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18 19世紀英語世界的戲曲評論 ISBN:9787512686786 出版社:團結 著編譯者:赫德 頁數:35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257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整合英語世界對中國戲曲介紹和研究的理論著作。本書搜集了18、19世紀英語世界里的28篇有關中國戲曲的評論與介紹文章。中國戲曲是中國獨有的戲劇舞台藝術,世界史進入地理大發現時代以後,戲曲開始被另外一種文明「發現」,並被用「他者」視角進行端詳和審視,於是就有了西方人對中國戲曲的評論文字。最初的記述來早期來華的天主教傳教士,隨後西方漢學/戲曲學作為專業學科逐漸興起,鴉片戰爭以後更是有眾多來到中國的西方人對戲曲發表了各種不同角度和立場的見解。作者簡介 廖琳達,就職於國家圖書館海外中國問題研究資料中心,北京外國語大學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專業博士,方向為海外中國戲劇研究,著有博士論文《1840年前西方的中國戲曲接受與研究》(待出版),編有《中國戲曲西方譯介研究文獻彙編(1735-1909)》(學苑出版社2023年版,共十輯)。目錄 一、赫德《論中國戲劇,特別是關於前述的悲劇》(1751)二、珀西《1719年廣州上演的一部中國戲的故事梗概》編者按(1761) 三、馬戛爾尼在天津、熱河的看戲評論(1793) 四、斯當東在天津、熱河的看戲評論(1793) 五、巴羅在中國的看戲評論(1793) 六、溫特伯瑟姆《關於中華帝國的歷史、地理和哲學》論戲曲(1795) 七、戴維斯《中國戲劇簡論》(1817) 八、佚名《中國戲劇》(1817) 九、小斯當東《1712至1715年中國使臣出使土爾扈特汗國記》譯著前言論戲曲(1821) 十、戴維斯《漢宮秋》雜劇英譯本序(1829) 十一、戴維斯《好逑傳》小說英譯本前言談詩歌和戲曲翻譯(1829) 十二、佚名《戴維斯的(漢宮秋)翻譯》(1830) 十三、雅裨理《1830-1833年居留中國及其鄰國日記》談戲曲(1835) 十四、戴維斯《中華帝國及其居民概述》論戲曲(1836) 十五、亨特《補缸》譯本說明談廣州演戲(1838) 十六、衛三畏《補缸》譯本編者按(1838) 十七、李太郭《中國人的戲劇娛樂》(1841) 十八、福瓊記錄的看戲(1847) 十九、衛三畏《巴贊的(中國戲劇)》(1849) 二十、斯卡斯《在華十二年》談觀戲感受(1860) 二十一、戴維斯《19世紀上半葉中國文學在英國的興起與發展》(1865) 二十二、戴維斯《戲劇、小說與浪漫故事》(1865) 二十三、盧公明《中國人的社會生活》談演戲(1866) 二十四、倪維思《中國和中國人》論戲曲(1868) 二十五、司登得《中國戲劇》(1876) 二十六、菲奇《在一個中國劇院》(1882) 二十七、阿理嗣《中國音樂》談戲曲音樂(1884 ) 二十八、麥克道爾《中國戲劇》(1885) 二十九、道格拉斯《中國故事集》前言論戲曲(1893) 三十、亞當斯《中國戲劇》(1895) 三十一、馬士德《中國戲劇》(1895) 三十二、丁韙良《中國一個甲子》談戲曲(1896) 三十三、斯坦頓《中國戲劇》(1899) 三十四、明恩溥《中國鄉村生活》論鄉村戲劇(1899) 三十五、古恆《中國戲劇》(1900) 三十六、翟理斯《中國文學史》里的戲曲史論(1901) 三十七、泰瑞爾《紐約唐人街戲劇》(1903) 三十八、麥嘉湖《中國生活側記》談民眾戲劇(1907) 三十九、麥嘉湖《中國人生活的明與暗》談戲劇和演員(1909) 四十、歐文《唐人街戲劇》(1909)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