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政治與民主-近代中國的婦女參政 (澳)李木蘭 9787214287687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江蘇人民
NT$49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性別、政治與民主-近代中國的婦女參政
ISBN:9787214287687
出版社:江蘇人民
著編譯者:(澳)李木蘭
叢書名:海外中國研究叢書
頁數:38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415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第一次全面研究了近代中國婦女爭取選舉權鬥爭運動及其與早期婦女運動之間的聯繫。中國婦女運動活動家們在20世紀上半葉為獲得選舉權所發起的持續鬥爭成功地挑戰了長達數個世紀以來最根本性的政治權利原則。通過要求為女性獲得公共的表達政治聲音的權利,這些活動家們推動了整個民主代議制政治結構新理念的發展,而不僅僅是為了婦女們自身的利益。

作者簡介

李木蘭(Louise Edwards)澳大利亞人文學院院士、澳大利亞社會科學院院士、香港人文學院院士、香港大學中國史教授,先後執教於香港大學、悉尼科技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等。2006-2009年任悉尼科技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2015-2016年任澳大利亞亞洲研究協會會長,著有Drawing Democratic Dreams in Republican China, Women Warriors and Wartime Spies of China等作品。

目錄

致謝
第一章 序言
第一節 誰是婦女參政活動家
第二節 為什麼要探討中國婦女參政運動
第三節 「中國婦女參政運動」研究的匱乏
第四節 參政(suffrage)還是參与政治(participation in politics)?
第五節 將平等寫入憲法
第六節 國際婦女參政運動:對起因的思考
第二章 反清叛亂者:構想婦女的國民權(1898—1911年)
第一節 國家復興
第二節 婦女也是人:平等與天賦人權
第三節 推翻清王朝:金松岑論女國民的素質
第四節 反清女權主義政治活動:贏得國民權
第五節 同盟會中的女權主義:履行女性的國民權
第六節 參加軍事活動的婦女:國民是士兵
第七節 消除愚昧:教育未來的女國民
第八節 女性刊物:宣傳女國民
第九節 秋瑾:戰士、教師、記者以及婦女權益活動家
第十節 走向共和
第三章 民國初年婦女對政治平等的追求(1912—1914年)
第一節 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創立之初
第二節 婦女參政和民國初期憲法
第三節 第一次嘗試:林宗素和女子參政同志會
第四節 擴大影響:唐群英和婦女參政同盟
第五節 讓我們先學習政治:張默君的神州婦女互濟會
第六節 大鬧南京參議院
第七節 文明的語言和野蠻的行徑:遊說北京政府
第八節 廣東省議會的女議員初涉權利
第九節 掌摑、憤怒、斥責:國民黨的創立
第十節 反常的要求、反常的女性:關於婦女參政的公眾討論
第十一節 被粉碎的民主
第四章 婦女參政與省立憲法:建設新文化(1919—1923年)
第一節 動蕩的政治和軍事局勢
第二節 在新文化運動中重新思考「女性」
第三節 女界聯合會和省立憲法運動
第四節 廣東女界聯合會:妾也是人嗎?
第五節 湖南女界聯合會揭露中國男性的無能
第六節 上海女界聯合會引領對階級鬥爭和反帝國主義的思考
第七節 北京的分化以及激進主義
第八節 溫和的激進者:女子參政
第九節 無節制的激進者:女權運動同盟會
第十節 新文化、新女性、新政治
第五章 國民黨、共產黨及國民會議運動(1924—1926年)
第一節 同志間的平等:修改黨章
第二節 最初的鬥爭:婦女權利還是階級權利
第三節 動員資產階級婦女:向警予論婦女參政
第四節 堅持婦女的集體身份:國民會議運動
第五節 五卅運動:反對帝國主義與婦女參政運動
第六節 絞殺革命:統一戰線的瓦解
第七節 從新文化到白色恐怖
第六章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女權主義者(1927—1936年)
第一節 訓政時期的政府結構
第二節 尋找新方向:國民政府時期婦女運動
第三節 證明價值:國民會議中的婦女
第四節 贏得繼承權與重新思考婚姻
第五節 新生活運動中作為賢妻良母的女國民
第六節 參政權辯論:共產黨區域的婦女參政
第七節 《二五憲法》,國家的勝利?
第七章 性別差異的實現:名額、戰爭與選舉(1936—1948年)
第一節 什麼是「名額運動」
第二節 「獨特的中國式」的后選舉權運動
第三節 兩黨政治結構內外的女權主義活動家們
第四節 戰爭對於女性差異問題的影響
第五節 為代表名額而辯論
第六節 在政治中歷練的婦女們
第七節 內戰與婦女議員
第八節 共產黨控制區域的婦女參政
第九節 空洞的勝利
第八章 結語
第一節 性別、權利、道德與教育
第二節 建立代議制政治,構建婦女集體身份
第三節 國際對比的恥辱以及婦女參政作為現代性象徵
參考書目
譯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