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園林通史 (第2版) 張健 陳宇 978756809589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
NT$444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外園林通史 (第2版)
ISBN:9787568095891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
著編譯者:張健 陳宇
叢書名:普通高等學校「十四五」規劃風景園林專業精品教材
頁數:42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081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本書在尊重前輩專家學者的相關學術理論的基礎上,充實了相關的內容,提出一些關於園林歷史認識的新觀點。目前市場上已出版的相關教材中,除中國本土和西歐的園林歷史內容較為詳細外,對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園林歷史介紹極少,甚至沒有,而本書在編寫中較為詳細地介紹了日本、韓國、印度、伊朗(古代波斯)等國家和地區的相關內容,並對相關文化背景進行了簡要的介紹和闡述,並且本次修訂還增加了一些數字化配套資源,完善相關內容。

內容簡介
《中外園林通史(第二版)》全面地介紹了中外園林景觀的發展歷程和其所蘊含的文化背景,並對國內外景觀設計的理念和發展趨勢進行了介紹。全書分為四大部分,共二十一章,系統而全面地介紹了歐亞非大陸上各個國家和地區園林景觀的發展情況,以及園林景觀所體現的歷史與文化背景。其中,中國部分有九章,介紹了中國古典園林的歷史與文化背景;東方部分有四章,主要介紹了東南亞地區和西亞地區的古代園林和發展史;非洲部分有兩章,主要介紹的是古埃及的園林和現代非洲園林景觀的發展與建設;西方部分有六章,主要介紹了歐洲地區園林景觀的發展歷程和歷史文化背景。*后,對於中西方古典園林的景觀特點、審美思想、文化背景進行了對比和綜述。

作者簡介
張健,瀋陽建築大學建築與規劃學院景觀系教授,畢業於同濟大學,研究方向為園林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理論、風景區規劃與旅遊設計理論等。主持並參与了多項*、省部級科研課題,並多次獲得遼寧省優秀勘察設計獎、遼寧省自然科學成果獎、省社科聯優秀論文獎等獎項;在《中國園林》《規劃師》《古建園林技術》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近年來在東北地區古代園林研究、近代城市公共綠地研究、古建園林遺產保護與研究、城市園林綠地規劃等方面發表相關學術論文30餘篇;主持並參与縱向和橫向科研課題40餘項,主持撰寫專著、教材多部。

目錄

目錄
緒論
第一篇 中國部分
第一章 中國古典園林總說
第一節 園林景觀的發展歷程
第二節 中國古典園林的分期
第三節 中國古典園林的類型與特點
第二章 中國古典園林的幼年期——商、周、秦、漢(公元前11世紀—公元220年)
第一節 歷史與文化背景
第二節 商、周時期的園林
第三節 秦、漢時期的園林
第三章 中國古典園林的轉折期——魏、晉、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
第一節 歷史與文化背景
第二節 皇家園林
第三節 私家園林
第四節 寺觀園林
第四章 中國古典園林的全盛期——隋、唐(公元581年—公元907年)
第一節 歷史與文化背景
第二節 隋、唐時期的城市建設與園林建設
第三節 皇家園
第四節 私家園林
第六節 其他園林
第五章 中國古典園林的成熟前期——兩宋(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
第一節 歷史與文化背景
第二節 宋朝的城市建設與園林建設
第三節 皇家園林
第四節 私家園林
第五節 寺觀園林
第六節 同時代的遼、金園林
第七節 公共園林
第六章 中國古典園林的成熟中期——元、明、清初(公元1271年—公元1736年)
第一節 歷史與文化背景
第二節 元、明、清時期的城市建設與園林建設
第三節 皇家園林
第四節 私家園林
第五節 寺觀園林
第六節 其他園林
第七節 造園理論著作與造園名家
第七章 中國古典園林的成熟後期——清中葉至清末(公元1736年—公元1911年)
第一節 歷史與文化背景
第二節 皇家園林
第三節 私家園林
第四節 寺觀園林
第五節 少數民族園林
第六節 其他園林
第八章 中國古典園林綜述
第一節 皇家園林的發展歷程與主要成就
第二節 私家園林的發展歷程與主要成就
第九章 中國近現代的園林建設
第一節 歷史與文化背景
第二節 鴉片戰爭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時期的園林
第三節 民國時期的園林與城市建設
第四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園林發展與建設歷程
第二篇 東方部分
第十章 東亞地區的古代園林
第一節 日本的古代園林
第二節 朝鮮半島的古代園林
第十一章 東南亞地區的古代園林
第一節 印度的古代園林
第二節 泰國、緬甸、柬埔寨的古代園林
第三節 馬來群島的古代園林
第十二章 古代西亞園林
第一節 古代兩河流域概述
第二節 古代兩河流域的園林
第十三章 古代波斯的園林
第一節 波斯帝國與波斯園林
第二節 波斯的伊斯蘭園林
第三篇 非洲部分
第十四章 古埃及的園林
第一節 歷史與文化背景
第二節 古埃及的文化
第三節 古埃及的園林
第十五章 現代非洲園林景觀的發展與建設
第一節 南非的現代園林景觀建設
第二節 非洲其他
第十六章 古代的歐洲園林
第一節 愛琴文明與古代希臘
第二節 古希臘的城市建設與園林
第三節 古羅馬的城市建設與園林
第十七章 中世紀的歐洲園林
第一節 歷史與文化背景
第二節 西班牙的伊斯蘭園林
第十八章 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園林
第一節 歷史與文化背景
第二節 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園林
第三節 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園林對歐洲其他國家園林的影響
第十九章 君主集權時期的歐洲園林
第一節 歷史與文化背景
第二節 路易十四與勒?諾特爾式園林
第三節 法國古典主義園林經典作品
第四節 勒?諾特爾式園林在歐洲的影響
第二十章 工業革命之後的歐洲園林
第一節 歷史與文化背景
第二節 影響18紀風景園形成的人物與作品
第三節 英國自然風景園實例
第四節 英國自然風景園對歐洲造園的影響
第二十一章 歐美國家的近現代園林
第一節 歷史與文化背景
第二節 奧姆斯特德與紐約中央公園
第三節 現代園林規劃設計的理論與實踐
綜述—— 中西方古典園林對比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緒論
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園林景觀藝術和園林文化像一顆璀璨的明珠,凝聚著文明的精華,體現著社會的發展,反映著朝代的興衰。可以說,集藝術、技術、文化於一身的園林景觀與園林文化,集中反映著人類對於理想生活狀態的追求,體現著人類社會的精神狀態、人類文明的發展程度及人類對理想家園的暢想。因此,不論哪個國家、哪個時代的造園,其園林景觀都寄託著當時人們的情感與理想,其物質內容與精神需求合二為一,是當時人們所追求的理想家園。
從基督教《聖經》中所描繪的伊甸園、佛教所宣揚的極樂世界到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瑤池,美好的景觀、優越的生活環境、安逸的生活狀態,是這些理想境界的共同特點。這些神話既反映了當時人們對於理想園林景觀的想象,又體現了古代的人們對於這種物質和精神同時得到滿足,即身心共享的理想生活環境的追求。然而,在經濟不發達的古代,對於這種理想生活的追求,只有少數人,即那些擁有當時社會上絕大部分財富的帝王貴族和有錢人才能夠實現,他們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實力使他們能夠獲得當時*好的物質材料與技術支持。通過對古今中外各國的苑囿和庭園景觀進行研究,可以看到,這些園苑大都集中了當時*好的建築材料和*優美的造景元素,體現著當時*流行的審美思想和設計理念,並採用了當時*先進的技術。儘管有很多客觀原因使一些園林景觀未能留存至今,但毋庸置疑的是,這些美麗的園苑體現著人類對美的欣賞與追求、對生存環境的不斷創新,可以說,園林是人類的理想家園。
一、四大文明與園林文化
中國、印度、埃及、巴比倫是世界公認的四大文明古國,在這四個國家,伴隨著各自的文明發展,園林景觀與園林文化的發展同樣璀璨奪目。徜徉其間,我們會發現古代埃及的庭園體現著當時先進的農業文明成果,古代巴比倫的空中花園壯美奇幻,古代印度的庭園浸潤著哲學與宗教的理想,古代中國的園林包容著千山萬水
在這些古代文明發達的地區,園林景觀的形成有著深厚的社會文化背景,並得到了當時發達的科技與工藝的有力支持,自然而然地成了人類文明的結晶。
古代埃及發達的農業文明,特別是測量學與數學的發展,影響著古代埃及園林的布局形式,使其從實用的種植園圃發展成園林雛形,形成了規整而精巧的布局'古埃及人的世界觀又促進了當時聖苑、墓園的產生。由於埃及大部分地區的自然環境不佳,乾旱少雨、森林匱乏,這促使了其引水灌溉技術的發達,表現在園林中就形成了強烈的人工氣息,這是西方規則式園林的前身。
古代巴比倫文明由兩河流域的農業文明孕育而來。據近現代的考古證實,古代巴比倫文明對西方文明的影響也許更為深遠,其在建築藝術與園林審美文化方面,深刻地影響著西方世界。古代巴比倫的園林藝術與建築藝術交相輝映,其建築技術、灌溉設施及園藝水平,都達到了相當高的程度。古代巴比倫園林藝術的代表作品空中花園,是享譽世界的古代七大奇?之一。
古代印度人理想的樂園是佛教的凈土宗所宣揚的極樂世界。根據佛經的描述,在這個環境中,四周珠寶鑲嵌、雕欄環繞、水清花香,定時有曼陀羅花雨。這是一處與當時印度所處的熱帶乾燥、炎熱氣候環境相對的所在,反映了早期印度地區的居民對於這種理想生活環境的嚮往和追求。
以中國為代表的東亞園林景觀,是遵循對自然山水的欣賞和審美道路的發展而來的。從中國有史記載的帝王苑囿到明清的園林,雖然園林景觀與園林文化的發展歷程悠遠漫長,但總的來說,對於自然山水的審美思想一直沒有改變。在發展後期,更加註重對自然美的抽象與升華,即園林寫意手法的運用和景觀氛圍的營造,形成了中國古典園林特有的山水景觀與審美文化。
總的來說,四大文明的發祥地各自孕育出了獨特的園林景觀與園林文化。這些園林景觀與園林文化與本地區的社會歷史進程同步發展,從*初的產生到蓬勃發展,再由興盛到衰敗的過程,同時也印證著朝代的更替與歷史的興衰。
人們創造園林,是為了給自己創造一處理想的生活環境,擺脫外界的煩惱,躲避現實的困惑,追求身心的自由。因此,園林的內容形式,即園林景觀所代表的思想和內涵實際上是與現實相對立的,正如各民族神話中所敘述的樂園是一種理想多於現實、抽象的內涵多於具象景觀的理想環境。這一特徵在中國的古典園林中表現得尤為明顯。

前言/序言
前言
人們創造園林,是為了給自己創造一個理想的生活環境,擺脫外界的煩惱,躲避現實的困惑,追求自由身心的所在。因此,園林的內容形式,即園林景觀所代表的思想和內涵實際上是與現實相對立的,正如各民族神話中所敘述的樂園是一種理想多於現實、抽象內涵多於具象景觀的理想環境。這一特徵在中外各個國家的園林中都表現得極為明顯。
從古今中外各國的園林景觀可以看到,這些園林大都集中了當時*好的建築材料和*優美的造景元素,體現了當時*流行的審美思想和設計理念,並應用了當時*先進的建造技術。這些美麗的園林體現著人類對美的欣賞與追求和對生存環境的不斷改進與創新。隨著科學技術與生產力的發展,園林景觀的構景內容和組成方式也由簡單到複雜、由粗朴到精緻,而各地區與各民族的歷史文化背景,又使園林的表現形式呈現出不同的風格與體系。不同的園林景觀形態體現著不同的文化背景,對比中外各個國家的園林景觀設計手法和表現形態,可以看到其所反映的東西方文化在哲學、美學、思維方式和文化背景上的根本差異。
近現代園林的發展,表現為內容與性質的變化。不同於工業革命之前的大部分園林私有的形式,出現了向公眾開放的公共園林,並由封閉的內向型轉變為開放的外向型。園林日益成為城市規劃建設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成為市民日常遊憩與交往活動的場所,併發揮著正面的社會效益,改善著城市的環境質量和人民的生活水平。與此同時,園林景觀的設計理念開始廣泛地將生態學、環境科學及各種先進的工程技術融入其中,特別是在當代的學科建設中,建築學、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三者的關係已密不可分,互相融合、互為補充、互相促進,使得園林學科的領域大大拓寬,成為一門涉及面極為廣泛的綜合學科。
縱觀園林景觀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其是與人類社會文化的發展息息相關的,它不僅體現著地區與民族的文化背景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而且伴隨著歷史的興衰而變遷。由於對環境和自身認識的深入,人們愈來愈認識到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的重要性,園林景觀的形成也體現出了這種變化,為人們所喜愛的景觀更多表現的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自然親和的關係。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園林景觀發展的必然結果。
近年來,社會對園林景觀設計類專業的迫切需求,反映了人們對自身所處環境的重視,這也使得園林景觀設計類專業迅速發展。園林景觀設計類專業的教學範圍愈來愈廣,對相關專業教材的需求愈加迫切。本書將中國與外國的園林發展史合二為一,內容簡潔明了、通俗易懂,既方便高校師生的教與學,同時也可以作為有關學習者與園林愛好者了解中外園林文化的簡明讀本。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