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比較政治學研究.總第24輯.理論發展與制度變遷 ISBN:9787201199689 出版社:天津人民 著編譯者:李路曲 頁數:39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339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研究行為體在規範傳播的語言實踐活動中的策略選擇,並引入「策略」概念對行為體的能動性進行深入探討,把研究層次回落至國家內部的政治進程和規範競爭之中,試圖打破國家作為理性、單一行為體的黑匣子。在國內進程的層次研究上,筆者將層次分析進一步細化到了行為體的語言實踐及其實踐中所採取的策略,是比地區和國家層次更為微觀的個體層次,認為上述所謂「力」的決定性因素是行為體的「策略」,是行為體的實踐策略決定了國內規範性爭論的結果,決定了國際規範能否獲得國內合法性,從而實現規範的傳播。本書的分析表明,行為體在語言實踐中的策略與規範傳播的效果有著密切的關聯性。因此,未來的研究應更多地關注行為體的能動性。作者簡介 李路曲,1959年6月生,現為上海師範大學法政學院教授,比較政治研究中心主任,《比較政治學研究》主編;兼任教育部政治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山西大學教授;曾任山西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研究院院長,曾兼任山西省政治學會副會長。 作者長期從事比較政治學研究,走過了一條從一國研究到多國比較、再到理論與方法指導國別研究或案例研究的學術道路。1990年開始從事新加坡政治的研究,1996年以後研究擴展到東亞政治領域,2006年擴展到歐美政黨政治領域,2009年開始對比較政治學的理論與方法進行研究,同時關注中國與新加坡等后發展國家政治發展的比較。先後出版學術著作《新加坡現代化之路:進程、模式和文化選擇》(新華出版社1996年版)、《東亞模式與價值重構:比較政治分析》(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當代東亞政黨政治的發展》(學林出版社2005年版)、《比較政治學解析》(中央編譯出版社2015年版),發表學術論文140餘篇。其論著先後獲得全國第一屆青年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山西省第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太原市第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獎等多項獎勵。 曾受教育部「高級研究學者」、新加坡國立大學等國內外多項研究項目的資助在國外十余所大學進行合作研究、演講和訪學。2013年出席「首屆中國政治學30人圓桌會議」。目錄 美國比較政治學的百年發展:基礎、脈絡、議題、方法比較政治的時間之維:比較歷史分析方法應用及反思 國家的自主與有效:對國家能力概念的重構及測量 政治發展與政治文化理論的演進 當代西方民主治理價值的複合結構 當代西方民主治理制度的比較分析 西方協商系統與中國協商民主體系:系統分析框架下的比較及啟示 多族群國家的資源分配——基於馬來西亞恩庇民主的分析 在反世界主義的十字路口相遇:當代美俄保守主義論析 對革命成因的關鍵節點分析——1911年的清朝和1789年的哈布斯堡王朝 西方政黨分歧理論評析 「建設性反對黨」在新加坡的塑造:國家建設視角的透視 東南亞政黨研究:議題、方法與研究展望 政黨適應性的限度:墨西哥革命制度黨的興衰鏡鑒 歐債危機后希臘政黨政治結構的變遷——基於選民多維偏好的分析 當代西歐激進右翼政黨的動員議題轉型——以法國國民聯盟為例 工人階級為何支持激進右翼政黨?——政黨代表性視角下的比較分析 中國比較政治學研究的新進展(2022)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