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間荒原上-米沃什自選集 (波)切斯瓦夫.米沃什 978722222595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雲南人民
NT$49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在時間荒原上-米沃什自選集
ISBN:9787222225954
出版社:雲南人民
著編譯者:(波)切斯瓦夫.米沃什
頁數:43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248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米沃什三十年散文自選集,中文版首次引進——從維爾諾的「街道詞典」開始,找回來自過往的風景與人;遊走于文學、神學和哲學的邊界,關於詩歌、時間、現實、罪惡、幸福的思考;解讀屬於東中歐、俄羅斯乃至西方世界共同遺產的諸多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斯威登堡、薇依 可以將本書作為一部漫遊指南,通向與我們的歷史經驗更為接近的「另一個歐洲」所塑造的文學意識:它對於歷史特性有著敏銳的感知,警惕任何禁錮心靈的力量,並試圖毫不妥協地說出複雜的真相,為文明走出徒勞的循環往複尋找一劑解藥。

內容簡介

波蘭的維爾諾,一座將巴洛克建築移植到北方森林的奇異之城,曾是多元文化、語言與信仰交匯的十字路口,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切斯瓦夫·米沃什在這裏度過了少年時光。之後數十年間,這座城市歷經戰火與巨變,昨日世界的一切似乎都被歷史的殘忍行徑所否定了。 在這部跨越三十年的自選集中,米沃什從維爾諾的「街道詞典」開始,勾勒出一部非正式的自傳。作者遊走于文學、神學和哲學的邊界,記錄他對屬於東中歐、俄羅斯,乃至西方世界共同遺產的諸多作家的解讀;分享關於詩歌、時間、現實、罪惡、幸福等命題的思考;並以動人的筆觸追憶故人往事——生於同一時代的人們建立起牢固的紐帶,就像大海漩渦中浮現的島嶼,是20世紀宏大命運的一份證詞。

作者簡介

切斯瓦夫·米沃什,一九一一年生於立陶宛,二戰時參加了華沙的抵抗納粹的運動,戰後作為波蘭文化專員在紐約、華盛頓和巴黎工作。一九五一年出走巴黎,一九六?年到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任教,是美國人文藝術學院會員之一。一九八?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二??四年去世。米沃什的詩歌注重內容和感受,廣闊而深邃地映射了二十世紀東歐、西歐和美國的動蕩歷史和命運。其主要著作除了詩歌外,還有《烏爾羅地》《路邊狗》《被禁錮的頭腦》等隨筆和思想性著作,被視為二十世紀東歐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目錄

前言
第一部分 從我的街道開始
維爾諾街道詞典
與托馬斯·溫茨洛瓦談維爾諾
獻給N N 的輓歌
《在記憶這一邊》序言
尋覓中心:論中歐詩歌
民族主義
第二部分 知識樂園
狂熱的代價
沙漏中的沙
現實
七宗罪
人間樂土
與切斯瓦夫·米沃什的一次對談
第三部分 文學與作家
東西方之間的詩人
斯威登堡與陀思妥耶夫斯基
德懷特·麥克唐納
傑弗斯:一次揭秘的嘗試
論亞歷山大·瓦特的詩
貢布羅維奇是誰?
論創作者
第四部分 兩幅肖像
齊格蒙特·赫茲
約瑟夫·薩奇科神父
第五部分 諾貝爾獎獲獎致辭
人名、地名譯名對照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