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間接侵權制度研究 李照東 978751308168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知識產權
NT$56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專利間接侵權制度研究
ISBN:9787513081689
出版社:知識產權
著編譯者:李照東
頁數:24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782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專利間接侵權制度是專利法的重要制度之一。從世界範圍來看,知識產權制度比較完善的國家大多已在本國構築了相對完善的專利權保護體系。就專利權保護而言,這些國家既規定了傳統的「專利直接侵權行為」,還構建了新興的「專利間接侵權行為」。相比較而言,我國的專利間接侵權制度還不是很發達,或者說是尚處在起步階段。首先,在專利立法方面,專利間接侵權制度的構建已提上日程。其次,在理論研究方面,專利間接侵權制度日漸成為專利法的研究熱點之一,在學界引起了廣泛討論。最後,在司法實踐方面,由於立法的缺失有關專利間接侵權案件的司法裁判標準並不統一,由此引發了更多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如何釐清專利間接侵權與專利直接侵權、專利共同侵權之間的區別,構建符合我國國情的專利間接侵權制度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

作者簡介

李照東,山西永濟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產權法博士、西北政法大學國際法學在站博士后。現為西北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講師,國家級涉外法治研究培育基地西北政法大學涉外法治研究中心、陝西(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西北政法大學國際法研究中心、絲綢之路區域合作與發展法律研究院(中國法學會授牌)研究人員。兼任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研究基地成員、陝西省公眾科學素質與法治國家建設研究中心研究員、陝西省首批知識產權海外維權專家、西安仲裁委員會知識產權仲裁院研究員、西安仲裁委員會仲裁員、北京市康達(西安)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主要從事知識產權法、國際知識產權法、國際經濟法領域的教學、科研和法律服務工作。

目錄

導論
第一節 選題的背景和意義
一、選題的背景
二、選題的意義
第二節 國內外專利間接侵權制度研究現狀
一、國內研究現狀
二、國外研究現狀
三、目前研究存在的矛盾與不足
第三節 總體思路、主要內容與研究方法
一、總體思路
二、主要內容
三、研究方法
第四節 本書的難點和創新點
一、本書的難點
二、本書的創新點
第一章 專利間接侵權制度概述
第一節 專利間接侵權的概念與構成要件
一、專利間接侵權的概念
二、專利間接侵權的構成要件
第二節 我國專利間接侵權制度的發展歷程
一、1984年《專利法》及第一次修改:未涉及專利間接侵權
二、2000年《專利法》修改:關於專利間接侵權的首次熱議
三、2008年《專利法》修改:關於專利間接侵權的討論高潮
四、《專利法》第四次修改:專利間接侵權被納入修訂草案但未通過
第三節 我國專利間接侵權制度的立法狀況
一、專利間接侵權裁判依據的法律規範
二、規範專利間接侵權行為的司法解釋
三、與專利間接侵權裁判有關的指導性文件
第四節 我國專利間接侵權類型梳理
一、太原重型機器廠案:生產或銷售專用於產品專利的關鍵部件
二、高壓電器案:分別實施方法專利的部分步驟
三、密啶衍生物案:生產或銷售專用於實施方法專利的材料
四、全耐火纖維複合防火隔熱捲簾案生產專利產品的半成品
第五節 網路環境下專利間接侵權制度的發展趨勢
一、電子商務領域專利侵權的現狀分析
二、《侵權責任法》對網路間接侵權的首次回應
三、《送審稿》對網路間接侵權的持續關注
第六節 我國台灣地區的專利間接侵權制度
一、我國台灣地區的專利間接侵權理論研究
二、我國台灣地區的專利間接侵權實務
三、我國台灣地區專利間接侵權的經驗評析
本章小結
第二章 專利間接侵權制度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專利間接侵權制度的法哲學闡釋
一、專利間接侵權制度存在的根基:洛克財產權勞動理論
二、專利間接侵權制度構建的準繩:利益平衡理論
第二節 專利間接侵權的法經濟學解讀
一、知識產權激勵理論
二、專利制度層面激勵理論的分析
三、專利間接侵權規則中的激勵理論
第三節 專利間接侵權制度的民法學思考
一、專利間接侵權的性質
二、專利間接侵權與專利直接侵權的關係
三、專利間接侵權與專利共同侵權的關係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專利間接侵權制度比較研究
第一節 美國專利間接侵權制度
一、美國專利間接侵權相關概念的界定
二、美國專利間接侵權制度發展歷程
三、美國輔助型專利間接侵權構成要件分析
四、美國引誘型專利間接侵權構成要件分析
五、美國專利間接侵權與直接侵權行為的法律關係
六、美國專利間接侵權的主觀標準要件
第二節 歐盟專利間接侵權制度
一、歐盟專利間接侵權概況
二、《歐共體專利公約》對專利間接侵權的規定
三、歐盟專利間接侵權構成要件分析
第三節 德國專利間接侵權制度
一、《德國專利法》對專利間接侵權的規定
二、德國專利間接侵權的發展
三、德國專利間接侵權的構成要件分析
第四節 日本專利間接侵權制度
一、日本專利間接侵權發展概況
二、日本專利間接侵權典型案例
三、日本專利間接侵權構成要件分析
四、日本專利間接侵權的經驗評析
第五節 專利間接侵權制度的比較
一、專利間接侵權的類型
二、專利間接侵權的行為方式
三、專利間接侵權行為的對象必須是特定的產品
四、專利間接侵權的主觀過錯必須是故意
五、專利間接侵權與專利直接侵權的關係
本章小結
第四章 我國專利間接侵權的現狀與反思
第一節 《專利法》並未規定專利間接侵權
一、《專利法》不能有效規制專利間接侵權行為
二、《專利糾紛解釋(二)》效力層次不如法律
三、《專利侵權意見》不能作為裁判的依據
第二節 我國專利間接侵權概念不明確
一、法院的內部指導文件中的「專利間接侵權」
二、法院的司法判決中的「專利間接侵權」
第三節 專利間接侵權範圍尚存爭議
一、專利間接侵權範圍之爭議
二、《專利糾紛解釋(二)〉全面規定了「教唆侵權」和
「幫助侵權」
三、部分司法案例中承認了專利間接侵權的域外效力
第四節 專利間接侵權構成要件不明確而引發的裁判不一
一、標準並不統一:專利間接侵權是否需要有專利直接侵權
二、提供「專用部件」是否需要認定主觀過錯
第五節 「共同侵權規則」不能完全適應「專利間接侵權行為」
一、共同侵權規則的變遷
二、專利間接侵權行為與共同侵權規則的不一致
第六節 網路專利間接侵權規則尚須細化
一、必要措施不夠明確
二、未規定錯誤通知的法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