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革命法制「從農村到城市」的重大轉折-哈爾濱解放區法制建設研究 9787300323978 鄧齊濱 孫光妍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NT$56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革命法制「從農村到城市」的重大轉折-哈爾濱解放區法制建設研究
ISBN:9787300323978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著編譯者:鄧齊濱 孫光妍
頁數:31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424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簡體書】 中國革命法制「從農村到城市」的重大轉折-哈爾濱解放區法制建設研究 787300323978 鄧齊濱 孫光妍

內容簡介

哈爾濱是中國共產黨解放並建立鞏固政權的第一個大城市,哈爾濱解放區是中國共產黨從農村政權建設向城市政權建設、由區域法制建設向國家法制建設轉變的重要實驗基地。本書以哈爾濱解放區法制建設為中心考察中國革命法制「從農村到城市」的發展歷程,探究城市解放區法制建設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歷史演進及其內在規律。本書除引言外,分為三編九章。上編闡述了中國革命法制在農村根據地的形成,中編重點分析了中國革命法制在城市解放區的轉折,下編凝練了中國革命法制歷程的價值。本書為中國革命法制研究提供了「接地氣」的研究史料和視角。

作者簡介

孫光妍,女,1957年1月出生。黑龍江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法學碩士,哲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法律史、地方法制史。兼任中國法律史學會常務理事,黑龍江省法學會法律史學研究會會長。黑龍江省精品課程「中國法制史」負責人。代表性論文:《哈爾濱解放區對外僑案件的審理》《哈爾濱解放區法制建設中的蘇聯法影響》。代表性著作:《和諧:中國傳統法的價值追求》(中國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法律視野下先秦和諧思想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主編教材:《中國法制史》(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主持並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及省部級課題多項;曾獲黑龍江省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等多項學術獎勵。

目錄

引言 中國革命法制發展的總體走向
一、問題的提出
二、研究的樣本
(一)中國革命法制歷程中城市解放區法制實踐的價值
(二)哈爾濱解放區法制實踐樣本
三、檔案史料的挖掘與整理
上編 「農村包圍城市」:中國革命法制在農村根據地的形成
第一章 中國革命與革命法制建設
一、蘇俄革命勝利經驗的傳播與中國革命道路的特殊性
(一)世界革命與中國革命
(二)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與革命的對外輸出
(三)中國革命道路的特殊性
二、中國革命法制建設的歷史進程回顧
(一)「城市包圍農村」:受蘇聯法影響的革命法制起步
(二)「農村包圍城市」:農村根據地革命法制的形成與發展
(三)「從農村到城市」:革命型法制向建設型法制的重大轉變
三、中國革命與革命法制建設的關係探討
(一)革命需要以革命法製作為支撐
(二)革命法制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初步探索與實踐
(三)革命法制的實施大大地提高了革命根據地的實力
(四)革命法製為新中國法制建設提供了理論與實踐基礎
第二章 中國革命法制與農村根據地
一、中央蘇區的革命法制建設
(一)「發展革命戰爭是一切工作的中心」:蘇區的立法指導思想
(二)「工農民主專政」:蘇區的法制建設核心內容
(三)「工具司法」:蘇區的司法建設
二、陝甘寧邊區的革命法制建設
(一)有條件地承認《六法全書》的合法性:邊區的立法指導思想
(二)保障民主和人權:邊區的法制建設核心內容
(三)人民司法初步形成:邊區的司法建設
三、其他農村革命根據地的法制建設
(一)憲法性文件
(二)政權組織法規
(三)刑事法規
(四)土地法規
(五)勞動法規
(六)婚姻法規
(七)訴訟法規
四、農村根據地時期革命法制建設的特點
(一)突出體現黨的領導地位
(二)以解決農村和農民問題為核心
(三)以支援前線為方針
(四)根據現實情況而不斷調整和完善
(五)不同程度地體現了平等、公正等法治價值
五、對農村根據地時期革命法制建設的反思
(一)要處理好黨的領導和法制建設的關係
(二)借鑒外國法不應忽視國情
(三)不可否定法的繼承性
中編 「從農村到城市」:中國革命法制在城市解放區的轉折
第三章 城市解放區民主政權建設的法制基礎
一、哈爾濱解放區民主政權的建立
(一)哈爾濱的解放
(二)哈爾濱解放區的政權組織機構
(三)哈爾濱解放區民主政權的特點及戰略意義
二、民主政權合法性地位的奠定
(一)1946年哈爾濱市臨時參議會召開
(二)1946年《哈爾濱市施政綱領》頒布
(三)政權組織制度的建立
三、民主政權的施政與社會治理
(一)保障市民生活
(二)改善勞動者待遇
(三)衛生與防疫
(四)道路建設與交通
(五)郊區土地改革
第四章 城市解放區立法指導思想的重新定位
一、以「民主」「法治」為前提
(一)新民主主義理論
(二)建立民主的、法治的社會秩序
(三)「著手建立正規法治」
二、以人民為中心
(一)體現工農勞苦民眾的意願
(二)保護「抗日人民」利益
(三)保障「城市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三、以「一切從實際出發」為宗旨
(一)建設農村根據地逐漸與中國國情相結合
(二)城市解放區深入實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四、以「鞏固政權、支援戰爭」為目的
(一)「耕者有其田」
(二)「發展城市經濟」
第五章 城市解放區刑事治安法規的探索
一、刑事治安任務的變化
(一)「既要肅清敵偽殘餘與封建勢力,又要保護工商業」
(二)「建立法治的秩序,保障人民之人權、財權與政權」
(三)「公安行政與鋤奸保衛工作密切結合」
二、主要刑事犯罪規制
(一)打擊反革命犯罪:鎮壓土匪、反動黨團特務與取締封建會道門
(二)打擊破壞經濟秩序犯罪:禁止流通假幣與哄抬物價行為
(三)打擊破壞公共設施犯罪:打擊破壞公共基礎設施、公共資源行為
(四)打擊侵犯人身權利犯罪:禁止非法拘禁、刑訊逼供
(五)打擊侵犯財產權利犯罪:打擊私占敵產、擅自清算及盜賊
(六)打擊職務犯罪:懲治貪污、浪費行為
三、主要治安規範
(一)對城市的軍事管制:維護治安、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一、二號布告
(二)對舊社會的改造:剷除鴉片、妓院等毒瘤
(三)對妨害交通的處罰:拘留、勞作、罰金等治安處罰
(四)對危險物品的管控:取締槍支與禁放煙花
四、戶籍制度的產生
(一)戶口清查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