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論叢.2023年第1輯-總第39卷 9787307238282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武漢大學
NT$56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人文論叢.2023年第1輯-總第39卷
ISBN:9787307238282
出版社:武漢大學
著編譯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
頁數:38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335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簡體書】 人文論叢.2023年第1輯-總第39卷 787307238282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

內容簡介

本書是由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主辦的,處於學術前沿、具有影響力的文、史、哲學科各類學術論文的彙編。全書分為人文探尋、經濟與社會、文史考證、日常生活與物質文化、哲學與思想、文學與詩學等多個專題,聚焦中國傳統文化,注重個案研究與綜合研究相結合,義理、考據、詞章並重,多數內容為國家或教育部社會科學重大項目的階段性研究成果,反映了當前文、史、哲等人文學科的最新學術研究狀態。

目錄

人文探尋
《明夷待訪錄》與中西「民主」觀念諸問題
清代以來「漢學」與「宋學」分野觀念之形成及其內在兩難
傳統文化語詞的日常介入——論作為古陶瓷黑釉系釉色的「玄」
近代中國「藝術」概念的生成與重構
經濟與社會
晚明藩王就藩與王朝政局:以天啟年間「三王之國」為例
清代湖南衛所改制中的屯田歸併與屯戶編里——以長沙府為中心的考察
產權意識與行政強力:1929—1934年宜昌商會與政府問的商埠局歸屬權博弈
文史考證
春秋侯國公墓群體形態與分佈規律考察——以棗陽郭家廟曾國墓地為中心
楊國忠的罪與罰——兼論唐代「謀反」罪與政治鬥爭
義疏與正義:唐初義疏學視域下的楊士勛《轂梁疏》研究
聽政的朝禮化——唐初太極宮早朝的淵源與制度
話語與意圖:王安石變法中作為政爭工具的思想觀念
「文章太守」考論
十七十八世紀的中西禮儀之爭與孫璋的《詩經》翻譯
日常生活與物質文化
主持人語
陝西渠樹壕天文圖「司祿司命」與漢代「黃神北斗」信仰
漢晉時期中原與邊地墓葬畫像中的犬形象及其功能探析
幾暇怡情:乾隆的瓷器創意、設計及旨意傳達
遷移的清代孝瓶:孝圖像的語圖互文、社會意義與文化嫁接
哲學與思想
《齊物論》「物化」思想新探
論《廣弘明集》中姚興的佛學思想
作為性命體的物——朱子物論研究
陽明學懺悔思想管窺
文學與詩學
《四庫全書總目》與中國文學史的初創
從「文獻」到「文學」:早期中國文學史書寫的觀念演進
「江山圖」及其題詠中的江南書寫
民族共同體意識下元代偰氏家族的文學史意義
明清之際女性詩文總集評點及其文學史意義
從「傳記辭章化」視角看越南傳奇小說
學術評論
翻譯與研究:中國文化經典的世界之旅
新時代全球視野下的漢學與中國研究:新議題、新模式、新方法
中國儒學緘默維度的展開
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大事記(2022年1—12月)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