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構建兩岸交往機制的法律問題研究 ISBN:9787522521732 出版社:九州 著編譯者:周葉中 段磊 叢書名:國家統一理論論叢 頁數:26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198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海峽兩岸之間的交往,既是為滿足兩岸民眾日常生活所需,又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現階段,兩岸之間從零散、簡單、單向的交往,向著多元、複雜、雙向的交往轉變。兩岸交往日趨升溫,業已成為增進兩岸民眾情感和強化兩岸聯結的重要方式。因此,推動兩岸交往機制的建構,秉持一個中國原則,從而實現兩岸交往的常態化與制度化,破除兩岸交往的政治障礙與法律障礙,對於兩岸在深化交往中積累全方位互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並且能夠為兩岸形成和平發展的制度框架提供有益借鑒。 本書即以構建兩岸交往機制的法律問題為立足點,圍繞兩岸交往問題展開研究。本書的出版既可作為相關問題研究參考之用,為解決兩岸交往法律問題提供參考,對規範兩岸交往,推動兩岸交流合作也意義重大。作者簡介 周葉中,現任武漢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主持或參与完成各類科研項目30多項,獨著、主編或與人合著學術專著、教材40多部,發表專業學術論文200多篇;曾被評為中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湖北省「十大傑出青年」、湖北省「新長征突擊手標兵」;曾獲全國青年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司法部全國優秀法學科研成果一等獎、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霍英東教育基金會全國高校青年教師獎一等獎、寶鋼教育基金會全國優秀教師獎、教育部全國「高校青年教師獎」、國家級教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等各類獎勵30多項,入選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三個一百」原創圖書出版工程等。主要兼職:中國憲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兩岸及港澳法制研究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第七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法學組),教育部高等學校法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湖北省第十二屆人大代表兼法制委員會委員,武漢市人民政府參事,等等。目錄 第一章 兩岸「大交往機制」的提出與論證第一節 兩岸「大交往機制」:概念提出與意涵廓清 第二節 「兩岸內」交往機制:兩岸民眾的交往機制 第三節 「兩岸間」交往機制:兩岸公權力機關的交往機制 第四節 「兩岸外」交往機制:兩岸在國際社會的交往機制 第二章 兩岸交往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正當性危機及其消解 第一節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正當性:概念闡釋與理論要素 第二節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正當性的危機:認同危機與民意認受性 第三節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正當性的基礎:從民族主義到民眾參与 第四節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正當性的強化:參与民主下的機制建構 第三章 兩岸公權力機關的交往機制 第一節 兩岸公權力機關交往機制的核心地位 第二節 兩岸公權力機關交往機制的組織模式構建 第三節 兩岸公權力機關交往機制的程序設計 第四節 兩岸公權力機關交往機制下兩岸政治性合作的前景 第四章 兩岸法制的形成機制與實施機制 第一節 兩岸法制的概念和淵源 第二節 兩岸涉對方事務立法的完善與實施 第三節 兩岸協議體系的完善與實施 第五章 法治型兩岸關係發展模式與兩岸交往制度依賴的形成 第一節 兩岸涉對方事務政策之脈絡敘述與評析 第二節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策依賴及其弊病 第三節 兩岸交往機制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制度依賴及其形成 第四節 兩岸交往機制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階段性轉變 第六章 兩岸交往綜合性框架協議與兩岸交往機制的規範化 第一節 兩岸交往綜合性框架協議的總體思路 第二節 《海峽兩岸交往綜合性框架協議》(建議稿)逐條釋義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