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法學私塾.壹 北京大學法學院編 978751978169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法律
NT$31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北大法學私塾.壹
ISBN:9787519781699
出版社:法律
著編譯者:北京大學法學院編
頁數:21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762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北大法學私塾」是北大法學院「第二課堂」教學改革項目的重要環節,旨在將教學創新的著力點從培養方案內的課程向課外延伸,並在教育關係上從以教師為主體轉向為打造教師與學生互動的新型教育共同體,彌補「第一課堂」在授課形式、傳授內容、課時等方面的局限。

內容簡介
本書系北大法學教育改革叢書之一,由北京大學法學院組織編寫,是其法學教育改革的成果之一。該系列旨在為處在學習法律各個階段的學生提供一套全面的教學參考用書,為全國的法科學生提供全方位的學習指引。本書所指的「第二課堂」,是指北京大學法學院各位老師組織的讀書會,主要包括讀書會主題、形式、研討成果和學生成果,其作為正式課堂的補充,通過對法學經典作品的研讀、討論和評析,幫助學生加深對法學的認識,擴展視野、加深思考、平等交流、強化知識輸入與輸出,提高自身法律、政治和人文素養,培養學生自行研究、學習的能力。

作者簡介
張騏,法學博士,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北京大學法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導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法學會法理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比較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案例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構建中國特色案例制度的綜合系統研究」首席專家。2019年2月被評為中國法學會「全國法學會系統先進個人」,2021年11月被評為中國法學會案例法學研究會「2021年年度人物」(首屆)。
自1982年1月從吉林大學法律系本科畢業后,至今一直從事法律教育和法學研究工作。1987年7月在北京大學法律系(法學院前身)研究生畢業后留校任教至今。講授課程包括:法理學、法理學專題、比較法總論、比較法研究、西方法理學研究、馬克思主義法理學、法學流派與思潮、西方法哲學研究、法學前沿、法學方法論與論文寫作,Chinese Judicial System(英語授課),Comparing the Legal Systems of China and America(英語授課)。

目錄
目 錄
張騏老師的私塾
法與正義讀書會
凌斌老師的私塾
星期五讀書小組之法學理論
戴昕老師的私塾
現當代法學理論經典文獻閱讀
第一章永樂老師的私塾
即法而歌
李紅海老師的私塾
英國法經典書目讀書會
鄧峰老師的私塾
經濟法學經典導讀
葉姍老師的私塾
經濟法學術周會
彭冰老師的私塾
「法律與新金融」周末論文研討
洪艷蓉老師的私塾
金融案例研習與法律規制探索讀書會
肖江平老師的私塾
競爭法前沿問題探究
廖雪霞老師的私塾
國際法的「知」與「能」讀書會
張康樂老師的私塾
國際法的審美讀書會
陳一峰老師的私塾
國際組織法律與政策讀書會
未名湖畔好讀書
(代後記)

前言/序言
編寫說明
北京大學(以下簡稱北大)是中國法學教育的濫觴之地,是中國法學教學改革的先行者和探路者。北大法學院始終秉持科研與教學並重的立院方針,將教學與科研視作大學教師的基本職責,兩翼不可偏廢。近年來,北大法學院大力推進教學供給側改革,增加教學產品,改善教學結構,提升課程質量,創新教學活動,引領中國法學界教學改革風潮。
「北大法學私塾」是北大法學院「第二課堂」教學改革項目的重要環節,旨在將教學創新的著力點從培養方案內的課程向課外延伸,並在教育關係上從以教師為主體轉向為打造教師與學生互動的新型教育共同體,彌補「第一課堂」在授課形式、傳授內容、課時等方面的局限。
一百年前,李大釗曾多次參加學生的紅樓讀書會。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北大校園裡各種讀書小組成為一種風潮。雖然近年來隨著網路信息技術的發展,學生獲取知識和交流的渠道日益拓寬,但是師生面對面一起讀書和討論,始終有著不可取代的魅力,更是自主性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北大法學院的教師長期不計報酬甚至自費組織課堂之外的讀書會、討論會等活動,在體系性地講授法學知識的課堂之外,開闢出研討、思辨、溝通、評論等不同類型的豐富多彩的教學新形式。或周末,或夜晚,學院的研討室永遠充滿著學術煙火氣,十余名同學在一名或數名老師的帶領下,或同讀書,或辯議題,或評習作,或析案例,弦歌不斷,書聲琅琅,師生問道,樂在其中。在這個所有人都備感忙碌和焦慮的時代,學院老師們組織的此種義務性的第二課堂活動,不僅體現了其關愛學生、樂於奉獻的情懷,也凝聚著他們因材施教的教育理想、好書共賞的精神追求以及求真尚美的學術志向。
2018年以來,學院將此類活動命名為「第二課堂」,通過項目制的方式給予些許資助。迄今有三十余位老師參与立項,項目總數已超百個。為了更全面地展示第二課堂的項目風采,與全國法學教師共同探索教學改革經驗,學院在徵求教師意見后,決定將部分項目的內容整理出版,並命名為「北大法學私塾」。在具體內容上,首先由參与立項的老師親自撰文詳細介紹啟動項目的目的初衷、相關活動的組織程序、具體使用的教學資料;然後再由積极參与活動的一至二名同學,結合具體的研討過程和讀書內容,分享其參加活動的心得體會。
《北大法學私塾》的編纂與出版,是北大法學院幾十位教師的集體作品,同時也得到了來自法律出版社、中國法律評論編輯部、北京大學宣傳部、北大英華公司等社會各界人士的關心、支持和幫助。在各方協力下,學院的 「第二課堂」以一種新的方式在紙上重現。在此一併致謝!
北京大學法學院
2023年11月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