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融發展報告.2023 信亞東 周小全 978720818643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人民
NT$56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上海金融發展報告.2023
ISBN:9787208186439
出版社:上海人民
著編譯者:信亞東 周小全
頁數:xxx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226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上海金融發展報告》從2002年開始編寫,到今年已經有20個年頭,已經成為準確系統記載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包括上海金融市場、金融機構、金融環境等方面發展變化的綜合性發展報告,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和權威性。
作為一本全面反映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進展情況的年度報告,本書在體例和框架上基本延續了以往的風格和特點,主要內容包括:綜合篇,全面回顧2022年上海金融業和自貿區金融開放創新成果;市場篇,梳理總結2022年上海信貸市場、銀行間市場、黃金市場、票據市場、證券市場、期貨市場、產權市場和金融市場基礎設施方面的建設進展;業務篇,主要回顧2022年上海銀行、證券、基金、保險、2022年上海在金融監管和行業自律、金融資源集聚和環境營造方面的主要工作。特別是報告結合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最新進展,及時新增了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的相關章 節,以及上海票據交易所、中國信託登記公司、上海保險交易所等三家重要金融市場的相關內容。

作者簡介
信亞東,中共上海市金融工作委員會書記。曾任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工作黨委綜合辦公室副主任、主任、機關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副秘書長,市政府駐西藏辦事處常務副主任,市紀委駐市金融工作黨委紀檢組長,長寧區委常委、區紀委書記、區監委主任,金山區委副書記等職。
周小全,中共上海市金融工作委員會副書記,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上海市金融工作局)局長。

目錄
目 錄
前言 1
綜 合 篇
第一章 2022年上海金融業發展概述 3
第一節 2022年上海金融業發展情況 3
第二節 2023年工作打算 4
市 場 篇
第二章 信貸市場 13
第一節 市場運行情況 13
第二節 市場運行主要特點 15
第三章 銀行間貨幣市場和債券市場 18
第一節 市場運行特點 18
第二節 市場建設 19
第三節 市場發展展望 20
第四章 銀行間外匯市場 23
第一節 市場運行特點 23
第二節 市場建設 25
第三節 市場發展展望 26
第五章 黃金市場 28
第一節 市場運行情況 28
2 上海金融發展報告(2023)
第二節 市場建設 30
第三節 2023年第一季度業務運行情況 31
第六章 票據市場 33
第一節 市場運行情況 33
第二節 市場運行主要特點 36
第三節 市場建設與產品創新 38
第四節 市場發展展望 39
第七章 證券市場 42
第一節 股票市場運行情況 42
第二節 債券市場運行情況 44
第三節 衍生品市場運行情況 45
第四節 基金市場運行情況 46
第五節 雙向開放情況 46
第六節 上海上市公司情況 48
第七節 上海股權託管交易市場運行情況 50
第八章 期貨市場 58
第一節 商品期貨市場概況 58
第二節 金屬類期貨品種運行情況 59
第三節 能源化工類期貨品種運行情況 69
第四節 期權市場上市品種運行情況 74
第五節 金融期貨市場運行情況 78
第六節 市場發展展望 83
第九章 保險市場 85
第一節 市場總體情況 85
第二節 行業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86
第三節 市場發展展望 88
第十章 信託市場 90
第一節 市場運行情況 90
第二節 行業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94
第三節 市場發展展望

前言/序言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是黨中央、國務院高瞻遠矚、審時度勢,從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域高度提出的一項重大國家戰略。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親臨上海,對上海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寄予了新的歷史使命和時代囑託。黨中央、國務院和國家有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重要文件,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注入了強大動力。上海金融市場格局日益完善,金融中心核心功能不斷增強。各類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等金融要素齊備,人民幣金融資產定價、支付清算、風險管理功能不斷提升,金融產品日益豐富,”上海價格”影響日增,”債券通”“滬港通”“滬倫通”等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渠道平穩運行,啟動利率衍生品”互換通”機制建設。上海金融改革開放深入推進,有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上海自貿試驗區及臨港新片區金融開放創新先行先試作用顯著,自由貿易賬戶體系不斷完善,開展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外匯管理改革試點等。金融中心與科創中心聯動效應日益增強,科創板改革”試驗田”作用充分發揮,數字人民幣試點穩步推進。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國家綠色發展基金等在滬設立。普惠金融服務方式更加多元,政策性融資擔保的撬動引導功能不斷提升,大數據普惠金融應用持續深化,普惠金融顧問制度啟動。上海金融機構體系日益健全,國際金融人才高地加快構築。2022年末,上海持牌金融機構1736家,其中外資金融機構539家,占比超過30%;2018年中國擴大金融對外開放以來,一系列”首批”“首家”外資金融機構落地,示範效應明顯;金融人才高地建設取得積極進展,深入實施”上海金才”工程,上海金融從業人員超過47萬人。上海金融營商環境不斷優化,金融中心城市影響力明顯提升。金融法治建設深入推進,金融領域浦東新區法規陸續出臺,上海金融法院首推金融市場案例測試機制;信用與消費者保護體系不斷健全,上線全國首個金融”合規一碼通”;金融品牌知名度日益擴大,陸家嘴金融城、沿黃浦江金融集聚帶建設成效明顯。2022年,上海金融業增加值達到8626 3億元,上海金融市場成交額達到2933萬億元。上海已經基本建成了與我國經濟實力以及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正在奮力向更高發展水平邁進。
展望未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動力依然強勁,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上海國際金融中
心建設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信息化和數字化浪潮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新機遇,特別是浦東引領區、自貿試驗區及臨港新片區等一系列重要的國家戰略,正成為上海金融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和載體。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將以構建更加開放、高效、穩健、富有活力的”金融市場體系、產品體系、機構體系、基礎設施體系”為重要著力點,增強全球資源配置功能,力爭取得新突破。
一是建設更富韌性、更具活力的金融市場體系。深入對標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持續
深化金融改革開放創新,著力提高金融市場的深度廣度、定價能力和資源配置效率,穩步
拓展各種場內和場外市場,推進境內外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加快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支
持科技創新和產業結構升級。
二是打造種類齊全、豐富多元的金融產品體系。立足於服務實體經濟導向,以浦東高
水平金融改革開放為契機,不斷豐富金融產品,打造上海金融品牌。進一步推動”上海價
格”在國際金融市場的廣泛使用,建立和完善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民幣債券、利率、匯率等
指數和基準價格體系,提升人民幣金融資產的自主定價能力和國際話語權。
三是培育更具國際競爭力、行業影響力的金融機構體系。支持銀行、證券、保險及各
類新型金融機構集聚發展,發展更高能級的總部經濟,打造更多旗艦型機構。吸引國內外
知名投行、資產管理公司、股權投資公司等直接投資機構,提升全球資管中心能級。擴大
金融機構在上海的業務經營範圍,增強對中外資金融機構吸引力。
四是建設技術先進、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礎設施體系。積極建設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
支付、登記、結算、清算、託管等金融基礎設施體系,聚焦提升上海金融基礎設施運營機構
的國際化程度和危機應對能力。加強監管科技的應用,優化金融科技發展佈局,完善金融
科技全鏈條生態系統。
我們將始終以國家使命為指引,充分發揮上海的資源稟賦優勢,以市場化、國際化、法
治化、數字化、綠色化為方向,努力把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成為金融與科技融合創新的
引領者、服務綠色低碳轉型的示範樣板、金融風險管理與壓力測試的試驗區,不斷開創上
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新局面,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更大貢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