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採掘業法 達米羅拉.S.奧拉烏依 978751978477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法律
NT$75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非洲採掘業法
ISBN:9787519784775
出版社:法律
著編譯者:達米羅拉.S.奧拉烏依
叢書名:非洲區域國別學系列叢書
頁數:43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791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對與非洲石油與礦產資源的商業開發有關的法律、財政制度和監管機構作了闡述。它探討了採掘業的價值、開採條件和指導原則,以及如何解決或更好解決資源所有權與控制權、降低人權風險、責任性、企業社會責任、環境正義和參与性發展等問題。 這本書是以用戶友好的風格編寫的,以增強對受眾(學生、企業、投資者、環境和人權管理者、倡導者、決策者、法官、國際談判代表和政府官員)的實用性。本書將現存與非洲採掘業法律、法規狀況有關的描述性材料和對非洲採掘業中的法律與財政制度有影響與啟示作用的國際法的分析性評價放在一起,以使這些法律與制度更具實用性、可持續性,更有助於保護人民的權利。

作者簡介

李雪冬,吉林長春人,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法學博士學位,現任浙江師範大學非洲研究院東非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非洲國際關係、非洲法律。主要學術成果包括譯著《穆塞韋尼總統與烏干達》(中譯英),論文《中非法律交往五十年的歷史回顧與前景展望》《中非產業合作的潛力與困境——以烏干達為例》《非洲中資企業社會責任問題芻議——以蘇丹為例》。

目錄

第一部分 寫作背景與原則
第一章 引言
1 1 背景
1 2 非洲採掘業:法律環境與評述
1 3 本書的寫作目的、研究範圍與框架
1 4 結構
1 5 小結
參考文獻
第二章 非洲採掘業的特徵與範圍
2 1 引言
2 2 石油
2 2 1 石油工業的歷史
2 2 2 油氣對非洲國家的重要性
2 3 油氣的主要生產階段
2 3 1 上游產業
2 3 2 中游產業
2 3 3 下游產業
2 4 固體礦產
2 4 1 固體礦產的含義、性質和種類
2 4 2 固體礦產開發歷史與概況
2 4 3 固體礦產開發的各個階段
2 5 適時修改採掘業法的必要性
2 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三章 採掘業基礎設施
3 1 引言
3 2 硬體設施
3 2 1 管道
3 3 相關設施
3 4 小結
參考文獻
第二部分 投資非洲採掘業的法律理論、合同與財政制度
第四章 可開採資源的所有權與控制權
4 1 引言
4 2 晦澀的資源所有權本體論
4 2 1 管轄制度下的所有權
4 2 2 非管轄制度下的所有權
4 3 資源所有權和控制權理論
4 3 1 「上達天宇,下及地心」原則
4 3 2 無所有權理論
4 3 3 捕獲規則
4 3 4 關聯權利學說或合格所有權理論
4 3 5 地層所有權理論
4 3 6 地役權理論
4 4 小結
參考文獻
第五章 採掘業法的淵源
5 1 引言
5 2 採掘業法的淵源
5 2 1 與開採資源有關的國際法
5 2 2 國內法律法規
5 3 小結
參考文獻
第六章 監管機構
6 1 引言
6 2 石油行業機構
6 2 1 石油資源部
6 2 2 國家石油公司
6 2 3 二級機構
6 2 4 聯合開發局
6 2 5 環境部
6 3 固體礦物行業監管機構
6 3 1 固體礦物開發部
6 3 2 國家礦業公司
6 3 3 二級機構
6 4 小結
參考文獻
第七章 資源採掘中的合法權利和權益
7 1 引言
7 2 資源採掘的合法權益類型
7 2 1 永久業權
7 2 2 租賃權
7 2 3 礦業權
7 2 4 地表權
7 2 5 礦區使用費權益
7 3 石油業務經營:許可制度
7 3 1 石油勘查許可證或勘測許可證
7 3 2 石油勘探許可證
7 3 3 石油開採租約
7 4 固體礦產許可證制度
7 4 1 技術合作許可證
7 4 2 勘查許可證
7 4 3 勘探許可證
7 4 4 採礦租約
7 4 5 小規模採礦租約
7 4 6 採石場租約
7 4 7 用水許可證
7 5 小結
參考文獻
第八章 採掘業的合同與財政安排
8 1 引言
8 2 採掘業的財政安排
8 2 1 特許權制度
8 2 2 合同制度
8 3 小結
參考文獻
第九章 當地成分和產品強制要求
9 1 引言
9 2 當地成分需求的含義、性質和範圍
9 3 非洲國家當地成分需求的驅動力
9 4 在非洲實施當地成分需求要求的方法
9 4 1 「當地」的定義
9 4 2 當地成分閾值
9 4 3 國家的作用
9 4 4 義務來源
9 4 5 監督與協調機構
9 5 減少與當地成分需求相關的法律風險:合作的必要性
9 5 1 制定明確、全面的當地成分要求法律
9 5 2 建立當地成分要求的協作機構
9 5 3 為履行當地成分要求而採用的合作合同條款
9 5 4 績效的衡量與溝通
9 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三部分 非洲採掘投資的法律和商業風險
第十章 採掘作業的環境影響和風險
10 1 引言
10 2 環境是什麼?
10 3 採掘工業環境污染源
10 3 1 採礦污染
10 3 2 石油污染
10 3 3 與天然氣相關的污染:天然氣燃燒
10 3 4 污水及廢物排放
10 4 保護環境的法律和制度
10 4 1 國際法
10 4 2 國內環境法
10 5 環境機構
10 5 1 二級機構
10 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十一章 商業、人權和腐敗風險
11 1 引言
11 2 非洲市場的主要法律風險
11 2 1 非洲國家不同的自然資源控制和所有權制度
11 2 2 區域貿易協調機制的效應
11 2 3 適用法律法規的多樣化網路
11 2 4 日益增長的當地成分要求
11 2 5 商業和人權風險
11 2 6 腐敗風險
11 2 7 不平衡或不公平的合同條款
11 3 通過廣泛的盡職調查降低法律風險
11 3 1 相關法律法規的調查與回顧
11 3 2 謹慎談判
11 3 3 中立的爭端解決機制
11 3 4 國際保險
11 4 小結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