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目的行為論導論-刑法體系的新圖景 (增補第4版.中文增訂版) ISBN:9787300325057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著編譯者:漢斯.韋爾策爾 叢書名:當代世界學術名著 頁數:25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352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全書系統論述了作者所首創的目的行為論的基本構造,以階層式體係為框架提綱挈領地闡述了作者在犯罪論各領域的基本主張,特別是對德國古典和新古典的刑法體系所進行的全方位改革。本書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行為概念、不法構成要件符合性與違法性、故意犯的不法概念、過失犯的不法概念、責任在犯罪論體系中的地位、意志自由與歸責能力、責任與人格、可譴責性的要素。本書還收錄了作者最具代表性的學術論文《刑法體系研究》。作者簡介 漢斯·韋爾策爾(Hans Welzel)(1904 3 25—1977 5 5),德國著名刑法學家和法哲學家。1928年取得博士學位;1935年獲得刑法和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以及法哲學教授資格。1937—1952年任教於哥廷根大學;1952年起任教於波恩大學,其間於1962—1963年任波恩大學校長。1954—1959年任大刑法委員會委員,參与德國刑法典的修訂。先後被法國圖盧茲大學、希臘塞薩洛尼基大學、日本東京大學、韓國首爾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代表性著作有:《刑法中的自然主義與價值哲學》(1936年版),《德國刑法》(初版於1940年,終版(第11版)於1969年),《論目的行為論》(1949年版),《自然法與實質正義》(初版於1951年,終版(第4版)於1962年),《刑法體系的新圖景——目的行為論導論》(初版於1951年,終版(第4版)於1961年),《刑法與法哲學論文》(1975年版)等。目錄 第一章 行為概念第二章 刑法中不法的構成要件符合性與違法性 第三章 故意犯的不法概念 第四章 過失犯的不法概念 第五章 責任在犯罪論體系中的地位 第六章 責任非難的存在前提:意志自由與歸責能力 第七章 責任與人格 第八章 可譴責性的要素 第一節 可譴責性的智識性要素 第二節 可譴責性的意願性要素:服從法律的期待可能性 第三節 作為刑罰前提條件的可譴責性 刑法體系研究 第一部分:社會行為的基本構造 第二部分:故意犯 第三部分:過失引起結果的行為 附錄 紀念漢斯。韋爾策爾一百周年誕辰 徘徊在「個人」與「社會」之間——譯者後記 譯事三得——中文增訂版譯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