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階層犯罪論體系的訴訟品格 ISBN:9787515413129 出版社:當代中國 著編譯者:鄧超 頁數:26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152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犯罪構成理論體系傳統定位於實體評價機制之中,如何將其實體評價的功能向程序側面拓展,不僅是刑事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實現刑事法治統一性的具體展開。本書以「階層犯罪論體系的訴訟品格」這一命題為視角,循著刑事一體化的研究思路,以關係的發現為理論研究起點,以實踐的價值為理論研究落腳點,運用歷史發現、比較分析和規範推演等研究方法,梳理了階層犯罪論體系的本體意義、階層犯罪論體系對訴訟程序的關照性,以及階層犯罪論體系之於訴訟模式、訴訟進程、證據證明和刑事辯護的重要指引價值。作者簡介 鄧超,河南安陽人,北京大學刑法學博士,深圳市司法局助理研究員。曾參与多項國家社科基金課題項目研究、並深度參与《最新刑事訴訟法釋評》《遏制監所暴力與監所體制改革》《勞教制度廢除后之國家制裁體系重構》《現代醫療技術中的生命倫理及法律問題研究》等專著或教材編寫工作,在專業刊物上發表《階層性犯罪構成視閾下的證明標準探析》《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的內在邏輯和深圳實踐》等10餘篇學術論文,其中《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刑法介人路徑探析一一以P2P網路借貸行為的規製為切入點》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目錄 第一章 規範之間的「穿透力」與價值「銜接」一、問題之提出 二、研究之意義 三、學科視野與研究範式 四、研究方法與研究導向 第二章 階層犯罪論體系的本體意義 一、犯罪構成理論體系的理論「爭鳴」 二、階層犯罪論體系之歷史嬗變 三、階層犯罪論體系——基於邏輯的演繹和甄別 四、階層犯罪論體系的中國引入與理論建構 五、「階層性」與「耦合性」之博弈 六、階層犯罪論體系的功能和定位 第三章 刑事一體化視域中的階層犯罪論體系 一、階層犯罪論體系對訴訟程序的關照 二、實體和程序的互動理論模型 三、階層犯罪論體系:以全面的邏輯作為程序架構的導向性因素 四、有效應對刑事訴訟的複雜面向 五、實質的正義和程序的正義 第四章 階層犯罪論體系之於訴訟模式——不斷被釐清的「當事人」色彩 一、刑事訴訟模式的變遷——平等觀念的產生和發展 二、階層犯罪論體系的司法權能——促進「兩造」對抗元素的產生 三、階層犯罪論體系與程序主體 四、階層犯罪論體系指引下的當事人平等「交涉」 五、控辯合作:正義的價值延展與對抗的動態把握 第五章 階層犯罪論體系之於訴訟進程——具有邏輯的「先在性」 一、階層犯罪論體系的程序向度:凸顯評價的層次性和充分性 二、為立案階段的裁量提供標準 三、限制偵查人員的傾向性操作 四、審查起訴階段的「進」與「退」 五、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實施 第六章 階層犯罪論體系之於證據證明——從回應到互動 一、階層犯罪論體系使證明距離得以對象化 二、階層犯罪論體系與證明對象 三、階層犯罪論體系與證明責任 四、階層犯罪論體系與證明標準 第七章 階層犯罪論體系之於辯護——不僅是技術性的,更是結構性的 一、階層犯罪論體系之目的雙重性——「人罪」和「出罪」 二、消極性犯罪構成要件的「顯性化」 三、超法規阻卻事由的位置和功能 四、從限制控訴方權力到增強辯方權利 五、階層犯罪論體系與有效辯護 第八章 階層犯罪論體系:一種理性的犯罪干預 一、作為「理性選擇行為」的犯罪構成理論體系 二、合理地組織了對犯罪的反應 三、以一種更具「客觀性」外觀的方式來發揮「劃線」功能 四、維護刑事法治的統一性和穩定性 五、超出局部的基礎性動蕩——促進刑事訴訟法學的教義入徑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