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理法講義 韓世明 978751328351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中醫藥
NT$1,005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傷寒論》理法講義
ISBN:9787513283519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
著編譯者:韓世明
頁數:52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278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韓世明教授一直致力於《傷寒論》的研究,尤其對氣化學說、開闔樞理論等有獨特的見解,並將其運用於臨床以指導疑難病的治療。本書分上下兩篇。上篇總論,主要講解《傷寒論》經旨。其中前論簡述了張仲景的生平及其對中醫學理論與臨床的貢獻、《傷寒論》的成書背景等,並簡要介紹了歷史上對《傷寒論》錯簡認識的源流,及仲景編排《傷寒論》十卷的思想方祛及意義、《傷寒論》的氣化理論,尤其對張仲景在《傷寒論,自序》中所說的「經絡府俞,陰陽會通」等進行了深入講解,闡明了經絡陰陽會通的原理,更闡明了「府俞的陰陽會通」即為本于開闔樞的三焦氣化之機。下篇是對十卷本《傷寒論》進行逐條講解。每條原文下根據需要設註解、提要、講解、醫論等,凡是重複出現的條文,因在前面已經做過較為詳細的講解,因此只設簡述。本書適合中醫院校及臨床醫生閱讀參考。

作者簡介

韓世明,北京市房山區中醫醫院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張斌教授的碩士研究生及學術繼承人。北京中醫藥大學劉渡舟教授的博士研究生。1986∼1991年在內蒙古醫學院中醫系傷寒教研室任教。碩士和博士階段的研究課題均為《傷寒論》氣化學說的理論研究。作為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榮獲者,學術著作《再傳傷寒論》於2008年11月由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再傳傷寒論》傳承了張斌教授和劉渡舟教授的優秀學術思想,並有所創新,為繼張斌教授所著《傷寒理法析》之後又一系統論述《傷寒論》氣化學說的學術專著。

目錄

上篇 《傷寒論》經旨
一、前論
(一)《傷寒論》的作者及其學術境界
(二)張仲景的著作
(三)《傷寒論》簡介
(四)《傷寒論》成書的年代背景
(五)談《傷寒論》中的「六經」
(六)《類證活人書》對《傷寒論》的認識偏差
(七)對《傷寒論》錯簡重新排序
(八)張仲景編排《傷寒論》十卷的思維方式
(九)《傷寒論》氣化學說的傳承
二、《傷寒論》氣化理論
(一)論「天布五行,以運萬類,人稟五常,以有五藏」
(二)論經絡的陰陽會通
(三)論「天地合氣,命之曰人」
(四)以一年為周期六氣的兩種排列方式
(五)深藏於地下的五行之氣
(六)氣立與神機
(七)論五臟與六腑的不同功用
(八)五臟六腑的原動力在於天地之氣貫通於人體
(九)論人體五行與六氣的聯繫及不同的作用方向
(十)論腎命之火
(十一)從「開闔樞」談府俞的陰陽會通
(十二)《傷寒論》的六經是經絡與府俞的陰陽會通
(十三)論榮衛血氣津液主持於六經
(十四)六經標本中氣從化論是對六經兩兩相合的三個系統的認識
(十五)論六經正氣傳經
(十六)論以經絡為統領的人體脈絡系統
(十七)談六經及六經為病
(十八)談辨證論治大法
(十九)略談《傷寒論》的病因病機
(二十)《傷寒論》六經生理與病理概要
下篇 條文講解
卷第一
平脈法第一
辨脈法第二
卷第二
傷寒例第三
辨痙濕喝脈證第四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第五
卷第三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第六
卷第四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第七
卷第五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第八
辨少陽病脈證並治第九
卷第六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第十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第十一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第十二
卷第七
辨霍亂病脈證並治第十三
辨陰陽易差后勞復病脈證並治第十四
辨不可發汗病脈證並治第十五
辨可發汗病脈證並治第十六
卷第八
辨發汗后病脈證並治第十七
辨不可吐第十八
辨可吐第十九
卷第九
辨不可下病脈證並治第二十
辨可下病脈證並治第二十一
卷第十
辨發汗吐下后病脈證並治第二十二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