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理與視唱 (第三版) 端木仲璋 978756724153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蘇州大學
NT$305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樂理與視唱 (第三版)
ISBN:9787567241534
出版社:蘇州大學
著編譯者:端木仲璋
頁數:29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255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什麼是音樂?有人說是一種藝術形式,有人說是聲音與時間的藝術,也有人說是用聲音塑造形象的藝術這些說法都沒有錯,但它們都是極其簡要地、高度概括地或者說是十分抽象地在解釋音樂。由於這種說法,許多人誤認為自己不懂音樂,不敢談論音樂,甚至把音樂放在一個高不可攀的位置上。其實,音樂是一種大眾文化,是人類在長期的生活中為抒發自己內心感受而逐漸產生的一種情感表達的藝術形式。如同人類生來就具有語言理解與接受能力一樣,人類天生就有理解音樂、欣賞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沒有學習過音樂,不等於不懂音樂,但是懂得音樂並不等於不需要學習音樂。通過對音樂的學習,我們能夠更好地利用這種藝術形式去理解音樂、欣賞音樂,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
音樂也是一種語言,語言的表達是無窮無盡、豐富多彩的。像人類語言表達一樣,你想自己的語言表達更加準確、更加有藝術魅力,就需要不斷地學習;你想更加深刻地感受音樂、認識音樂、表現音樂,就必須通過一定的學習去掌握其中的規律。在視唱學習的起初階段,我們可以通過經典的民歌、中外著名音樂作品旋律片段的學習,來初步認識、感受音樂作品的風格、表現手法、演唱(奏)特徵等相關內容。旋律呈現時的聲音強弱、連斷、快慢、長短、情緒的表達等都是視唱學習中會遇到並需要解決的問題。視唱學習絕不僅僅是音樂的”拼音、識字”,它更應當是我們拓寬音樂視野、加深音樂理解、提高音樂表達能力的一種手段,這才是視唱學習真正應該達到的目的。

目錄

認識音樂與學習音樂(代序)
第一編 樂理
第一章 音樂中的聲音
第一節 音樂中的聲音與聲音的性質
第二節 樂音體系、音列、音級、音的分組
第三節 十二平均律、全音與半音、等音
課後思考與練習
第二章 記譜法
第一節 五線譜、譜號、譜表
第二節 音符、休止符
課後思考與練習
第三章 節 奏與節 拍
第一節 節 奏、節 奏型、節 奏劃分的特殊形式
第二節 節 拍、拍子、拍號
第三節 常見拍子的種類
第四節 弱起、弱起小節 、切分音
第五節 音值組合法
課後思考與練習
第四章 音程
第一節 音程、音程的級數和音數
第二節 自然音程、變化音程、等音程
第三節 音程的擴大與縮小
第四節 單音程與複音程、協和音程與不協和音程
第五節 音程的轉位
第六節 音程的構成與識別
課後思考與練習
第五章 和絃
第一節 和絃、三和弦
第二節 三和弦及常見的種類
第三節 轉位三和弦
第四節 七和絃及常見的種類
第五節 七和絃的轉位
課後思考與練習
第六章 大、小調式體系
第一節 調式、調式音階、調式音級
第二節 大調式及其種類
第三節 小調式及其種類
第四節 調式的識別
課後思考與練習
第七章 調號與調性
第一節 調號的產生
第二節 調號的書寫與識別
第三節 等音調
第四節 調與調性
課後思考與練習
第八章 調式中的音程與和絃
第一節 調式中的音程
第二節 調式中的和絃
課後思考與練習
第二編 視唱
附錄

前言/序言
什麼是音樂?有人說是一種藝術形式,有人說是聲音與時間的藝術,也有人說是用聲音塑造形象的藝術這些說法都沒有錯,但它們都是極其簡要地、高度概括地或者說是十分抽象地在解釋音樂。由於這種說法,許多人誤認為自己不懂音樂,不敢談論音樂,甚至把音樂放在一個高不可攀的位置上。其實,音樂是一種大眾文化,是人類在長期的生活中為抒發自己內心感受而逐漸產生的一種情感表達的藝術形式。如同人類生來就具有語言理解與接受能力一樣,人類天生就有理解音樂、欣賞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沒有學習過音樂,不等於不懂音樂,但是懂得音樂並不等於不需要學習音樂。通過對音樂的學習,我們能夠更好地利用這種藝術形式去理解音樂、欣賞音樂,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
音樂應該是一種表達情感的藝術,人類生活中離不開情感,因此人類生活也離不開音樂。為了更好地利用音樂這種形式來表達我們的情感,就需要我們進一步地認識音樂、學習音樂、研究音樂。儘管在音樂的學習中,由於各種原因每個人會表現出不同的差異,但人類生來就具有理解音樂、欣賞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在不同的環境裡、不同的條件下,根據不同的需要,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學習、研究、表現音樂,
我們這裡講述的音樂理論基礎知識,只是更加理性地、用前人的音樂作品中的一些現象來幫助大家認識音樂表現中的一般性問題。只有我們知道了過去,才能想像未來;只有我們知道了前人的做法,才能創造出新的途徑。真正的音樂並不受書本與理論的約束,而是來自我們情感真摯表達的需求。所以,現在的音樂理論書本知識是讓我們瞭解前人表達情感所採用的方法與手段,並不是我們必須遵守的音樂表現法則。音樂表現的手段與形式還會層出不窮地湧現出來,讓我們在學習前人經驗的基礎上,更好地汲取、借鑒、發揮、創新音樂對情感表達的方式,探索、擴展今後音樂發展的更新、更大的空間。
雖然人類生來就具有語言的理解與表達能力,但是為了更好地表達與瞭解語言的魅力,仍然需要通過一定的學習。音樂也是一樣。視唱是音樂學習初期重要的基礎,它如同語言學習中的拼音、識字階段。五線譜的視唱學習不僅僅要求解決音準、節 奏等基本技術問題,它還應當通過大量音樂作品旋律片段的練習,來提高學習者對音樂的感受與內心的表現欲望。
音樂也是一種語言,語言的表達是無窮無盡、豐富多彩的。像人類語言表達一樣,你想自己的語言表達更加準確、更加有藝術魅力,就需要不斷地學習;你想更加深刻地感受音樂、認識音樂、表現音樂,就必須通過一定的學習去掌握其中的規律。在視唱學習的最初階段,我們可以通過經典的民歌、中外著名音樂作品旋律片段的學習,來初步認識、感受音樂作品的風格、表現手法、演唱(奏)特徵等相關內容。旋律呈現時的聲音強弱、連斷、快慢、長短、情緒的表達等都是視唱學習中會遇到並需要解決的問題。視唱學習絕不僅僅是音樂的”拼音、識字”,它更應當是我們拓寬音樂視野、加深音樂理解、提高音樂表達能力的一種手段,這才是視唱學習真正應該達到的目的。
本書的編寫得到了眾多院校同行的大力支持,部分教師參與了教材的編寫。如桐城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藝術系的張波老師負責樂理部分第九章 一第十二章 的編寫,在此表示誠摯的謝意。
希望廣大讀者和專家對本教材多提寶貴意見,以便在將來修訂時再做調整。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