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 (2022年版)》案例式解讀 初中分冊 9787576044713 蔡明主編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
NT$369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 (2022年版)》案例式解讀 初中分冊
ISBN:9787576044713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
著編譯者:蔡明主編
叢書名:大夏書系
頁數:24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120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為導向,標志著課程改革已經進入深化階段。尤其是語文課程標準里「學習任務群」的提出,對一線的語文教學帶來巨大的挑戰。為了闡發修訂后課程標準的內涵,及時總結新課程的經驗,聚焦課程實施中的難點問題、典型問題,在深入調研、分析教學現狀的基礎上,本書篩選出初中語文一線教師急需解決的問題,將這些問題與課程標準中相應的重點、難點問題結合起來成為全書要探討的核心問題,並選擇一線教學中的典型案例,以案例是否能發現、認識、解決問題為宗旨,通過案例來模擬、反思、重現教師的教學,力圖讓老師能進入情境,通過分析、比較,將他人的經驗內化為自己的知識,進而將課程標準的理念落實到課程。

作者簡介

蔡明 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特級教師、江蘇省名教師、《中國教育報》2012年度全國「推動讀書十大人物」、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學術委員、蘇州市初中語文名師發展共同體總領銜人、蘇派作文教學研究中心主任:倡導與踐行生態教育,主張教育即生態、語文即成長、課堂即生態場,指導教師在課研、科研、群研、跨研中豐盈個體、強大群體、發展教育,先後有十多名生態教育團隊成員成長為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指導學生在自學、互學、樂學、深學中立言立志、求真尚美臻善、爭做理性生態人:出版《蔡明講語文》《向著生態美麗那方》等圖書二十余本,生態語文、開放型作文教學研究等項目獲基礎教育成果國家二等獎、省特等獎和省教科研成果二等獎。

目錄

第一部分 「課程性質"解讀
01 如何理解語文綜合性與實踐性統一、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課程性質?
02 如何引導學生體認和傳承「三大文化」,彰顯語文課程以文化人、培根鑄魂的育人導向?
第二部分 「課程理念」解讀
03 如何理解「素養型課程目標體系」並以之指導教學實踐?
04 如何打造促進學習方式變革的課堂樣態,以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第三部分 「課程目標」解讀
05 如何正確把握核心素養四個方面的關係?
06 語文課程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07 如何把握核心素養、課程目標、課程內容三者的關係?
08 如何在培養學生思想道德和正確「三觀」的過程中充分體現「語文味」?
09 如何開展「識字與寫字」語文實踐活動?(以書法教育為例)
10 如何開展「閱讀與鑒賞」語文實踐活動?(以多種材料和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教學為例)
11 如何開展「表達與交流」語文實踐活動?(以做實做好觀察生活、發現生活和抓住事物特徵等寫作奠基工程為例)
12 如何開展「梳理與探究」語文實踐活動?(以引導學生用文字、圖表、圖畫、照片等展示和表達學習成果為例)
第四部分 「課程內容」解讀
13 如何在突出「三大文化」主題的同時兼顧其他主題?
14 如何釐清學習任務群、學習主題、語文實踐活動的關係?
15 如何在語文學習任務群教學中確定學習主題?
16 如何在語言運用實踐中實施「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學習任務群?
17 如何引入多種媒介實施「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
18 如何通過「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群引導學生形成豐富的情感體驗,並能運用不同的方式進行創意表達?
19 如何通過「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學習任務群引導學生客觀、全面、冷靜地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
20 如何實施「整本書閱讀」學習任務群?
21 如何發揮跨學科學習實踐活動的整體育人優勢?
第五部分 「學業質量」解讀
22 如何全面理解語文課程學業質量標準,並以之為依據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
23 如何培養學生形成探究漢字規律的意識,養成積累詞句、段落的習慣,健康、規範且富有個性地選擇和使用語言?
24 如何引導學生有理有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25 如何培養學生對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
26 如何引導學生在文學體驗活動中提煉他人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策略,用以解決自己的問題?
27 如何基於跨學科學習的學業質量標準,培養學生創意策劃、活動參与和成果表達的能力?
第六部分 「課程實施」解讀
28 如何實現教學的連續性和進階性?
29 如何創設真實、適切且富有意義的學習情境,凸顯語文學習的實踐性?
30 如何實現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深度融合?
31 如何引導學生開展自我評價?
32 如何設計綜合性、探究性和開放性作業?
33 如何開展整本書閱讀和跨學科學習的階段性評價?
34 如何從日常生活、文學體驗、跨學科學習的角度科學設置命題情境?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