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天地不仁-中國古典哲學中惡的問題 ISBN:9787214282903 出版社:江蘇人民 著編譯者:方嵐生 叢書名:海外中國研究叢書 頁數:38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736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壞事發生在好人身上,這個問題在早期中國與在今天一樣真實。方嵐生以惡的問題為線索,追蹤了戰國時期的中國思想家在那個充滿衝突和分裂的時代,為尋求人類與世界的和解所做的努力。方嵐生對《墨子》《道德經》《孟子》《莊子》《荀子》等戰國時期主要哲學著作進行了豐富而獨具匠心的解讀,揭示了複雜文本中的關鍵問題,並展開了頗具啟示性的比較分析,有力促進了早期中國思想家與西方學者之間的跨文化對話。作者簡介 林捷,廣東遂溪人。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國學專業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古典文獻、清代學術史、區域文化史等方面的研究。曾參与全國高校古委會重大集體科研項目、國家出版基金項目《古音彙纂》的編撰工作。目錄 致謝關於引文縮寫的註釋 引言:跨文化語境中的哲學 第一章 惡的問題的形成 惡的問題 壞事發生在好人身上 天命與德報 歐洲思想中惡的問題 第二章 人類行為功效與墨家對命運的反對 早期儒家思想的天與命 《墨子》對命的批判 作為標準的天 知天而順自然 談論惡的問題 第三章 《道德經》里的功效與順自然 人的行為功效 去中心化的人 道與人之善 亂道而違自然 第四章 《孟子》的怨天與事天 天與美德功效 天的在世作用 從天到人 天人之分 與天和解 第五章 《莊子》中對人的超越 天還是人 人的規範化問題 人的靈活性 對人的維護 超越好與壞 第六章 荀子與人的脆弱性 自然的規律性與人的行為功效 得人之所欲之道 宜用自然 明天人之異 權威與人的脆弱性 結論 註釋 參考文獻 索引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