一 電競與愛國主義認同
二 理論概念與研究方法
三 國家權力:接合、解接合與再接合
四 行業資本:數字話語和利益聯盟的合法性接合
五 個人夢想:「冠軍夢」和「中國夢」的雙向接合
六 本章小結
第三章 作為文化創意產業的中國電競:一個商業生態系統的視角
一 電子競技與文化創意產業
二 理論概念與研究方法
三 機會空間:文化行政部門關於電競產業的政策
四 中國電競文創產業-商業生態系統的三個層面分析
五 本章小結
第四章 中國電競的物質文化消費與關係網路:基於行動者-網路理論的分析
一 理論概念與研究方法
二 物質行動者與物質文化消費
三 中國電競的關係網路
四 本章小結
第五章 中國電競從業者的自我企業化規約:精英話語、不穩定性和易棄性
一 理論概念與研究方法
二 自我企業化規約的激勵方式:精英話語與精英制度
三 自我企業化規約的行業現狀:不穩定性帶來的行業不平衡與畸形
四 自我企業化規約的代價:短暫的職業生涯和易被棄的未來
五 本章小結
第六章 中國電競產業的平台化結構:以騰訊的傘狀平台為例
一 理論概念與研究方法
二 中國電競的傘狀結構
三 本章小結
第七章 結語:平台化的文化循環
一 內容回顧
二 理論創新
三 研究局限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