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人工智能人才培養體系 朱松純 978730134793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北京大學
NT$41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通用人工智能人才培養體系
ISBN:9787301347935
出版社:北京大學
著編譯者:朱松純
叢書名:北京大學智能科學與技術教學系列叢書
頁數:20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299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1 作者朱松純是北京通用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智能學院、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基礎科學講席教授。他因其在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別領域的貢獻而獲得過許多獎項,包括三度問鼎計算機視覺領域最高榮譽國際計算機視覺大會馬爾獎。
2 本套培養體系是本碩博貫通式的通用人工智慧人才培養體系,以「通識、通智、通用」為理念。
3 本套培養體系依託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開展了教育實踐,以北京通用人工智慧研究院作為校外實訓基地。

內容簡介
為完成高等教育培養傑出人才的目標,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北京通用人工智慧研究院共同編寫了這本《通用人工智慧人才培養體系》,構建了世界上第一個聚焦通用人工智慧的人才培養體系和「通識、通智、通用」的「通才」培養框架,旨在培養具備人文素養和家國情懷,擁有獨立思辨和跨學科思維,掌握人工智慧核心理論和技術,勇於實踐開拓科研格局的的高層次複合型人工智慧領軍人才。
本書介紹了人工智慧領域的發展背景以及學科內涵,包含了圍繞本科生的人才培養,重點介紹了依託于北京大學元培學院、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建設的「通用人工智慧實驗班」的情況。針對研究生的人才培養,本書一方面立足於人工智慧的學科內涵,即對內融合,依託北京大學智能學院開展工作,學生以人工智慧的具體子領域為研究方向,旨在突破前沿基礎理論;另一方面立足於人工智慧的學科外延,即對外交叉,依託北京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開展工作,學生選擇人工智慧的交叉學科進行研究,旨在產生創新的跨學科交叉探索成果。

作者簡介
朱松純
----------------------------
朱松純:北京大學講席教授,清華大學基礎科學講席教授,北京通用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智能學院、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因其在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別領域的貢獻而獲得過許多獎項,包括三度問鼎計算機視覺領域最高榮譽國際計算機視覺大會Marr獎(1999年,2003年,2007年,其中兩次獲榮譽提名獎),2008年獲國際模式識別協會J K Aggarwal獎,2013年獲國際計算機視覺大會Helmholtz獎,2017年獲國際認知科學學會計算建模獎,等等。
李文新
----------------------------
李文新,北京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人工智慧研究院副院長,中國計算機學會傑出會員,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計算機國家 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北京大學)主任。她是國際上最早從事自動化掌紋識別研究的學者之一,目前主要研究興趣是遊戲智能體博弈演算法和平台。
林宙辰
----------------------------
林宙辰,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學智能學院副院長,IAPR/IEEE/CSIG Fellow,國家傑青,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機器視覺專委會主任,中國自動化學會模式識別與機器智能專委會副主任。研究領域為機器學習、數值優化。發表論文280餘篇,出版專著5本。多次擔任機器學習與人工智慧頂 級會議CVPR、ICCV、NIPS/NeurIPS、ICML、IJCAI、AAAI和ICLR的領域主席、資深領域主席,曾任ICPR 2022程序共同主席。
馬煜曦
----------------------------
馬煜曦,北京通用人工智慧研究院高級項目經理,賓夕法尼亞大學發展心理學碩士,浙江大學心理學學士,曾在美國的全球研究方法與數據科學協會擔任教育培訓經理,擁有豐富的人才培養、課程設計經驗。

目錄
第一章 人工智慧的學科背景 1
1 1 人工智慧的戰略地位 1
1 2 智能學科建設背景 2
1 3 智能學科前沿現狀 4
1 4 人工智慧發展趨勢研判 6
1 5 智能學科發展願景 8
第二章 通用人工智慧人才培養體系概述 9
2 1 人工智慧人才培養現狀 9
2 2 通用人工智慧人才培養體系的理念 10
2 3 通用人工智慧人才培養體系實踐初步 11
2 3 1 北京大學通用人工智慧人才培養概述 11
2 3 2 清華大學通用人工智慧本科生因材施教培養計劃概述 13
2 3 3 北京通用人工智慧研究院支撐人才培養概述 13
第三章 北京大學人工智慧專業本科生培養體系 15
3 1 培養目標 15
3 2 培養要求 15
3 3 畢業要求及授予學位類型 16
3 4 專業課程體系 16
3 5 課程設置 17
3 6 學期安排 21
3 7 專業相關主要課程綱要 21
3 7 1 數學和物理類課程 21
3 7 2 計算機基礎課程 36
3 7 3 人工智慧核心課程 50
3 7 4 人工智慧交叉課程 65
3 7 5 人工智慧科研與實踐課程 80
3 7 6 人工智慧高級選修課程 86
3 8 本科生科研實踐 139
3 8 1 人工智慧初級研討班 140
3 8 2 人工智慧系統實踐課程 140
3 8 3 大學四年級畢業設計 142
3 8 4 國際學術交流 142
3 8 5 企業交流 143
3 9 社會活動 143
3 9 1 北京大學校級社會活動 143
3 9 2 元培學院院級社會活動 144
3 9 3 通班班級社會活動 145
第四章 北京大學人工智慧交叉方向研究生培養體系 147
4 1 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目標和要求 147
4 1 1 培養目標、學習年限和學分要求 147
4 1 2 科研能力與水平的基本要求 148
4 1 3 學位論文的基本要求 148
4 2 博士研究生的培養目標和要求 148
4 2 1 培養目標、學習年限和學分要求 148
4 2 2 學科綜合考試的基本要求 148
4 2 3 科研能力與水平的基本要求 149
4 2 4 學位論文的基本要求 149
4 3 研究方向設置 150
4 4 課程設置 153
4 4 1?必修課 153
4 4 2?專業限選課(任選3門) 153
4 4 3?交叉選修課(任選4門) 154
4 4 4?深度交叉選修課(任選2門) 154
4 5 必讀重要書目與經典論文 157
第五章 北京大學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研究生培養體系 163
5 1 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目標和要求 163
5 1 1 培養目標、學習年限和學分要求 163
5 1 2 科研能力與水平的基本要求 163
5 1 3 學位論文的基本要求 164
5 2 博士研究生的培養目標和要求 164
5 2 1 培養目標、學習年限和學分要求 164
5 2 2 學科綜合考試的基本要求 164
5 2 3 科研能力與水平的基本要求 165
5 2 4 學位論文的基本要求 165
5 3 研究方向設置 166
5 4 課程設置 169
5 4 1 公共必修課 169
5 4 2 專業必修課 170
5 4 3 選修課 170
5 5 必讀重要書目與經典論文 171
第六章 清華大學通用人工智慧本科生因材施教培養計劃 175
6 1 培養目標 175
6 2 培養要求 175
6 3 畢業要求及授予學位類型 176
6 4 課程設置 176
6 5 學期安排 180
6 6 專業相關實踐課程綱要 181
6 6 1 通用人工智慧系統平台(1) 181
6 6 2 通用人工智慧系統平台(2) 182
6 6 3 通用人工智慧系統平台(3) 183
第七章 科學精神和人文素養培養探索 185
7 1 科研品位 186
7 2 科學精神 187
7 3 人文素養 188
附錄 胸懷偉大理想 踐行愛國情懷 191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